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南大学于2025年9月14日发布的关于2025级本科新生的数据揭秘文章,通过多维度数据展现了新生的基本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海南大学于2025年9月14日发布的关于2025级本科新生的数据揭秘文章,通过多维度数据展现了新生的基本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一、录取类型
新生入学方式多样,其中本科普通批人数最多,为6877人;其次是农业农村学院420人、中外合作办学批609人等。此外,还有预科班、专升本3+2、优秀运动员保送生等多种录取类型,各类别人数从2人到420人不等,共同构成了多样的入学图谱。
二、学院汇总
2025级本科新生总人数为9157人,分布在多个学院。其中热带农林学院(包含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人数最多,达1380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573人、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国际数字影视学院)507人、国际商学院549人等紧随其后;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等学院人数相对较少,均在100人以下。
三、男女比例
整体情况:全校新生中男生占比53.50%(4899人),女生占比46.50%(4258人),男女比例为1.15:1。
极端情况:男生占比TOP5的学院依次是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82.00%)、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81.67%)、土木建筑工程学院(79.09%)、机电工程学院(78.57%)、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73.30%);女生占比TOP5的学院为人文学院(82.61%)、马克思主义学院(76.56%)、外国语学院(75.76%)、法学院(74.19%)、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72.39%)。
均衡情况:热带农林学院男女比例最接近1:1,男生占49.52%,女生占50.48%。
四、生源省份
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源最多的五个省份为海南(1716人)、河南(668人)、湖北(465人)、四川(483人)、安徽(68人)。不同地域的学子汇聚,使校园成为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场所。
五、名字特色
名字含特定字:有57名新生名字带“海”字,8名带“南”字,6名带“大”字,13名带“学”字,仿佛与“海南大学”有特殊缘分。
同名现象:378名新生存在同名情况,其中刘畅、张宇、张颖、张嘉豪、王博各有4人同名。
姓氏:最多的五个姓氏是王、李、张、陈、刘;最少的是阴、应、官、秋、计。
六、年龄分布
年龄跨度:最小的新生15岁(2010年12月12日出生),最大的25岁(2000年5月8日出生)。
18岁新生:5885人,占比64.27%。
特殊生日:同一天生日人数前五的日期为2007年8月28日(35人)、2007年3月27日(35人)、2007年3月26日(34人)、2007年8月21日(33人)、2007年3月20日(32人);18人在开学报到日过生日,26人与海南大学同一天生日(4月13日),4人出生在建军节,2人出生在建党节,12人出生在国庆节。
七、民族构成
共有30个民族的学生相聚海南大学,793名少数民族新生中,黎族以195人位居榜首;达斡尔族、羌族、撒拉族、佤族、布朗族、仫佬族各有1人。各民族文化在此交融,丰富了校园文化。
来源:杜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