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洲就是战乱和贫穷的代名词"——这样的偏见让我在2023年尼日利亚实地游玩时倍感不适,当地一位历史学者向我展示了一张殖民时期的地图:“看这些直线般的国界,是白人用尺子随意划出来的。”
"非洲就是战乱和贫穷的代名词"——这样的偏见让我在2023年尼日利亚实地游玩时倍感不适,当地一位历史学者向我展示了一张殖民时期的地图:“看这些直线般的国界,是白人用尺子随意划出来的。”
非洲50多个国家里,仅埃及埃塞俄比亚,以及摩洛哥和突尼斯延续着古老的统一传统。而其他国家的疆界,却是在近百年的殖民统治时期诞生的,这种人为地进行切割所带来的痛苦,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拿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来说吧,它有着数百个部落民族呢,这些部落民族都被硬生生地给合并到一起啦。在北部呀,伊斯兰文化那可是相当深厚的;可在南部呢,依旧还在延续着原始的那种信仰。它们彼此之间呀,也就只是在贸易这方面会有一些交流罢了。那些殖民者把这些文化差别特别大的群体,就这么强硬地给拼凑到一块儿了,不过呢当整合还没完全弄好的时候,就很随意地撤退了。
2023年,在尼尔利亚的拉各斯街头,我看到穆斯林商贩与基督徒顾客,友好地交谈。不过在城市边缘,宗教冲突,仍时不时地发生。而且这也恰恰印证了,强行整合所带来的代价。
不同的殖民者留下了完全不一样的“遗产”英国的模式比较开放,它准许殖民地设立议会制度,而且还推动了多种经济的发展;就像加纳在独立以后,其政局一直维持得比较稳定。不过法国把殖民地当作“帝国器官”,它拼命地促使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而科特迪瓦到现在还没法摆脱可可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麻烦。相比较而言,比利时的统治更为残酷,它竟然故意激化了卢旺达的族群矛盾,这样的话就给1994年的种族大屠杀埋下了很深的隐患。
独立之后,领导人遭遇着严峻的挑战。政府过多地对经济进行干预,构建起了效能低下的国有企业;过度地借助武力来维持稳定,如此一来激化了社会矛盾;族群间的文化差异引发了冲突,进而将社会的团结给撕裂开来。这些问题,在非洲已然困扰了几十年之久。
但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卢旺达从那种族灭绝的阴影之中渐渐崛起,被誉为“非洲的新加坡”。肯尼亚的M-Pesa移动支付,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每年的交易额竟超过了500亿美元。埃塞俄比亚投资740亿美元,开始建设非洲最大的水电站——复兴大坝。
我在卢旺达基加利创新中心参观时,遇到开发农业无人机的青年创业者。他说:“西方总问非洲为何混乱,却不问他们的殖民统治如何撕裂我们的社会。现在我们要用科技改变非洲。”
其实在任何时期,发生战乱的非洲国家只是少数而已;而且媒体过度地将关注点集中在冲突上,却忽视了和平发展这一主要的趋势。数据表明,非洲冲突的频率以及强度在不断地下降,大多数国家已然进入了建设的阶段。
非洲的未来,不应被殖民历史给束缚住。中国在非洲开展基建方面的投资,印度致力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这类新型的合作,正在协助非洲疗愈其因历史而留下的创伤。历经了数十年的动荡,非洲正凭借着自身的方式,书写着发展的全新篇章。
理解非洲,需要跳出“救世主”这种心态,要尊重非洲人民去探索自主发展的道路。那些被殖民者随意划下的边界线,将会被团结发展所蕴含的力量重新进行定义;实际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彼此相互交融,共同书写着历史的篇章。
来源:新新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