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推动区域文化繁荣和创新的重要动力。作为青岛老城区,市北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路径,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新生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推动区域文化繁荣和创新的重要动力。作为青岛老城区,市北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路径,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新生态。
01
构建文化服务数字新生态
“你想打卡时尚有范儿的市北街景吗?”“想领略城市过往的岁月荣光吗?”“或是想重温满载记忆的市北故事吗?”打开市北文旅官微“文化圈交互地图”,14处文化品享点位、6处休闲文艺点位、16处非遗点位、5处特色街区和22个街道社区及其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出游提供最实用的一手资料。
市北区文旅推出的“文化圈交互地图”是一套基于“互联网+”架构的智慧文旅应用系统,从市民游客需求出发,以图标+打卡签到的形式,提供资源多维度展示、获取及推介三大服务,让市民游客在线可搜、可查、可约文旅景点。
▲“文化圈交互地图”让市民游客在线可搜、可查、可约文旅景点
近年来,为加快提升智慧文旅发展水平,激活文旅公共文化体系服务功能,市北区运用科技手段强化文化惠民举措,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升级,显著增强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场所的数字服务供给能力。同时,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市北区全面挖掘区域历史文化、特色街区、非遗、时尚地标、社区活动中心、各类文体活动等特色资源,将这些特色资源与街道、社区、景区、文旅企业、居民等主体紧密串联,形成资源聚集效应,进一步丰富文化惠民活动内容,成功打造出市北区独特的惠民文化生活圈。
“市北区文旅局将在文化活动阵地、文化公益活动、文化需求征集等方面进一步运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围绕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在文旅公共服务的惠民、便民领域做更多的探索。”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黄元介绍。未来,市北区将推出更多文化服务内容,以更优质的体验感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借助线上线下平台,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02
科技力量让博物馆“活起来”
借助文化圈交互地图,记者来到位于登州路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市北区将青岛啤酒博物馆打造成集百年青啤发展历程、青啤酿造工艺与啤酒科技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智慧景区。通过数字化展示和互动体验,青岛啤酒博物馆让游客在了解青岛啤酒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在青岛啤酒博物馆的百年糖化车间,历史与科技的碰撞正在上演。通过全息影像,人们可以看到青岛啤酒最早的酿酒师汉斯·克里斯蒂安·奥古特。1903年,就是他在这个发酵池中酿出第一杯慕尼黑黑啤酒和皮尔森风味的黄色啤酒。近年来,青岛啤酒博物馆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青岛啤酒博物馆内,全息投影、动感单车、AR(增强现实)互动等科技创意项目琳琅满目
博物馆内,全息投影、动感单车、AR(增强现实)互动等科技创意项目琳琅满目,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参观体验。2024年6月,首个啤酒主题沉浸式光影趣游互动剧场《酒神的奇幻漂流》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全新上线,结合多维裸眼3D、全息投影等沉浸式影像互动,为游客带来全新参观展览体验。
科技不仅能“让文物活起来”,也可以赋予动物第二次“生命”。位于辽宁路的青岛贝林自然博物馆珍藏着美国著名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贝林先生无偿捐赠的400余件珍稀野生动物标本。集科技、文化、旅游、休闲、公益、科普、教育服务功能为一体,青岛贝林自然博物馆从传统展览型向互动体验型博物馆加快转型,利用中国科学院数字影像和交互技术,赋予动物标本“生命”,充分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记者在一层展厅看到,这里以珍稀野生动物标本为基础,结合生存场景还原、多媒体屏幕互动等形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广袤的大自然怀抱,得以近距离观察动物的样貌、体态、生存环境及生活习性,与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来一场亲密接触。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观众了解多种动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合作对抗关系。二层展厅则以海洋奥秘、贝林王国为两条主线,以海洋动物标本展示为基础,运用大量的数字化多媒体设备全方位展示数百种鱼类,让游客在视觉、听觉、触觉的全方位沉浸中探索神秘美丽的海底世界,感受蓝色海洋的无穷魅力。
03
青岛新型文化业态蓬勃发展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青岛新型文化业态蓬勃发展,市北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以青岛中央商务区为载体,加快发展网络视听产业。中央商务区充分发挥新媒体企业集聚优势,于2024年7月3日挂牌成立青岛网络微短剧基地和青岛网络视听综合服务中心,获批省级网络微短剧审核站。除了推出审核辅导、版权保护等全链条服务举措,市北区还多次举办青岛网络微短剧产业发展大会、市北区新媒体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
眼下,市北区微短剧产业领域正结出硕果——网络微短剧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2024年底,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光年创投大会上,位于青岛中央商务区的青岛全诚时代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创作的科幻横屏短剧《机器人女友爱丽丝》,荣获“最具市场关注项目”,为山东省唯一,不仅彰显了企业的创作实力,也打开了青岛市微短剧产业竞逐全国的新局面。据统计,市北区累计创作微短剧作品500余部,全网播放量超过220亿次,多部作品获市级以上奖项。
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企业抢滩微短剧赛道,古麦嘉禾、旗鱼科技、杠上开花等约2000家文化传媒企业,均因看好青岛中央商务区的区位优势而入驻。中央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里,拍摄有场景、服务有温度、痛点能破解,我们将用精准服务助力微短剧的每个环节都找到‘最优解’,努力将市北区打造成为微短剧创作的‘理想之城’。”
市北区以“工业+文化+数字化活化”为特色,构筑了以青岛啤酒博物馆为中心的“文化赋能智慧工业区”、以中央商务区为中心的“新视听产业集聚区”和以历史城区为中心的“城市文化数字化活化区”三个示范区,形成“一核两区”的发展格局。当下,市北区已形成文化赋能工业制造、工业制造和文化反哺城市更新、数字传媒手段活化城市更新和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发展机制,打造了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来源:首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