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时陈毅正站在国际饭店顶楼,望着外滩上飘扬的红旗,眉头却紧锁着。秘书匆匆跑来:"陈市长,昨晚又发生三起抢劫案,还有..."
1949年5月27日,上海。
此时陈毅正站在国际饭店顶楼,望着外滩上飘扬的红旗,眉头却紧锁着。秘书匆匆跑来:"陈市长,昨晚又发生三起抢劫案,还有..."
"给老子把陈赓叫来!"
半小时后,陈赓进办公室:"老总,这么急找我?"
陈毅把一叠案卷摔在桌上:"看看!解放才几天,这帮人就敢翻天!"
陈赓翻了几页,突然眼睛一亮:"我倒是有个人选..."
"谁?"
"特科的神枪手,李士英。"
"就是那个在山东把特务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李士英?"
"正是!当年在特科,他可是能在百米外打灭香火的主儿。"
陈毅猛地站起:"马上调他来!"
此时的山东济南,李士英正在公安厅审讯室。他慢条斯理地擦着手枪,对面坐着的特务头子冷汗直流。
"再问最后一遍,你们在上海的联络点在哪?"
特务嘴硬:"我...我不知道..."
砰!子弹擦着特务耳朵钉在墙上。李士英吹了吹枪口:"下一枪可就没这么准了。"
"我说!我说!"特务瘫软在地,"在霞飞路32号..."
这时通讯员跑进来:"李厅长,中央急电!"
李士英展开电报,嘴角微微上扬。他转身对副手说:"收拾行李,咱们去上海。"
02三天后的上海公安局,新局长上任的会议开得火药味十足。原留用警长赵某阴阳怪气:"李局长,上海滩的水可深得很..."
李士英把玩着茶杯:"是吗?我在黄浦江里洗过脚,水也就齐腰深。"
哄笑声中,赵某脸色铁青。李士英突然收起笑容,茶杯"咚"地砸在桌上:"从今天起,上海滩的规矩就一条——共产党的规矩!"
当夜,李士英带着几个老部下巡查外滩。路过一条暗巷时,突然传来女人的呼救声。李士英一个箭步冲进去,只见三个流氓正拉扯着一个女学生。
"住手!"李士英厉喝。
为首的流氓亮出匕首:"少管闲事!知道我们青帮..."
话音未落,李士英的枪已经顶在他脑门上:"青帮?明天就让你们青黄不接!"
第二天清晨,陈毅看着报纸头条《公安局长夜擒匪徒》,笑着对秘书说:"这个李士英,有点意思。"
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一周后的深夜,李士英被紧急电话叫醒:"局长,出大事了!银行金库被劫!"
现场一片狼藉,值班警卫倒在血泊中。李士英蹲下身,从死者手里抠出一枚铜纽扣。
"查!"他冷声道,"全上海所有能工巧匠,谁最近补过这种纽扣!"
三天后,线索指向法租界一家裁缝店。抓捕时爆发激烈枪战,李士英亲自带队冲锋。当他踹开阁楼门时,匪首正举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
"砰!"李士英的子弹精准打飞匪首的手枪,"想死?没那么容易!"
审讯室里,匪首狞笑:"李局长,你斗不过我们的。上海滩..."
"啪!"李士英一记耳光扇得他嘴角流血,"1932年我在龙华监狱的时候,你们这帮杂碎也是这么说的。"
03破获金库大案后,李士英开始全面整顿警队。原留用人员全部重新审查,同时从部队抽调骨干组建新的公安队伍。一天夜里,老部下劝他:"局长,有些关系户动不得啊..."
李士英"咔嚓"一声给手枪上膛:"我李士英这辈子,专动动不得的人!"
很快,上海滩的流氓地痞发现,这个新来的公安局长比当年的黄金荣还难对付。他神出鬼没,可能出现在任何案发现场;他枪法如神,敢反抗的歹徒非死即伤;他软硬不吃,说情送礼的全被轰出门外。
1949年中秋夜,李士英在办公室吃着冷馒头看文件。陈毅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拎着瓶茅台:"老李,过节也不休息?"
李士英赶忙起身:"陈市长,我..."
"坐下坐下!"陈毅摆摆手,"我听说你把送礼的都关起来了?"
"都是些不法商人..."
"干得好!"陈毅拍桌大笑,"来,陪我喝一杯!"
两杯下肚,陈毅突然正色道:"老李,知道为什么选你来上海吗?"
李士英摇头。
"因为上海需要一把快刀。"
1950年春节,上海治安已经大为好转。李士英却更忙了,他建立起全国第一个户籍管理制度,组建了首支交警队伍,还创办了公安学校。
一天傍晚,他在外滩巡查时,看见个卖报的小女孩。女孩仰着脸问:"叔叔,你是抓坏人的警察吗?"
李士英蹲下身,给她整了整红领巾:"是啊,专门抓坏人。"
"那我长大了也要当警察!"
李士英笑了,从兜里掏出颗糖:"好,等你长大。"
回办公室的路上,警卫员忍不住问:"局长,您怎么随身带糖啊?"
"小时候饿怕了,"李士英望着渐亮的霓虹,"现在孩子们能吃饱穿暖,比什么都强。"
多年后,已经离休的李士英坐在疗养院院子里,听着广播里上海改革开放的消息。护士过来添茶:"李老,您当年管上海的时候..."
"那时候啊,"老人眯起眼睛,"外滩晚上连个鬼影子都没有。现在多好,灯火通明的..."
来源:训得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