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高的心理学书籍推荐,萌娃学该看啥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4 00:10 1

摘要:我在和家长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人在儿童心理教育上存在一些常见误区。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年纪小,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认为只要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就像有位家长,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变得不爱说话,还老是发脾气,可他却觉得这只是孩子偶尔闹闹情绪,过段时间自己就好了

我在和家长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人在儿童心理教育上存在一些常见误区。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年纪小,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认为只要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就像有位家长,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变得不爱说话,还老是发脾气,可他却觉得这只是孩子偶尔闹闹情绪,过段时间自己就好了,根本没把这当回事。还有些家长一门心思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完全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有个孩子学习成绩一直挺好,但压力特别大,开始失眠、焦虑,可家长只盯着分数,根本没发现孩子的这些变化。这些误区要是不及时纠正,孩子的心理问题就可能越积越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既然了解了这些误区,那家长们该如何正确地进行儿童心理教育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推荐几类适合家长看的心理学工具书。

第一类是行为解读类的书。就说《捕捉儿童敏感期》吧,它通过很多实际的案例,详细分析了0 - 6岁孩子的行为规律。我有个朋友,她孩子到了口欲期,总爱把东西往嘴里放,她特别担心不卫生,就老是阻止孩子。后来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就不再过度干涉,而是给孩子准备干净安全的物品让他啃咬。这类书很适合家里孩子处于幼儿阶段的家长,能帮助大家识别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第二类是教育策略类的。《儿童行为心理学》就很不错,它从孩子常见的哭闹、攻击性等具体行为入手,给出了相应的干预方法。有位家长来咨询我,说孩子总爱打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推荐他看这本书,里面详细分析了孩子打人可能的原因,像为了引起关注、表达情绪等,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这类书适合孩子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时,家长拿来参考解决问题。

第三类是综合指导类的,《正面管教》就是这方面的经典。它强调用不惩罚、不娇纵的方式有效管教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律、责任感等品质。我遇到过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溺爱,结果孩子出现了各种问题。而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工具,能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类书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能让大家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了解了适合家长的书,那孩子们看什么书来进行心理学启蒙呢?这得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择。

对于低龄段(3 - 6岁)的孩子,可以选择《大卫不可以》。这本书以可爱的大卫为主角,讲了他一系列调皮捣蛋的故事。孩子看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明白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做的。还有《我好生气》,用生动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让孩子认识生气这种情绪,以及怎么处理生气的情绪。看完书之后,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玩情绪卡片游戏,家长出示卡片,让孩子说出卡片上人物的情绪,增加互动性。

中龄段(6 - 9岁)的孩子,我推荐《小狗的101个烦恼》。这本书用小狗的故事,讲述了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烦恼,像被朋友误解、考试没考好等。孩子能从中找到共鸣,学会怎么应对这些烦恼。《蚯蚓的日记》也很有趣,以蚯蚓的日记形式,展现了蚯蚓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让孩子从不同角度看待生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高龄段(9 - 12岁)的孩子,《神奇树屋》系列很合适,里面不仅有精彩的冒险故事,还蕴含着很多关于勇气、友谊、成长的道理。《小王子》也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它能让孩子思考关于爱、责任、孤独等深刻的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把书中的情节表演出来。

有了合适的书,那怎么通过亲子共读来建立家庭心理教育系统呢?可以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营造氛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关掉电视、手机,一家人坐在一起读书。第二步是选对书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来挑选。第三步是互动交流,读完书后和孩子讨论书中的内容,听听孩子的想法。第四步是实践应用,把书中学到的道理用到生活中。比如读完关于情绪管理的书,当孩子遇到情绪问题时,就引导他用书中的方法处理。

最后,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我再给大家推荐一些免费的儿童心理评估工具和线上课程。有些专业的心理网站会提供儿童心理评估问卷,家长可以根据评估结果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线上课程方面,很多平台都有关于儿童心理教育的课程,家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和孩子的课程来学习。

来源:妈咪问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