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14赛季,火箭从洛杉矶成功挖来霍华德之后,就曾尝试让他和欧米尔-阿西克联手上阵,但碍于两人射程有限导致球队空间拥挤,一度是当赛季火箭表现最糟糕的二人组,整个赛季只合作了12场比赛,管理层最终还是决定将他们二人拆散。
或许是因为奥拉朱旺和桑普森的二人组曾在队史上留下辉煌一页,火箭似乎对双塔连线有着莫名的执着。
2013-14赛季,火箭从洛杉矶成功挖来霍华德之后,就曾尝试让他和欧米尔-阿西克联手上阵,但碍于两人射程有限导致球队空间拥挤,一度是当赛季火箭表现最糟糕的二人组,整个赛季只合作了12场比赛,管理层最终还是决定将他们二人拆散。
十多年之后,火箭再度推出双塔的3.0版本。
在二月初客场面对独行侠的比赛中,面对戴维斯+加福德这对高大禁区组合,原本的首发大前锋小史密斯因左手骨折缺赛,火箭主教练乌杜卡突发奇想,将本赛季出场时间不稳定的亚当斯摆出场,第一次和申京并肩出场。
当乌杜卡教练在赛后访问被问及此事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只是一次随机选择,未来是否延续双塔阵型,还需要视对手配置而定。而在接下来几周的比赛里,因为火箭对手的前场阵容相对矮小,再加上大量的背靠背赛程,亚当斯也必须进行适当负荷管理,火箭的双塔阵容在整个二月份仅仅搭档三场、合计出场仅仅12分钟。
然而在进入三月份后,教练调度开始出现变化,亚当斯+申京的双塔连线在接下来19场比赛内出场14次,对手不仅仅局限于步行者、鹈鹕、魔术、热火等高大四五号球队,在对战太阳、湖人等主打小球阵容的球队时,火箭双塔也得到不少机会,虽然每场比赛平均只有9.6分钟,但双塔阵容已经逐渐成为火箭的常规武器。
和另一位大个子球员合作,对申京而言并不陌生。在效力土耳其国家队时期就时常担任大前锋。对亚当斯而言也是如此,在被交易到火箭前,他和小贾伦是灰熊的首发禁区组合,再把时间往前推,在刚进联盟时,亚当斯也曾和伊巴卡搭档过内线二人组。
也或许是因为此前有过和其他大个子同场出战的经验,对于申京和亚当斯的搭配,也是一拍即合。
在所有出勤高达八成的球员中,申京是本赛季联盟中场均低位单打次数高居第三,仅次于约基奇和祖巴茨,而他低位单打时的传球次数排在联盟第二,仅次于约基奇,显示出他的低位牵制力,替队友制造机会,善于空切的亚当斯恰好是其中一位受惠的球员。
亚当斯也很懂得礼尚往来,由于申京射程有限,本赛季的三分球命中率不及三成,因此当他突破时,对方内线往往会待在篮下负责协防,亚当斯可以借掩护为申京清出一条道路。
除此之外,申京的传球视野和亚当斯的掩护能力也是天作之合,不仅仅是能帮助申京直捣内线篮筐,还有许多数据表上无法呈现的价值。
当申京在强侧点名对方小个子时,站在弱侧终结位置的亚当斯就能够替远侧底角的接应手做无球掩护,对手要么是被申京错位单打,要么就是被亚当斯掩护后的空切接应点偷鸡得手。
还有一点,火箭双塔的前场篮板效率也很出色。亚当斯本赛季的前场篮板率高达22.2%,如果能够按照这个效率维持到赛季最后,他完全有机会创下生涯的最好篮板表现。
至于体能相对平庸的赛季,虽然不以前场篮板见长,但当双塔同时上阵时,火箭拥有极大的身材优势,亚当斯+申京的双塔连线前场篮板效率为52.2%,是联盟所有二人组的最好成绩,而火箭原本就是本赛季二次进攻得分最高的球队,双塔阵型对于他们的进攻而言,完全是如虎添翼。
除了进攻端强大的禁区统治力之外,防守才是双塔最令人畏惧的地方。当火箭摆上双塔时,对方的有效命中率仅为47%,对手站上罚球线比率为14.3%,这两项数据都是联盟顶级双人组的水平。
不仅仅能压低对手命中率,还可以保护篮板,火箭双塔拥有联盟第三出色的防守篮板率,而火箭恰好又是联盟中快攻得分第六高的球队,场均快攻得分17分,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双塔在场时火箭并没有因体型而被拖慢攻防节奏。每当双塔抢下篮板之后,他身边的队友们就已经开始拔腿狂奔追击下快攻了。
在亚当斯+申京的双塔组合中,最值得讨论的一个版本是他们二人身后还有一个身高同样超过210公分的小史密斯,三人组成的三塔版本更是一大优势。
火箭在全明星前从未启用三塔配置,主要是因为前半个赛季的时间里,亚当斯还不在教练团的固定轮换名单内,在申京和小史密斯其中一人下场时,火箭大多都是选择四小一大的班底。
不过在小史密斯归队后,火箭的人员调度出现大幅度变动,阿门取代小史密斯成为首发大前锋,亚当斯也进入固定轮换,乌杜卡还激活了双塔阵型,让小史密斯不需要长时间扛到五号位,反而顺利往侧翼转型,也顺势造就了三塔阵容的出现。
而从球员风格来看,小史密斯本来就比较偏向于摇摆人,而且他的三分命中率是火箭前场轮换球员中最高的,搭档双塔正好可以发挥拉开空间的效果,
但是在火箭启用双塔之时也存在问题,就像此前乌杜卡透露的内容一样,火箭摆出双塔之后,场上大个子球员移动较慢,轮转外围时可能会面临不小挑战,特别是面对小球阵容之时。
而为了避免大个子因换防频繁追着对方后卫跑的劣势,当火箭摆出双塔乃至于三塔时,大多采用的都是二三联防。根据数据统计,在进入三月前,火箭只执行过三次区域联防,但随着三月更多的尝试双塔阵型之后,整个月火箭执行区域联防近百次。而更惊人的一项数据,是对手只有21%出手是在篮框禁区完成,对比之前大幅下滑,足以说明火箭双塔搭配区域联防带来的防守威胁。
至于火箭三塔的区域联防,乌杜卡通常将申京和小史密斯安插在两侧角落位置,避免他们在第一线被对方错位针对。而如此安排还有一项额外优势,申京和小史密斯的高大身材可以干扰对方两侧底角的三分投射,特别是许多球队通常会在两侧底角安排射手。
这方面也能够从数据上看出区别,火箭在摆上三塔期间,对手三分命中率仅为29.6%,这项数据同时期甚至比联盟第一的雷霆还要出色。当对方难以突破到禁区时,最容易布置射手的底角位置又被针对,反而让火箭在区域联防上交出高效表现。
根据数据统计,火箭在实施区域联防时,每百回合仅让对手得到86分,而作为对比,火箭半场阵地战防守的平均每百回合失分只有94分。
值得一提的是,小史密斯更是火箭这套防守体系下的一枚关键活棋,甚至价值还要优于亚当斯、申京二人带来的机动性优势,让他可以迅速游走于外围和禁区之间,同时身材灵活性也能和詹姆斯、杜兰特等大型侧翼相对位,伺机于攻防转换间扮演快攻角色。
但无论是双塔还是三塔,现阶段最大的问题还是球队空间分配,由于亚当斯和申京的进攻热区都集中在油漆禁区,火箭拉开空间的效果不算太理想,再加上目前的双塔阵型还处于尝试阶段,进攻变化性还不多,这也可能是火箭场均摆出双塔时间过少的直接原因。
参考比赛来看,特别是对手第一拍破解杰伦-格林和申京的挡拆后,火箭的进攻运作就非常容易陷入停滞,而且由于亚当斯和申京都挤在禁区,反而增加了小史密斯硬解进攻的难度。至于如何在这套班底下设计出更多变化战术,以此协助双塔阵型运作流畅,这一环的问题就有待主教练思考解决了。
而在经历勇士王朝的小球统治之后,联盟中一度掀起一股反小球浪潮,部分球队管理层表示,在2020年湖人以戴维斯+霍华德+詹姆斯+麦基的大个子阵容夺冠后,2021年雄鹿又依靠大洛佩兹和字母哥顺利封王,不少球队都开始意识到围绕大个子核心冲击冠军的机会。
如今,本赛季东部战绩前二的骑士、凯尔特人,以及西部上半区的雷霆、掘金、火箭等球队都拥有充沛的禁区战力,甚至双塔阵容还是他们的常规进攻武器。
而从执教思路来看,乌杜卡算得上是反小球浪潮的主导者之一了,2022年执教凯尔特人时,霍福德+罗威的组合就曾帮助球队晋级总决赛,而他的未竟事业最终由接替帅位的马祖拉接手,最终球队在上赛季以霍福德+波尔津吉斯的禁区组合成功问鼎冠军。
但是对比上述这些双塔案例中,都有一名球队定位偏向于空间性四号位的高炮台搭档,反观火箭双塔亚当斯和申京的射程都不在三分线上。参考上一对顺利夺冠的传统内线组合,还要追溯到2014年马刺的邓肯+蒂亚戈-斯普利特了。
巧合的是,当时的乌杜卡恰好是马刺教练团成员之一,但是在小球时代下,不难看出传统内线复兴的难度。
虽然有难度,但这并不代表火箭一点可能性也没有,反而双塔很可能是他们突围破局的机会。他们的经验比灰熊双塔更好,对战掘金时也可以效仿上赛季的森林狼,由亚当斯扮演森林狼戈贝尔的角色负责肉搏约基奇。
而交手勇士、湖人、快船等禁区人手相对单薄的球队时,火箭的双塔更是拥有明显的身材优势;至于西部龙头雷霆,他们完全可以摆出三塔阵容轮番上阵,消耗霍姆格伦和哈腾,然后再围绕禁区优势运转体系。
来源:篮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