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居民40余年的梦想!这座百年大坝容不下一粒沙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8 14:11 2

摘要:4月2日中午1时许,艳阳高照,室外气温28摄氏度。在通山县黄荆口水库施工现场,李茂盛等几名施工人员正蹲在坝基的岩石上,用海绵清洗岩层沙尘。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本报记者 邓昌炉 甘青 通讯员 李江湖 方盈颖

4月2日中午1时许,艳阳高照,室外气温28摄氏度。在通山县黄荆口水库施工现场,李茂盛等几名施工人员正蹲在坝基的岩石上,用海绵清洗岩层沙尘。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黄荆口水库位于厦铺镇青山村,山势陡峭,河谷狭窄,却拥有190平方公里的广袤集水区,是富水河的源头。眼下,这里正在建设一座坝高79.5米的小(一)型水库。大坝按照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建成后可满足城区32万人口的生活用水需求以及下游5.8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

“清洗岩层是为了让混凝土与岩石结合得更加牢固严密,确保不发生任何渗透现象。这是重大民生工程,容不下一粒沙尘。”在现场监督施工的通山县工商联主席、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王文绍说道。

“容不下一粒沙尘”,是百年大坝工程的质量追求。

坝基清理是基础性工作,对岩层爆破后的基岩需经高压水枪冲洗、海绵擦拭、热风烘干三道工序,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前岩面洁净度达到98%以上。 湖北水院地质工程师胡典说:“大坝施工必须严格按科学标准执行。”

在导流隧洞作业面,技术员严开兵操作着三维激光扫描仪。屏幕上显示,509米长的隧洞轴线误差在3厘米以内,达到行业高标准。“这条采用微震爆破技术的隧洞,每次装药量误差控制在设计值的±2%以内。”他指着洞壁的监测点说道,46个传感器正实时反馈围岩应力变化。

“容不下一粒沙尘”,折射出通山人民对这项工程的无比珍惜和重视。

过去40余年,县城几十万居民主要依靠石门塘和四斗朱水库为城区供水。但随着时间推移,水库泥沙淤积,供水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寻找新的供水水源迫在眉睫。经过多轮次的勘察、选址、设计、论证,一任接着一任干,2023年黄荆口水库终于成功获批,并于2024年6月开始施工建设。

在坝肩开挖区,“党员先锋岗”的旗帜迎风招展。通山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项目综合协调负责人谢家奋正在忙碌。翻开他的施工日志,可以看到这项工程的每一个重要节点:2024年8月,暴雨冲毁施工便道,施工方紧急架设临时索道,将300吨钢材分批运抵现场;2025年春节,54台机械在零下5℃的环境中持续作业,创下单日开挖土石方1.2万立方米的纪录……

当地70多岁的老人成良时,作为项目最早的参与者之一,望着忙碌而有序的施工场景,感慨地说:“一个40多年的梦想终于快要实现了!”

本文来自【咸宁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