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4日,海淀区教育大会举办,明确锚定“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建设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的奋斗目标。大会推出了一系列重磅人才举措——它们不只是政策部署,更如一盏盏灯,一座座桥,一张张网,照亮每个人的成长路径,连接彼此的理想与现实。
“海淀,是一所‘大学校’,
在这里,最高的学历不是研究生
而是‘研究’了一生。”
9月14日,海淀区教育大会举办,明确锚定“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建设教育强国首善先行区”的奋斗目标。 大会推出了一系列重磅人才举措—— 它们不只是政策部署,更如一盏盏灯,一座座桥,一张张网,照亮每个人的成长路径,连接彼此的理想与现实。
构筑终身学习阵地
点亮一片“学习星光”
夜幕降临,海淀的“灯光”不仅照亮街道,更点亮无数人求知的路。大会现场,135家海淀夜校被点亮,构建起“全龄、全域”的终身学习阵地。
1
时间灵活
“8小时外”,课程主要在工作日晚间、周末、假日等业余时间灵活安排。
2
师资多元
从院士专家、企业领袖到非遗传承人、社区达人——只要你愿意分享,这里就有你的讲台。
3
课程“潮”又“实用”
课程涵盖科技创新、形势政策、文娱体艺、技能提升、社会交往等多种类型。AI实战、政策解读、绘画摄影、公文写作、心理沟通……无论兴趣培养还是能力提升,这儿全都有!
海
淀
夜
校
在智汇海淀菜单栏点击“星海云际”,即可获得所有“海淀夜校”信息。
从校园到社会
为青年人才铺就“成长之桥”
过去一年,海淀区统筹建立了356家海淀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累计挖掘近8000个优质实习岗位,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高质量的岗位清单布局。此次大学生实习实践行动计划再升级。
2.0版本将带来:从“常规化人岗对接”到“精品化项目推进”的迭代更新;从“拓展基地数量”到“打造高质量示范基地”的提质增效;从“单一实习环节”到“全链条贯通政产学研就”的系统跃升;从“人工筛选”到“智能匹配”的对接平台升级。
跨越国界
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共建“人才生态圈”
海淀大学校”学习无国界,汇聚百国万名留学生,他们既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更是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海淀区教育大会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建辉、海淀区常务副区长岳立代表双方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将本着平等互信、供需对接、示范引领的原则,共建留学人才高地、共育创新创业热土、共绘留学生态画卷。
大会现场,享誉世界的数学巨匠丘成桐先生带来真知灼见,分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思考,30余家单位携手成立海淀区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推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在这片知识与创新交织的热土上,人才,是海淀最美的风景。那是怀抱知识、始终向前的身影;是灯火阑珊处依然亮着的课桌;是年轻人在实习中展露的笑容;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在这里交汇、扎根、生长。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终身学习者、时代同行者、未来创造者。
海淀以教育为舟、
科技为桨、人才为帆,
向教育强国首善之区先行区乘风破浪!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