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古匣奇谭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4 10:30 1

摘要:农家子龙三,世代耕读传家,虽家道中落,仍守着祖传的几亩薄田度日。这年芒种时节,龙三在田里翻土,锄头忽然“铛”一声撞上硬物。他蹲下身扒开泥土,见是个尺许长的木匣,漆色斑驳却质地坚硬,竟无半点腐朽之迹。

农家子龙三,世代耕读传家,虽家道中落,仍守着祖传的几亩薄田度日。这年芒种时节,龙三在田里翻土,锄头忽然“铛”一声撞上硬物。他蹲下身扒开泥土,见是个尺许长的木匣,漆色斑驳却质地坚硬,竟无半点腐朽之迹。

“稀奇。”龙三拭去匣上泥土,见那木匣通体暗红,边角镶着乌金,匣面刻有云纹,虽被泥土埋没多年,仍透着一股古朴之气。他是个实在人,不觉什么吉凶,只道是哪个过路人遗失的物件,便顺手带回家里。

妻子王氏正坐在院中纺线,见丈夫带回个古怪木匣,放下活计接过来细看。她用湿布细细擦拭,那木匣竟渐渐显出深红色泽,触手生温,不似寻常木质。

“不知里头装着什么?”王氏摇晃木匣,并无响动,又试开匣盖,却严丝合缝,怎么也打不开。

龙三笑道:“许是个空匣子,埋在地里有些年头了。你若喜欢,搁屋里装些针线也好。”

王氏便将木匣放在炕头,权当个摆设。谁知这不起眼的木匣,竟引出一段奇事。

三日后午间,王氏纺线倦了,倚在炕上小憩。夏日炎炎,炕上暑热难耐,她四下张望,见那木匣方正正,便取来枕在头下。刚合眼不久,忽听耳边有人细语:“明日舅子家阿英娶妇!”

王氏惊坐而起,环顾屋内,却空无一人。窗外老槐树上知了嘶鸣,院里母鸡啄食,并无异样。

“怪了,莫非是梦?”王氏自语着,心下疑惑,却也不甚在意。

至日落时分,龙三匆匆归来,不及洗手便道:“方才遇着岳父家邻人捎信,道是你兄弟家阿英明日娶亲,催我们今夜就去帮忙。你这做姑妈的竟不知晓?怎不提前告知,害我这般仓促!”

王氏闻言大惊,便将午间枕匣闻声之事说了。龙三只当妻子听差了,笑道:“定是你白日做梦,巧合罢了。”说罢收拾行装,连夜赶往舅家帮忙。

三日后龙三归来,王氏又说起木匣奇事。龙三仍是不信,王氏道:“你若不疑,今夜我再试它一试。”

是夜,王氏特意枕匣而卧。朦胧间,果又闻人语:“男主人被蛇咬伤脚趾,幸好不是毒蛇,用金银花根煎汤清洗会很快痊愈。”

次日王氏急忙告知丈夫,龙三摇头笑道:“我这就下田,若真被蛇咬,便信了你。”王氏拦他不住,龙三自去田间劳作。

时至晌午,龙三在田埂行走,忽觉左脚拇趾一阵刺痛,抬脚看时,但见两个细小牙印,正渗出血珠。四下查看,果见一条青蛇游入草丛。龙三大惊,想起妻子之言,急忙回家。王氏早已备好金银花根,煎汤清洗伤口。不过几日,伤口果然痊愈,行动如常。

至此,夫妻二人方知木匣乃是一件宝物,恭敬供奉在堂屋神龛之上,每日焚香叩拜。龙家得此奇物,凡事皆能预知,避凶趋吉,家道日渐兴旺。

消息不胫而走,四邻八乡皆闻龙家得宝。有远房表亲周某登门造访,此人自称见过世面,细观木匣后道:“此乃古剑匣也!我曾在一本古籍中见过记载,谓此类剑匣若悬于门楣之上,可生瑞气,保一家平安,邪祟不侵。”

龙三夫妇对周某的话深信不疑,次日便搬来梯子,要将木匣安置门楣之上。奈何门楣与雨蓬间空隙太窄,木匣放不进去。

“可惜可惜,”龙三抚匣叹息,“若是短得一截便好了。”

周某在旁怂恿:“既是宝物,锯短一些也无妨,横竖是放在高处,不见损伤。”

龙三犹豫片刻,竟真取来锯子,将那古匣一端锯去三寸。锯末纷飞间,似有淡淡异香飘出,龙三不觉心头一颤,却又自忖道:“既是宝物,应当无碍。”

锯罢,木匣恰能放入门楣空隙。龙三安置妥当,心下欢喜,却不曾见那断口处隐隐渗出些许暗红汁液,如血如泪。

三日后,有个游方道士路过龙家门前。这道人青袍草履,背负长剑,看似寻常,目光却炯炯有神。他本已走过龙家大门,忽又退步回来,仰头凝视门楣上的木匣,脸色骤变。

道士也不敲门,直接推开院门,朝内喊道:“主人家!主人家快出来!”

龙三闻声而出,见是个陌生道士,忙问何事。

道士指着门楣木匣,声音发颤:“这、这宝物从何而来?”

龙三得意,便将如何得匣、如何显灵、如何悬匣之事细细道来。听到锯匣一节,道士顿足捶胸,几乎哭出声来:“愚哉!愚哉!既知是宝物,为何如此对待?”

龙三不解:“道长何出此言?不过锯短三寸,仍能保我家宅平安...”

“平安?”道士仰天长叹,“你可知此为何物?此非剑匣,乃千年桐木心所制‘回音匣’,内藏天地灵气,能通古今,知祸福。上古时期,唯有德者方能得之。你不知珍惜,竟以锯刃相伤,灵气外泄,宝物已成废品!”

龙三闻言,面色惨白,慌忙欲取梯子查看。不料那道士忽然纵身一跃,竟平地拔起丈余,轻巧取下木匣抱在怀中,转身便跑没影了。

来源:故事大王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