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炸了,法国吼了,中国没出声——这就是差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01:49 2

摘要:4月2号,特朗普没商量、没解释、也没顾忌,签下一份行政令,直接对全世界加税。一张纸甩出去,所有贸易伙伴一个不落,一刀切。什么盟友、什么合作、什么谈判框架,统统不提,连演都不演了。

4月2号,特朗普没商量、没解释、也没顾忌,签下一份行政令,直接对全世界加税。一张纸甩出去,所有贸易伙伴一个不落,一刀切。什么盟友、什么合作、什么谈判框架,统统不提,连演都不演了。

这不是搞经济,这是在挑事。不是在谈对等,是在问你敢不敢反击。谁不跳起来,他就当你默认了。

而这回,最先跳的不是中国,是德国,是法国,是那群过去最爱跟着美国走的人。

当天德国经济部立马开闭门会,主题很明确:美国的税下来了,德国的车、化工、机械怎么保?还有就是欧盟的反制清单,能不能立刻上桌。据路透社报道,会议内部达成一致结论:不能再“观望”,这不是商量,是砸场子。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当晚受访,话挑得极硬:“美国这回没搞试探,是直接动手。”她说得直接:这是对德国制造业的精准打击,对欧洲一体化供应链的实质挑战。连敲边鼓的台词都省了。

法国更不遮掩。工业部长马克·费拉奇在电视直播上当着全欧洲观众说:“如果这不是挑衅,那什么才是?”这句话背后,是法国农业出口、航空制造正准备被纳入美方征税的现实。

《金融时报》紧接着披露,欧盟委员会已经拟好一份报复性关税清单,总规模280亿美元,第一波锁定农业、航空、能源设备三类。布鲁塞尔的口气很清楚:不做壁上观,也不搞“低强度回应”。

表面上是技术处理,实际上是政治声明。

而街头的火气,比新闻稿子还快。

4月3日傍晚,柏林波茨坦广场聚了几百人,手举标语直接点名:“美国挑事,全欧洲买单。”总台记者采访到一位现场德国人,说得非常实在:“我们做的是汽车零件,现在得担心面粉和牛奶价格。”

这不是谁的“宏观策略”,这是欧洲人实实在在要多花钱、多交税、多担风险的生活现实。

而与此同时,美国这边股市已经先跪了。

4月2日当天,道指狂泻1400点,标普500跌破4200点,科技股被主力资金抛得干干净净。CNBC在当晚播出的节目中说得很实在:“市场不怕打仗,怕的是你连谁是朋友谁是敌人都不分。”

这是全线征税,不留余地,也不给解释。

回头看这几年,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打这种牌。2018年他打的是“中国例外论”,2020年打的是“产业安全论”,到了2025年,连这两张皮都不披了,干脆把对手、盟友、自家供应商一块砍。

这不是“对等”,这是“通杀”。

路透社一篇专栏文章里说得特别直接:“这一轮征税,真正服务的是特朗普的连任政治,而不是美国的经济命题。”

可你真以为这是特朗普一个人的任性?那你就看轻了这张行政令的含金量。

这是一记政治动作,也是一套全球压力测试。谁挺得住、谁敢回手、谁扛不住、谁先松口,这是一种“制度筛查”。

不是关税问题,是态度问题。

这时候你会想起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结果大家都知道:全球贸易缩了67%,美国自己先崩了四分之一的就业。

可现在不是1930年了。2025年的全球供应链是多国拼图,是多环嵌套。你多加一刀,对方不一定崩,但你一定会涨。

这就是华尔街跳水、欧洲爆炸、白宫无声的真实逻辑:这不是针对谁,这是乱拳砸全球。

而中国,什么都没说。

外交部没出警告,商务部没发声明,社交媒体连带节奏的热搜都没有。

不是没看见,而是不想陪你玩。

美国拉了个清单,全世界都炸了,只有中国,看着这场戏,从头到尾没掺和一秒钟。

不动声色,就是态度。

市场要稳定,链条要接上,反制要精准,没必要用你的节奏去拖自己的结构。

当欧洲在愤怒、美国在跌盘、中国在冷处理,谁还在讲规则?

白宫说这叫“对等”,可懂的人都知道,这不是贸易,这是宣战。

这回全球不是被美国打了,是被美国扔下水自己游着去。谁想接他那根棍子,就得先想好挨几下。

德国人说这是自残,法国人说这像脱钩,白宫还在说“维护公平”。

公平?他要真讲公平,就不会连自己人都砍进去。

一句话——这不是关税,这是砸局。
谁还信他讲规则,谁就是在等下一刀什么时候落自己身上。

来源:文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