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使重建印中关系之路充满艰辛,印度政府也做好准备。”《印度时报》以此为题报道说,中印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印度外交秘书维克拉姆·米什里(中文名“唐勇胜”)当天还出席了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举行的纪念活动。《印度时报》报道称,印中关系的升温再次得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不少大事,其中:
第一件大事:印度外交秘书:印度做好准备重建印中关系
据环球时报报道:“即使重建印中关系之路充满艰辛,印度政府也做好准备。”《印度时报》以此为题报道说,中印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印度外交秘书维克拉姆·米什里(中文名“唐勇胜”)当天还出席了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举行的纪念活动。《印度时报》报道称,印中关系的升温再次得到充分展示。唐勇胜表示,如果两国为修复关系取得的“良好开端”能够转化为印中两国人民的切实利益,这样的纪念活动将变得更有意义。
两国都是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造业、基础设施、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具备天然互补性。合作不仅能为彼此打开市场、降低外部依赖,也能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形成更有力的话语权,避免被西方单边规则绑架。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全球格局剧烈变动、美西方大搞“小圈子”政治的背景下,中印的和解与协作,是对抗地缘风险、推动全球稳定的重要砝码。
印度总理莫迪(资料图)
印度总理莫迪在做客莱克斯·弗里德曼播客节目时谈及印中关系。他强调两国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并认为双方应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我们强调对话,而不是纷争。”莫迪表示,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建立符合两国最佳利益的稳定合作的关系。他认为,两个邻国之间出现分歧是正常的,对话是确保分歧不会演变为争端的唯一途径。莫迪相信,虽然印中双边关系因边境紧张局势而出现“五年断层”,但两国关系中的“信任、热情和活力”将逐步恢复。
第二件大事:提供“科研庇护”,欧洲加快引进美流失人才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本届政府上台后削减科研经费,导致不少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欧洲,他们中不少人已经开始在欧洲寻找工作机会。与此同时,很多欧洲国家也向这些美国人才敞开怀抱,希望从中获益,推动欧洲科技创新。有西方媒体表示,大约100年前,欧洲才是全球科学中心,但二战之后,美国却成为欧洲科学家的聚集地。现在一些欧洲国家看到了扭转跨大西洋人才流失方向的机会。
特朗普(资料图)
一名拥有美国和欧盟双重国籍的著名传染病研究人员,计划在未来几个月重返欧洲。这是他在美国工作十五年来,首次认真考虑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工作邀请。因其计划尚未最终确定且需保护团队,这名科学家在采访中要求要求匿名。他表示影响决定的因素有很多:「留下来抗争固然是一种选择。但我必须权衡怎样的决定对个人、家庭、实验室、研究项目和心理健康最为有利。
第三件大事:美批准向菲出售F-16战机,外交部回应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国务院宣布,已批准向菲律宾出售F-16战斗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对此表示,关于菲律宾与美国的军事安全合作,中方已经多次阐明了立场,菲律宾同其他国家开展的任何防务安全合作都不应该针对第三方或者损害第三方的利益,更不能威胁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加剧地区的紧张。
F-16战机(资料图)
菲律宾尽管正在和美国不断加强军事合作,但是这种军事合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平等的,美国目前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数量已经增加到了近10个左右,这种驻军行为本身就是对菲律宾国家主权赤裸裸的侵犯,而且还会进行对菲律宾的情报搜集以及潜在的干涉内政行为。
不管怎么样,菲律宾作为一个亚洲国家,理应和周边国家搞好关系共谋发展,而不是充当其他国家的棋子甚至是炮灰。
来源:洞悉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