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发表后,蒋介石看过后感叹道:那人还真有两把刷子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4 09:05 4

摘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在中国可谓是长驱直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继沦陷,一时间国内的“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在中国可谓是长驱直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相继沦陷,一时间国内的“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

而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所作出的,然而和很多人想象中不同的是,《论持久战》里面的内容却并不是只是斥责投降主义。

甚至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可能给当时的国人“泼冷水”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抗战和淞沪会战的相继失利,致使全国陷入了一片悲观情绪之中,然而不到半年时间,八路军一一五师就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精锐板垣师团。

敌板垣师团被我军歼敌千余人,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彻底被打破。

不久后,李宗仁所部就在台儿庄会战中歼灭了一万余日军,捷报传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反过去的悲观情绪。

这时开始有人鼓吹“速胜论”,在我党党内也有些同志表现的过于乐观,甚至表示“顶多四年就能打败日本侵略者”。

所以说当时全国充斥着两种极端情绪,毛主席为了驳斥批判这两种思想,摆脱错误路线对抗战的影响,决定写一部论持久战的理论著作。

早在1936年7月,抗日战争尚未全面开战之际,毛主席就在延安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提到了这一问题。

毛主席强调,中日之间的战争是必然的,这一战现在不打,以后早晚也会打,而且这一战的过程,必然很漫长。

而在1937年,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毛主席当时就表示现在爆发的这场战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只会是持久战。

为了写好这部著作,毛主席查阅了大量资料,然后拟定了详细的写作提纲,最终集中精力写作。从1938年5月上旬开始,仅用不到十天就完成了这部5万字的军事巨作。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最终毛主席得出结论,中国不会灭亡,也不能速胜,只能经过艰苦,持久的抗战,最终的胜利才能属于中国人民。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主席首先在延安公开了自己的新著作,也就是《论持久战》,当时毛主席讲了整整十天,反响很好。

就连准备“挑毛病”的王明,在会后也不得不承认,毛主席的这个《论持久战》水平非常高,是挑不出毛病的。

陈云听后更是表示,这一著作对全党、全国的抗战,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不是应该更大范围的讲一讲?

但是毛主席考虑的不只是在根据地传播这一著作,而是要对全国、对全世界去讲,但是毛主席自己太忙,还是要把作品印刷出去,传播出去。

但是延安的油印能力有限,毛主席只能考虑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因为当时正值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蜜月期,所以中间也没有发生什么波折。

而在《论持久战》面世之后,立刻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庆龄收到书后,认真的研读了两遍。

随后她立刻找到了自己亲近的朋友爱泼斯坦,要其将这部作品翻译成英文。很快《论持久战》在海外发行。

据说丘吉尔和罗斯福都看了这本书,斯大林也读了俄文版的《论持久战》,三巨头都对这部作品表达了很高的评价。

那么除了这些外国领导人之外,国民党对这部作品的看法又是什么样的呢?

国民党的看法

最先重视起《论持久战》的其实是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他完整的读了《论持久战》,然后就服了。

因为白崇禧他是真的懂军事的,他对这部书的评价是:“这是一部军事巨著,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

因此白崇禧向蒋介石也推荐了这本书,蒋介石虽然是国军的最高统帅,但是他实际上没那么懂军事,也没有意识到毛主席这部书的意义所在。

白崇禧只是将书中的内容翻译成大白话给蒋介石说了两句:“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蒋介石听完白崇禧的这两句总结之后,立刻就懂了,随后他对白崇禧说道:“这毛泽东,真是有两把刷子啊!”

随后蒋介石在征得周总理的同意后,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名义通令全国,把《论持久战》作为全国抗战的指导思想。

周总理之所以答应的那么痛快,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计划。

书都是他给白崇禧的,之所以要先给白崇禧,是因为周总理清楚,白崇禧是国民党大员中,少有真正在军事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另一位是李宗仁,但是李宗仁讲话蒋介石一句不听,白崇禧讲话,他多少还能听半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也介入战争,史迪威来到大陆战场,在他看到《论持久战》后,也认定这部书是“精妙绝伦的教科书”。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在看到《论持久战》后,也觉得这部作品真的不错,但是他压根就不信这是毛主席写出来的,觉得只是他故意炒作的。

然而不久之后,实际情况却证明了毛主席的正确。1938年10月下旬,武汉会战失败,武汉失守,不久后长沙也沦陷。

陈诚这才正儿八经地开始研究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后来台北陈诚私人图书馆内,还有一本陈诚批注过的《论持久战》,可见他确实读了。

除了国军之外,甚至就连日军对毛主席的这部作品都是佩服的,只不过公开称赞过《论持久战》的日军旧军官数量并不多。

而《论持久战》中对日军后来动作的预判,也被证明大多精准,包括日军还想占领菲律宾、暹罗、越南、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等等。

今天回过头来看《论持久战》,就会发现这部作品是毛主席对未来战场的一次非常成功的战略分析,其中对敌我分析以及日军后来的战略预判,真的非常精准。

如此说来,国民党和那些外国领导人会拜服在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之下,也是不让人感到意外的。

《蒋介石曾命令配发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何允中

《毛泽东名著《论持久战》背后的故事》 刘继兴

《白崇禧向蒋介石推介《论持久战》》 广东党史

来源:趣叭叭史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