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他们当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8 10:37 1

摘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在重庆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守护在万家灯火第一线,忠实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兑现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们,是守护立体都市的“平安锋刃”;他们,是浸润人间烟火的“温情纽带”……从刑侦一线到社区角落,从数字云端到江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在重庆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守护在万家灯火第一线,忠实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兑现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们,是守护立体都市的“平安锋刃”;他们,是浸润人间烟火的“温情纽带”……从刑侦一线到社区角落,从数字云端到江河险处,他们以平凡身躯铸就不凡警魂。让我们通过“渝警之星”先进典型事迹展播,触摸新时代重庆公安的忠诚脉络,感受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信仰力量。

“渝警之星”集体

涪陵区公安局反诈中心

涪陵区公安局反诈中心坚持“科技赋能、全民共治”,面对电诈犯罪形式复杂多变,始终以“速度”制胜,构建四级联动预警机制,打造“三重资金笼”防控体系,进行7×24小时智能拦截,让群众的“钱袋子”越守越牢;创新反诈宣传模式,发动社区志愿者、物业管家,用方言顺口溜、真实案例短剧、微视频等接地气形式覆盖全场景,针对学生、财务人员、老年人等群体精准定制宣教举措,三年持续“扫楼入户”让群众对电信诈骗的知晓率和防范能力显著提升;以雷霆手段打击犯罪,2024年破案200余起,全区电诈案件发案数、损失金额连续四年“双下降”,《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各级媒体多次聚焦报道。

南岸公安政务窗口

从“多窗办理”到“一窗综办”,从“多次跑”到“进一门、入一窗、办多事”,南岸公安政务窗口始终积极践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紧紧围绕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目标,破除壁垒、优化布局、精雕细节,推动260余项公安业务一体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不断重塑窗口服务流程,用自身能力素质的蝶变为群众腾退出更多可感的满意空间。让业务办理更有“速度”、服务更有“温度”,已经成为南岸公安政务窗口全体民警辅警的共同追求和行动准则,正在不断推动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持续提升。

铜梁区公安局食药环支队

铜梁区公安局食药环支队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原则,始终保持对各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屏障,用法治力量守护消费安全。2024年以来,共侦破涉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涉案金额1.477亿元;开展打假、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宣传、宣讲活动4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有力震慑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增强群众保护知识产权、支持打假维权意识,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石柱县看守所

石柱县公安局总结石柱县拘留所全市首家被拘留人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试点以来的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全国标兵拘留所”示范引领作用,将“三调联动、拘调融合”机制迭代升级延伸到看守所,成立全市首个看守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提炼“3456”工作法,与全县近300个调解委员会、1000余名调解员形成大调解体系,县司法、法院、检察院等职能部门配合参与看守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人民调解优势、促进矛盾化解。石柱县看守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7起纠纷。近日,该调委会成功调解了刘某伤害谭某的案件,既避免矛盾激化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又让当事人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市公安局机场分局警律送法小分队

市公安局机场分局坚持以融治警务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通过点餐式送法上门,推进“驻所律师”机制建设,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创新推出《服务江北国际机场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为载体,打造具有重庆机场公安辨识度的“警律送法小分队”,以高水平法律服务推动惠民强企,优化营商环境。成立以来,开展针对民航单位、员工、旅客群众开展法治宣传和安全防范教育,深入100多家驻场单位、企业,开展各类普法宣讲活动70余场次,开展法治共建交流活动40余次,受众人群达6000余人次,逐渐成为新时代平安机场建设与依法治理的中坚力量。

“渝警之星”个人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刑事技术支队

指纹信息大队副大队长 易昭伟

易昭伟,男,41岁,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刑事技术支队指纹信息大队副大队长,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他是痕迹检验副高级工程师,全国刑事技术特长专家,全国刑事技术第八批青年人才,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家组成员,市公安局专家人才库首批中级人才。参加工作以来,他运用指纹信息技术共比中各类案件3000余件,比中全国各地命案积案30余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指纹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

渝中区公安分局

大阳沟派出所社区民警 张潇

张潇,男,32岁,渝中区公安分局大阳沟派出所社区民警,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获评全国成绩突出青年民警。2020年,他大胆提出楼宇警务的概念,首创“楼宇警务”模式,在国贸大厦24楼开设了全区第一个“楼宇警务工作室”,与企业做起了“邻居”。他组织居委会主任、物业经理、辅警、协管员和楼宇企业治安积极分子组成楼宇服务队,定期巡逻排查、开展反诈防盗宣传、化解矛盾纠纷,为企业和商户提供贴身警务服务,推动物业建立“楼宇档案”,对177家入驻企业实行分级管理。自2024年3月他接手临江门社区以来,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8%,群众安全感创历史新高。

江北区公安分局

寸滩派出所社区民警 刘爱军

刘爱军,男,39岁,江北区公安分局寸滩派出所社区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他负责的保税商圈社区有上千家经营单位,对此,他坚持靠前服务,用警企相望的“邻家警务”让公安服务更有温度——上门服务企业,帮企业排忧解难;突出反诈宣传,让诈骗分子只能“干瞪眼”;与社区共建共治,化解辖区商户各类纠纷……他在警企互动、宣传防范、优化服务上出实招,同时积极参与寸滩保税港区水港片区智慧警务站的建设和运营,智慧警务站实现了集视频巡防、信息搜集、警情研判于一体的功能,及时有效消除各类潜在的安全隐患。

九龙坡区公安分局

交巡警勤务一大队民警 马保

马保,男,45岁,九龙坡区分局交巡警勤务一大队民警,荣立三等功2次。他深耕片区路况大数据,将万象城至鹅公岩大桥路段的交通流量、事故隐患、应急资源进行整合建模,打造“绿色送医通道”,已成功护送70多名急危重症患者抵达医院,救护车通行效率提升40%;以“打通学校周边堵点为关键、带动疏通龙腾大道全线交通”的工作思路,对育才中学沿线交通开展治理,上下学高峰拥堵的情况明显改善;在文化村老旧社区的停车乱象整治中,推动实施单循环改造,增设交通设施,盘活停车资源,让老旧小区路段行停井然有序,消防通道、医疗通道、出警通道畅通无阻。

两江新区公安分局

交巡警支队

机动大队副大队长 陈泽千

陈泽千,男,37岁,两江新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入警15年来,他始终坚守在马路一线,无论是指挥疏导交通、快速处置警情,还是服务救助群众、巡逻守护安全,他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交巡警的责任与担当,工作中,他善于思考,结合勤务工作实际成功研发出警用摩托车勤务装备多功能收纳装置,获得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设计专利,荣获2024年度“智慧公安我先行”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活动暨改革创新大赛优秀奖。

沙坪坝区公安分局

丰文派出所社区民警 孝希凤

孝希凤,女,40岁,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丰文派出所社区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她扎根基层一线,辛勤耕耘社区,以“三功”工作法守护群众平安和谐,善用“巧功夫”化解矛盾,积极构建“多元调解”机制,联动社区、律师等力量,五年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成功率高达98%;“暖功夫”贴心为民,创新设立“平安驿站”,带领辖区少年儿童练防身术、学安全知识,录制短视频引导老人科学使用健身器材;“细功夫”夯实基础。建立“线上警务室”,月均发布防范提醒100余条,线上答疑600余次。探索流动人口“以房管人”模式,摸排登记1.2万户。辖区各类警情连续三年下降。

万州区公安局

人口管理支队支队长 张灯

张灯,女,41岁,万州区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支队长,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从警20年,她历经交巡警、社区民警、派出所教导员等岗位,推动龙都派出所创成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她创新构建“一标三实”信息动态维护机制,全区数据维护率达99.97%,通过数据分析抓获逃犯49人、破案115起。她践行“民生警务”,打造“三阳工程”服务品牌,针对学生、老人、困难群体,推出“延时办”“上门办”等举措,2024年惠及群众4800余人次,窗口满意度显著提升。她用智慧警务与暖心服务彰显新时代公安民警的初心担当。

潼南区公安局

正兴街派出所社区民警 王小玉

王小玉,女,38岁,潼南区公安局正兴街派出所社区民警,荣立三等功2次。她坚持“为民服务柔情似水,辖区情况了然于胸”的工作准则,半年时间,凭借一支笔、一张纸、一双腿,以平均每天15000步、走访50户的效率,完成了社区所有住户的走访入户工作,通过谈心交流、耐心疏导化解各类家庭情感纠纷,为社区群众办理实事400余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00余起;她将警务工作深度融入园区经济发展,牵头组建警企安全联盟微信群,做到了社区企业全覆盖,帮助企业拧紧生产安全弦,创新“警企调解”模式,以“安全检查+反诈防护+纠纷化解”三位一体工作法,妥善解决劳资纠纷、物流纠纷等矛盾100余起,为辖区企业筑起安全屏障。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

出国境证件受理支队

副支队长 王增臻

王增臻,男,37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出国境证件受理支队副支队长,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面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公民出入境管控工作新形势变化,他以出入境证件签发源头治理为切入点,牵头开展公民出入境证件实质性审查课题研究,先后编撰出实质性审查理论调研论文、实质性审查工作指引等,进一步规范了全市出入境证件受理审批工作,较好实现了“服务好绝大多数,精准管住极少数”的管服工作目标,管控震慑了一批别有用心出境从事违法活动人员,耐心挽救了一批可能被诱骗至境外的无辜群众,其相关工作做法得到国家移民管理局认可,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经验做法。

来源:重庆刑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