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紧扣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提升与工作积极性激发,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师资结构及教育教学实际,构建科学规范、导向明确的积分管理体系,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综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紧扣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提升与工作积极性激发,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师资结构及教育教学实际,构建科学规范、导向明确的积分管理体系,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综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基本原则
(一)公平公正原则。建立统一量化评价标准,实现 “标准一致、过程可溯、结果公开”,通过公示审核机制杜绝主观偏差,确保全体教职工在同一评价维度下参与积分。
(二)多劳多得原则。以工作量核算为基础,将课时量、管理任务、额外工作等纳入积分范畴,明确 “多承担、多积分、多收益” 的分配导向,激励教职工主动承担工作任务。
(三)优质优酬原则。突出教育教学质量核心地位,将学生发展成效、教学成果、服务满意度等作为积分关键指标,实现 “质量越高、积分越高、待遇越优” 的联动机制。
(四)全面发展原则。统筹师德师风、业务能力、专业成长、纪律表现等维度,避免单一指标导向,引导教职工实现 “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素养全面” 的发展目标。
(五)动态管理原则。每学年结合上级教育政策调整、学校发展需求及教职工反馈,对积分标准与管理流程进行评估优化,确保细则始终贴合教育教学实际。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我校在编在岗的全体教职工,具体包括:一线学科教学教师、班主任(含副班主任)、行政职能科室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实验室、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人员等)、后勤服务人员(校园维修、食堂管理、安保保洁人员等);不含临时聘用人员、离退休返聘人员及外校交流人员。
第四条 积分构成
教师总积分 = 师德师风积分(20 分,按 20% 权重计入总分)+ 教学业务积分(40 分,按 40% 权重计入总分)+ 教育管理积分(20 分,按 20% 权重计入总分)+ 专业发展积分(10 分,按 10% 权重计入总分)+ 工作纪律积分(10 分,按 10% 权重计入总分)+ 奖惩加减分(不设权重,直接累计)
第二章 积分评价体系
第五条 师德师风积分(20 分)
(一)基础要求(15 分)
1.政治素养(5 分)。主动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每学期不少于 8 次),贯彻立德树人要求得 5 分;缺席政治学习 1 次扣 0.5 分,发表违背教育方针的言论或传播不当思想,扣 3-5 分。
2.职业操守(5 分)。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如按时完成教学计划、不擅自调课)得 5 分;工作敷衍懈怠(如教学计划未落实、无故拖延任务)扣 1-3 分;无正当理由拒绝工作安排或推诿任务,扣 2-5 分。
3.师生关系(5 分)。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无差别对待得 5 分;存在罚站、辱骂、讽刺等变相体罚行为,扣 2-3 分;因性别、成绩、家庭背景等歧视学生,扣 3-5 分。
(二)师德表现奖励(5 分)
1.获师德类荣誉:校级 “师德标兵”“优秀教师” 加 2 分,县级同类荣誉加 3 分,市级及以上加 5 分(同一年度获多项荣誉,按最高级别加分)。
2.先进事迹认定:经学校德育处核实的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价值 500 元以上)、紧急救助学生等行为,加 3-5 分。
3.家校沟通成效:每学期家长满意度调查达 95% 以上且无有效投诉,加 2-3 分;获家长书面表扬(经学校核实)3 次及以上,额外加 1 分。
4.困难学生帮扶:有完整记录(帮扶计划、过程材料、成效总结)的困难学生(单亲、留守、学业困难等)帮扶案例,每成功帮扶 1 名学生加 1-3 分(需经班主任、德育处联合认定)。
第六条 教学业务积分(40 分)
(一)教学常规(20 分)
1.备课质量(5 分)。教案(含电子教案)需符合 “目标明确、重难点清晰、教学过程完整、板书设计合理” 标准,得 5 分;教案缺失 1 次扣 0.5 分,内容不达标(如重难点未标注、教学过程简略)扣 0.5-2 分;抄袭他人教案或应付检查(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扣 2-5 分。
2.课堂教学(8 分)。从三维度考核:①考勤规范(按时上下课、无迟到早退)得 3 分,迟到早退 1 次扣 1 分;②课堂管理(秩序良好、学生参与度 80% 以上,通过课堂观察记录评定)得 3 分,秩序混乱或参与度不足 50% 扣 2-4 分;③教学行为(无上课玩手机、坐教等违规行为)得 2 分,违规 1 次扣 2 分。
3.作业管理(4 分)。符合 “双减” 要求:小学 1-2 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可布置实践性作业),3-6 年级书面作业不超过 60 分钟 / 天,初中不超过 90 分钟 / 天,且批改及时(当天作业次日反馈)、有针对性评语,得 4 分;批改延迟或无评语扣 0.5-2 分,未按规定控制作业量或漏改,每缺 1 次扣 0.5 分。
4.听课评课(3 分)。每学期完成 20 节听课任务(其中跨学科听课不少于 5 节),听课记录含 “教学亮点、改进建议” 等具体内容,得 3 分;每少 1 节扣 0.2 分,记录敷衍(无具体评课意见)扣 0.5-1 分。
(二)教学成果(20 分)
1.学业成效(10 分)。按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综合排名:年级前 30%(且平均分高于年级均值 5 分以上)得 10 分,30%-60% 得 6-8 分,60% 以后得 3-5 分;较上一学期综合排名进步 5 个百分点以上加 2 分,退步 5 个百分点以上扣 2 分(新接班教师首学期按基础分 6 分核算)。
2.竞赛指导(5 分)。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科技、艺术等正规竞赛:校级获奖每人次加 0.5 分,县级加 1 分,市级加 2 分,省级及以上加 3 分(同一学生同一赛事获多级奖项,按最高级别加分,每学期累计不超过 5 分)。
3.教学展示(5 分)。承担公开课、示范课:校级加 2 分,县级加 3 分,市级及以上加 5 分;获评优质课(校级 1 分、县级 2 分、市级及以上 3 分)可叠加加分,但累计不超过 5 分(如承担县级公开课并获评县级优质课,共加 3+2=5 分)。
第七条 教育管理积分(20 分)
(一)班主任(含副班主任)工作(20 分)
1.班级常规(8 分)。学校每周开展 2 次班级卫生、纪律、出勤检查,按月汇总排名:前 30% 得 8 分,30%-60% 得 5-7 分,60% 以后得 2-4 分;班级发生学生受伤(需住院治疗)、群体性违纪等安全事故,扣 5-8 分。
2.德育实践(6 分)。每月开展 2 次主题班会(含 “思政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 等主题),有方案、记录、照片等材料得 3 分,少 1 次扣 1 分;班级获校级 “文明班级” 加 1 分、县级加 2 分,未获荣誉得基础分 1 分(总分不超过 3 分);班级出现学生打架斗殴、考试作弊等严重违纪,1 次扣 2-3 分。
3.家校协同(6 分)。每学期召开 2 次家长会(含线上),有签到、发言稿等材料得 3 分,少 1 次扣 2 分;每学期家访率不低于 50%(特殊学生 100% 家访),得 3 分,每低 10% 扣 0.5 分;未建立班级家长群或每周未反馈班级情况,扣 1-2 分。
(二)行政管理人员工作(20 分)
1.职责履行(12 分)。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如教务处排课准确率 100%、总务处维修及时率 95%)得 12 分;工作延误 1 次(如排课错误、文件迟发)扣 1-3 分,出现差错(如档案丢失、数据错误)扣 2-5 分。
2.服务评价(8 分)。每学期开展教职工、学生满意度调查:前 30% 得 8 分,30%-60% 得 5-7 分,60% 以后得 2-4 分;收到有效投诉(经核实)1 次扣 2 分,年度投诉超 3 次此项不得分。
(三)教辅、后勤人员工作(20 分)
1.任务完成(12 分)。教辅人员需保障教学需求(如实验室器材完好率 98%、图书馆书籍借阅成功率 95%),后勤人员需落实服务保障(如食堂食品安全零事故、维修完成率 95%),得 12 分;任务未达标(如器材缺失、维修超期)1 次扣 1-3 分,出现失误(如实验器材损坏、食材变质)1 次扣 2-5 分。
2.响应效率(8 分)。普通需求(如借还图书、常规维修):教辅 24 小时内响应、后勤 48 小时内响应,得 8 分;响应延迟 1 次扣 1-3 分;紧急需求(如水电故障、实验事故)2 小时内未响应,额外扣 2 分;服务态度差被投诉 1 次扣 2 分。
第八条 专业发展积分(10 分)
1.继续教育(4 分)。每年完成 90 学时继续教育(线上培训不超过 50%),考核合格得 4 分;每少 10 学时扣 1 分,考核不合格扣 2 分(补考合格可补回 1 分)。
2.教科研成果(4 分)。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正规期刊,不含增刊、内刊):校级刊物 1 分、县级 2 分、市级及以上 3 分;主持或参与课题(校级 1 分、县级 2 分、市级及以上 3 分);获教科研成果奖(校级 1 分、县级 2 分、市级及以上 3 分);以上成果累计最高得 4 分(同一成果不重复加分)。
3.专业提升(2 分)。参加学历提升(专升本、读研等)并取得毕业证书加 2 分;考取与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心理咨询师、实验师、营养师,经教务处审核认定),初级加 1 分、中级及以上加 2 分。
第九条 工作纪律积分(10 分)
1.考勤规范(6 分)。每月全勤(无迟到、早退、旷工)得 6 分;迟到或早退(15 分钟内)1 次扣 0.5 分,超 15 分钟按旷工半天算;旷工 1 天扣 3 分、半天扣 1.5 分;病假需提供县级及以上医院证明,每月不超过 3 天不扣分,超 3 天每天扣 0.2 分;事假需提前 3 天申请(紧急情况除外),每月不超过 2 天不扣分,超 2 天每天扣 0.5 分。
2.制度遵守(4 分)。遵守学校办公纪律(不擅自离岗、不上班时间购物 / 玩游戏)、保密规定(涉密岗位)等,得 4 分;违规 1 次扣 1 分;涉密岗位人员泄露工作秘密,扣 2-3 分;参与招生舞弊、违规收费等严重违规行为,扣 3-4 分。
第十条 奖惩加减分
(一)奖励加分
1.综合荣誉:获校级 “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 加 2 分,县级加 3 分,市级加 4 分,省级及以上加 5 分(同一年度不重复累计)。
2.项目贡献:参与学校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重大活动组织(如校庆、运动会)等项目,经项目负责人及领导小组认定贡献突出,加 2-3 分(需提供项目总结及签字材料)。
3.特殊表现: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应急处置等特殊工作中主动承担任务、表现突出,加 3-5 分(由学校办公室核实认定)。
(二)惩罚扣分
1.师德违规:存在有偿补课(线上 / 线下)、收受家长礼品礼金(价值 200 元以上)、有偿家教介绍等行为,扣 5-10 分;情节严重(被上级部门通报)的,积分清零并按学校纪律处分。
2.教学事故:出现漏课、教学内容错误(导致学生认知偏差)、考试泄题等教学事故,1 次扣 3-5 分;年度累计 2 次及以上,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3.违法违规:存在酒驾、赌博等违法行为,扣 10 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积分清零并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三章 积分管理流程
重磅消息来袭!
《学校工作制度汇编》(升级版)新鲜出炉!隆重推出!
它绝对是一部史诗级巨作!
它绝对称得上学校工作材料的“天花板”
妥妥地“王炸”
《学校工作制度汇编》(升级版)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质量上乘、新颖独特、易于编辑、直接可用。全部都是word文档,均是2025最新版!汇编共10项608篇,主要内容包括:
一、学校行政管理制度(45篇)
包括:党政议事规则、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行政领导工作制度、教师管理工作制度、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等版块的内容。
二、学校党建管理制度(60篇)
包括:党组织工作制度、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党风廉政工作制度和信访维稳工作制度等版块的内容。
三、学校师德管理制度(10篇)
包括师德建设工作制度、督察制度、考核制度和负面清单等版块的内容。
四、学校德育管理制度(138篇)
包括:德育常规管理制度、五项管理制度、法治教育制度、家校共育制度、心理健康制度、近视防控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卫生纪律制度、控辍保学制度、传染病防控制度、特殊学生群体制度和学生校服管理制度等版块的内容。
五.学校教学管理制度(115篇)
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教学量化考核制度、教科研工作制度、教研组工作制度、校本研修工作制度、教师培训工作制度、集体备课工作制度、区域联盟工作制度、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和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等版块的内容。
六、学校群团管理制度(18篇)
包括学校工会工作制度、妇委会工作制度、教代会工作制度、共青团工作制度、少先队工作制度和关工委工作制度等版块的内容。
七.学校安全管理制度(87篇)
包括: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反恐防爆安全制度、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校园校舍安全制度、校园安全保卫制度和校车安全管理制度等版块的内容。
八.学校后勤管理制度(47篇)
包括:学校后勤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和门卫管理制度等版块的内容
九.学校功能室管理制度(14篇)
包括:学校功能室、实验室、劳技室、信息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图书室等管理制度或安全制度。
十、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工作制度(58篇)
包括:学校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卫生室管理制度等。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惊艳!是不是很期待!
真的是:
一套规章制度、半部学校档案
一朝拥有、从此无忧!
来源:学校工作材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