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8年,刘秀祥出生于贵州一个贫困的山村里,四岁时父亲不幸病故,母亲由于伤心过度,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文|异乡人
编辑|异乡人
“要给妈妈一个温暖的家,如果我混不成个人样,我绝不回来。”
2008年,一位寒门学子刘秀祥捡废品、睡猪圈,背着神经失常的母亲去上大学。
毕业后眼看就要熬出头,他却果断放弃了北京年薪55万的工作,转头扎进了贵州大山。
如今17年过去了,他过得怎么样了?
1988年,刘秀祥出生于贵州一个贫困的山村里,四岁时父亲不幸病故,母亲由于伤心过度,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哥哥姐姐不堪生活的窘迫,先后离家出走:“我哥哥跟我姐姐就他们走的时候,其实我并不知道说他们就永远就离开嘛。”
后来,十岁的刘秀祥明白了这一切,他没有选择逃避,硬是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曾经的六口之家,只剩下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漱、做饭,照顾好母亲的生活起居后,才赶紧跑去学校上课。
由于母亲精神失常,犯病的时候经常会大吼大叫,甚至拿石头砸别人的房子。
因为母亲这种疯癫的状态,刘秀祥的同学都不喜欢跟他玩,还经常嘲笑他是个小疯子。
为了维持生计和给母亲买药,11岁的刘秀祥开始捡废品、打零工,有时还会跟着大人们上山采药。
虽然日子苦不堪言,但刘秀祥始终坚持着去学校上课,没钱交学费,老师就帮他补上,不求还钱,只嘱咐了一句话:
“你来读书就好,当时我觉得学校老师很牛!”
之后,刘秀祥更加的努力学习,最后他以全县第三的好成绩考入了县城里的一所中学。
眼看快到开学的日子,刘秀祥却犯了难,自己离开老家后,母亲该怎么办?他思前想后,决定带着母亲一起去县城读书。
“当时很多人都不赞成我的做法,觉得我坚持不下去,一个星期后,肯定会带着老娘回家。”
而越是被人看不起,他就越是要证明自己,临走前,刘秀祥带着母亲跪在父亲的坟前,发下三句誓言:
就这样,他带着自己的誓言和母亲步行4小时来到了县城,没钱租房,就在学校附近的山坡上用稻草搭了间棚子。
初中三年,除了学习,其余时间都在为生计奔波,放学就去外面捡废品,周末就去工地或水泥,只要是自己能干的,基本都不放过。
这样坚持下来,一周大概能有20元的收入,勉强能够维持生活。
而为了节省支出,他平时买菜只买品相不好的,回家扔锅里直接一煮,调料只放油和盐,至于味道如何从没考虑过,他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挺过了三年。
中考结束后,他利用暑假的时间跟着老乡去水电站抬钢筋,工作要求两班倒,而刘秀祥为了快点攒够学费,白天干完,晚上接着干。
过度劳累加上睡眠不足,好几次从架子上摔下来:“大概100多米的架子,幸好有安全网。”
高中学费一共800元,而这个假期他足足赚了一千多,虽然学费得到了解决,但住的地方依然是个难题。
没钱租房,他却看上了房东家养牲口的的破棚子,好说歹说租给了他,四处漏风,他就用编织袋把四周围起来。
每当谈起这些,刘秀祥都忍不住哽咽,这些年带着母亲四处漂泊,作为儿子,他深感愧疚。
他最害怕的就是过年,过年不能够给妈妈买衣服,不能够给她做好吃的,而这些经历也让他明白了什么才是奋斗。
高中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每天晚上10点半下课他就去捡废品,有时甚至一直到凌晨四五点才回家。
长期的熬夜让他疲惫不堪,就是高考前一周,刘秀秀上上了重感冒,带病高考导致发挥失误,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
这样的结果一时间让他无法接受,因为他的高考和别人的高考从来都不一样。
“别人高考可能说失败了再来一年,甚至再来两年,但对我来说,可能多一天都是那种煎熬。”
高考的失败给了刘秀祥沉重的打击,他抱怨老天对自己不公,抱怨父母让自己过得如此艰辛。
想想曾经许下的誓言,他始终不能原谅自己:“所有人失败了,我觉得都可以原谅,都可以谅解,唯独我不可以。”
当时的那种绝望和无助,甚至让他有了极端的想法,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日记里的一段话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句话是这样讲的:“说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的时候,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也是这句话让他瞬间变得释然,不管怎样,自己还有一个妈妈,有他在,至少还有一个牵挂,无论如何都要活下来。
之后,他放弃了学业,在洗浴中心干起了搓澡工,两个月下来,他觉得这不是自己的路,想要改变只有读书。
那一刻,他决定返校复读,因为自己的成绩不是很拔尖,再加上经济困难,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为了能够复读,他在一所学校求了校长五次。
“当我第五次找到一所学校校长的时候,我给他跪下了,希望校长相信我,我一年之后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如果不是这一跪和校长的仁慈,可能他就真的放弃了,之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刘秀祥在2008年成功考上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看到了希望,开学那天,他带着母亲千里北上来学校报到,就在这期间,他的故事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
一时间很多爱心人士投来援助,但却被他一一谢绝:“因为我觉得一个人活着,不应该活得让人同情,让人可怜,应该是活着让人可钦、可佩、可敬。”
在他心里,困难和挫折从来不是向社会索取的一个资本,所以在大学四年里,他一直做着各种兼职,只要不影响学习,基本都不放过。
他把挣来的钱分成两半,一半用于给母亲看病,一部分寄回老家,来资助捡废时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上学。
时光飞逝,很快就迎来了毕业季,因为刘秀祥的事迹,很多企业说要给他工作,甚至北京的一家公司直接开出了55万的年薪。
当时对于刘秀祥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但很快他就把自己拉回了现实,不想贩卖自己的苦难故事来博取同情。
“是同情我吗?如果是同情我可怜我,这样做其实我是不要的。”
最后,刘秀祥谢绝了所有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凭自己的实力进入了一家保险公司工作。
本想着扎根城市的他,却因为一个电话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原因是当初一起捡废品的妹妹想要辍学。
有着相同的身世和苦难,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想到这些,他决定放弃城市,回到大山里来,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他带着多年的收获和母亲回到了贵州,在望谟县中学成为了一名基层教师。
可来了后才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十分不理想,中考总分是700分,学校最高分就300出头。
为了改变这些孩子,刘秀祥不断研究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平时尽量和学生打成一片,引导他们找到未来的方向,甚至拿自己的苦难经历当成教材做励志演讲。
对于那些大山深处的家庭,由于父母的思想过于陈旧,一些孩子被迫辍学,而刘秀祥不甘放弃,他们跑遍这座大山去做家访。
八年里骑坏了八辆摩托车,自己大部分工资和外出演讲的钱基本都用在了学生身上。
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2018年,刘秀祥被任命为望谟县高中副校长,而他自己也组建了新家庭,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直到2020年,望谟县高考本科上线率迎来了新的突破,从2012年只有70人,到2020年高考本科上线1274人,这就是奋斗的力量。
同年,刘秀祥工作室成立,致力于励志演讲、教师培训、学生德育及贫困学生资助。
4月获得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9月,被中宣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直到2022年,已经有4000余名学生得到资助,总额超过了1000万元。
2024年12月,被评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来源:Cure异乡人观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