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线网·散文】寻一抹清冷的春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8 16:32 1

摘要:北国的春天总是伴着乍暖还寒的气候反差,这真是应证了那句话“青海的天气不是冬季,就是大约在冬季”,从立春到春分,这种天气很是明显,只是春寒再浓烈也挡不住春天的脚步,黄河谷地的冬麦已经齐刷刷的蹿出了大地,毫不畏惧冷暖交替的气候。

北国的春天总是伴着乍暖还寒的气候反差,这真是应证了那句话“青海的天气不是冬季,就是大约在冬季”,从立春到春分,这种天气很是明显,只是春寒再浓烈也挡不住春天的脚步,黄河谷地的冬麦已经齐刷刷的蹿出了大地,毫不畏惧冷暖交替的气候。

惊蛰过后,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天气好的正午时分,温度持续上升,让你误以为可以穿衬衫短袖了,但青藏高原的早晚温差很大,早上你出门得穿棉衣,中午又得换回薄外套,晚上如果变天了,你又得套上厚外套。有人调侃青海春秋的气候是“早上冻成青蛋蛋,中午晒成红蛋蛋,晚上刮成土蛋蛋”,那春天的风刮起来让你心绪凌乱,总想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时光赶紧到来。

不管怎样,春天总是让人欣喜的。当你看到屋子里跑出来一只小蜘蛛时;当你感觉干枯的白杨开始发青时;当你突然发现北墙的阳洼里一棵蒲公英已经长出了一寸长的嫩叶时,你心里的荒芜被久违的生机唤醒,时光就那样在生命的萌发中充满了希望。

早上开车去上班时,突然感觉方向盘已经没那么冰凉了。耳边的风多了一丝温热,空气中飘散着春的甜润。

现在正是农民春灌的时候,沿路看到一个青壮年在用铁锹挖沟里堆积的土渣和残枝落叶。路左面的田地多半已经完成了春灌,水都漫过了路面,但路面并没有结冰,所以除了怕被别的车疾驰而过弄脏了车身,一点都不担心路面湿滑的问题。在我十五六岁时,也曾跟着家里人挖水沟,冬天要进行除冰,村里人叫“打冰沟”,那还是挣工分的年代,一个人挖一整天才给一个工分,我家地多,需要挣的工分也就多,那时的我身单力薄,虽跟着大人混工分,但总是出工不出活,好在村干部看在我们一家都出动的份上还是会给我记一个工分。秋天的时候,我还跟着母亲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挖沟,现在想来那已经到了脑山地区,山上的青稞还没熟,树莓到是快熟了。第一次尝到了野味的清甜鲜美。

前几天和以前的同事聊到“挖沟”的事,我说搞不清我们为什么要到你们那里甚至更远的村子去挖沟,同事笑着说,水是从上往下流的,你们不来挖沟,他们会放水到你们那里吗!

多年前的疑惑在这里得到了答案。

一个冬天都没怎么下雪,反倒是进入春天后连着下了好几场,河湟谷地的春天比起其他高寒地区算是温和的,所以即便是下雪了,地上的积雪也融化的快,马路上的雪被车轮一次次带起,路面看着泥泞一些,倒是毫无结冰打滑的迹象。我一如既往的早出发,路上可以稳驾慢行,行到白家村时,看到一只喜鹊在路上叨着什么,走近时看清了,原来一只可怜的猫被车拦腰碾死了。

本来大清早的遇见喜鹊也是一件吉祥的事,但这样血腥的场面多少让我心生郁闷。接着往前走,看到一家洗车店的老板用喷枪冲刷门前的路面,见车驶过来停下了手中的活。显然老板是怕自己的水枪冲起的泥水弄脏了过往的车辆。

总有人顾及到了别人的感受,让人暖心又安心。

捎带着瞥了一眼,我看到他家门前的一棵丁香树的树杈上一束一束的放了些塑料鲜花,想来主人也是热爱生活的人,把冬天的干树枝装扮一下,生活总归多一份色彩。都说“人勤春来早”,想必他家的花园会早早迎来春意盎然的生机。

北国的春天从“要看草色近却无”到“绝胜烟柳满皇都”,再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个让人望眼欲穿的漫长过程,期间冷热交替,雨雪交融,偶尔也有艳阳高照,东风拂面的惬意。熬过了一个冬天,春天是北方人祈盼的春耕备播,是浩浩荡荡的南下打工潮,是新芽窜出枯草的惊喜,那种“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明媚春景,是我们给自己一份说走就走旅行才能实现的远足。

青海的春天很有层次感,黄河沿岸春色最浓,烟柳拂岸,清波醉和风,时光在夹杂着尘土味的东风里肆意徜徉,柳芽沐浴着清冷的晨光,花苞仿佛握紧的拳头,不想在这个似春非春的季节敞开温暖的怀抱,小溪泛着冻土的浑浊,一直奔流到干裂的麦地,这是春天的活水,是孕育春色的甘泉。

穿越冬天的萧瑟荒芜,在暮色清冷中寻一抹春色,在生命轮回的褶皱里找到心灵的绿洲。

来源:青海在线网官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