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条“于朦胧坠楼”推送弹出来,我手机差点掉地上。9月11日凌晨,工作室盖章的讣告只有两行字,却像一记闷棍砸在脑门:人没了。
一条“于朦胧坠楼”推送弹出来,我手机差点掉地上。9月11日凌晨,工作室盖章的讣告只有两行字,却像一记闷棍砸在脑门:人没了。
紧接着,一张模糊聚会照疯传,高泰宇、程青松、极光光被点名,网友瞬间把这三人钉在热搜上。
我第一反应不是哭,而是想问——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平时笑得像太阳的人,突然从楼上栽下去?
先说高泰宇。
他退圈后几乎神隐,第一时间甩出聊天记录,证明自己人在外地,连“在吗”都没收到。
可键盘侠不信,非说他P图,逼得他凌晨三点开直播,红着眼念悼词。
那一刻我觉得,网络暴力比坠楼更锋利。
再聊程青松和极光光。
现场照片里两个背影,一个发色灰一个戴鸭舌帽,被认成他俩。
极光光删微博、关评论,动作太快,反而像心虚。
程青松连发五条长文,贴出行程码、打车记录,甚至报警回执,网友却揪着他头发颜色对不上,笑他“染头染出命案”。
我看着那些截图,只觉得荒诞——原来一个人的清白,要靠发色来投票。
江宁婆婆出来敲黑板:排除刑案,别再编故事。
可没人听。
有人把乔任梁的旧帖翻出来,硬说“好友魔咒”;有人扒出于朦胧去年被剧组换角,脑补“雪藏逼死”。
谣言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家属连灵堂都不敢开,怕闪光灯怼脸。
我刷到一条粉丝留言:哥哥最后一次直播,眼神飘,说话卡壳,弹幕还在刷“哥哥好帅”。
现在回看,那不是帅,是求救。
娱乐圈像高压锅,通告连轴转,片酬先打公司,艺人背着人设壳子,连崩溃都要挑时间。
心理热线贴在化妆间角落,落满灰,没人真打。
今天热搜又降了,广告位重新铺满新剧预告。
于朦胧的超话头像换成蜡烛,粉丝轮流守夜,留言一句句叠上去:哥,别怕,这次没人催你营业。
我点进去,眼眶发酸。
原来悼念不是刷屏,是把名字默默存进心里,然后提醒自己——活人也会疼,别等讣告才学会心疼。
人走了,真相留在警方卷宗,我们手里的只有教训:别再拿键盘当刀,别再让下一个“太阳”独自坠楼。
来源:乐天派生活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