摘要:“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超过6个月,HBV-DNA水平低或检测不到,ALT(谷丙转氨酶)持续正常,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肝组织无明显炎症和纤维化者。”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家,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约有7,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大部分并非乙肝“病人”。
这个误区广泛存在于大众之间,导致许多人在体检中得知“乙肝病毒携带”后,如临大敌,情绪波动剧烈,甚至产生不必要的生活和就业压力。
事实上,乙肝病毒携带不等于乙肝患者,更令人欣慰的是,部分人群还有可能实现病毒的“自我清除”。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以肝细胞为目标的DNA病毒,其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约有2.96亿慢性HBV感染者,而中国是其中的重灾区。病毒一旦入侵人体,并不一定立即引发疾病。
病毒是否引起病变,取决于个体免疫系统的反应强度。医疗上常将乙肝病毒的存在情况分为四种状态: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和康复者。
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体内虽然存在病毒标志物,但肝功能正常、无临床症状、没有肝组织实质性损伤。
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是乙肝病人。根据《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的定义,病毒携带者是指:
“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超过6个月,HBV-DNA水平低或检测不到,ALT(谷丙转氨酶)持续正常,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肝组织无明显炎症和纤维化者。”
这类人群的肝脏基本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就像房子里住着一位不打扰人的“隐形租客”。他们不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但需定期监测,防止病毒突然“翻脸”。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的王贵强教授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等于慢性乙肝病人,临床上需区别对待。若盲目治疗,反而可能损害肝脏。”
乙肝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并非永驻不去。约有5%-1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在多年后实现病毒自然清除,即表面抗原(HBsAg)转阴,并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
这种现象被称为“功能性治愈”。2020年《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免疫耐受期结束后,一部分携带者在免疫系统的“觉醒”下,可实现病毒清除。
尤其是年龄较大、HBV-DNA水平较低、ALT轻度升高的人群,更容易实现这一“自愈”过程。
在一项纳入2,000余名携带者的10年随访中,约有8.3%的人自然清除乙肝病毒,且没有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清除机制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免疫识别功能。
中西结合:助力清除的双向路径现代医学认为,乙肝病毒的自然清除与人体免疫系统的逐步“觉醒”密切相关。增强免疫功能,是实现功能性治愈的核心策略。
西医策略:免疫调节与抗病毒潜力虽然病毒携带者不需常规抗病毒治疗,但有研究认为,部分处于免疫活跃期或病毒波动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干扰素治疗。干扰素可激活宿主细胞的抗病毒能力,使病毒“无法立足”。此外,新一代治疗药物如siRNA(小干扰RNA)和抗PD-1免疫疗法也在试验阶段显示出清除HBsAg的潜力。
2023年发表于《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的研究指出,联合免疫疗法在部分患者中实现了超过30%的表面抗原清除率。
中医认为乙肝属“胁痛”、“黄疸”等范畴,病因多为湿热、肝郁、气滞。“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增强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是中医治疗乙肝的重要原则。
常用中药如茵陈、柴胡、黄芩、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之效。柴胡疏肝散联合茵陈蒿汤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标,增强免疫监视功能,有助于病毒清除。
既然乙肝病毒携带者多属“和平共处”,就不应“谈肝色变”。但要保持对身体状况的警觉与尊重,以下几点是关键:
1. 定期检查,防患未然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乙肝五项、肝功能、HBV-DNA和肝脏彩超检查,及时发现病毒活跃或肝损伤迹象。2. 生活规律,增强免疫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游泳等,激活免疫系统。3. 饮食清淡,远离酒精肝脏是代谢“工厂”,酒精是最大“敌人”。携带者需绝对禁酒,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不得因乙肝病毒携带而歧视公民的入学、就业、体检等权利。公众应以科学为导向,消除误解,给予携带者应有的尊重与理解。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病人,也非“定时炸弹”。只要规范检查,健康生活,保持良好心态,就可与病毒“和平共处”甚至“彻底告别”。
医学的发展不断刷新对疾病的认知,病毒的“自我清除”不是神话,而是科学的可能。每一位携带者,都值得拥有被理解、被科学看待的权利,也值得对未来健康抱有希望。
参考资料与权威文献:
1.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2. 王贵强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2022年公开讲座内容
3. 梁凌等. “自然清除乙肝表面抗原的临床观察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1.
4.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36卷第5期,柴胡疏肝散联合茵陈蒿汤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研究
健康不是目标,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一次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都是对幸福生活的投资。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健康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