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天下午,赵山河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请问您是赵山河先生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客气。“我们这里有个科技展,想请您来做嘉宾。”“我一个门卫,去什么科技展?”赵山河笑了。“有位老战友想见您。”
文:清希有话说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那天下午,赵山河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请问您是赵山河先生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客气。“我们这里有个科技展,想请您来做嘉宾。”“我一个门卫,去什么科技展?”赵山河笑了。“有位老战友想见您。”
“谁?”
“您到了就知道了。”
电话挂断后,赵山河盯着手机发愣。二十五年了,还会有人记得他这个老班长?
01
1992年的秋天,赵山河记得很清楚。那时他二十四岁,在某边防连队当班长,手下带着十几个新兵。其中有个叫林志刚的小伙子,个头不高,皮肤黑黑的,一张口就是南方口音。
林志刚文化程度不高,初中都没读完就来当兵了。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数学加起来还不到八十分。其他新兵都在暗地里笑话他,说这样的人还想考军校,简直是白日做梦。
赵山河没有笑。他把林志刚叫到一边,问:“你真想考军校?”
“想。”林志刚点头,眼神很认真。
“那就别怕吃苦。”
从那天开始,赵山河每天晚上熄灯后,都会在值班室点一盏台灯,给林志刚补课。语文从拼音学起,数学从加减乘除教起。有时候林志刚实在听不懂,急得直冒汗,赵山河就一遍遍地重复,直到他明白为止。
连队的其他人都说赵山河傻,浪费时间在一个不可能考上军校的人身上。连长也曾经暗示过他,说资源有限,应该重点培养那些有希望的苗子。
但赵山河坚持下来了。他用自己的津贴给林志刚买教辅书,用休息时间给他制定学习计划。有一次林志刚发烧,赵山河守了他一夜,第二天还照常给他补课。
那年冬天特别冷,值班室的暖气不太好使。赵山河就烧炭盆取暖,两个人围在炭盆边上,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林志刚的手冻得通红,写字都握不稳笔,赵山河就让他先暖暖手,再继续写。
春天来的时候,林志刚的成绩已经能排到连队中游了。赵山河知道,这孩子有希望。
军校招生考试的前一个月,林志刚突然找到赵山河,说不想考了。
“为什么?”赵山河问。
“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行。”林志刚低着头,“万一考不上,班长你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就白费了。”
赵山河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教你这么久,不是为了让你考上军校给我长脸。我是觉得你这个人,不应该埋没在这里。”
考试那天,赵山河亲自送林志刚到考场门口。林志刚紧张得手心出汗,赵山河递给他一张纸条:“想不起来的时候,就看看这个。”
纸条上写着一句话:你是个好兵,无论结果如何。
两个月后,录取通知书下来了。林志刚考上了某军事技术学院。消息传来的那天晚上,连队里的人都围着林志刚转,但林志刚只是抱着赵山河,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临走前一天,林志刚找到赵山河,说:“班长,我迟早让你看看,你没看错人。”
“好好学习就行了。”赵山河说,“以后有出息了,别忘了当年在这里学到的东西。”
林志刚走的那天,赵山河没有去送。他在营房里整理内务,听到汽车发动的声音,知道那孩子走了。
02
2017年的赵山河,已经四十九岁了。他退伍后换过几份工作,最后在市区一个电子市场当门卫。工资不高,但够他一个人花销。
赵山河住在市场附近的一间出租屋里,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墙上贴着几张老照片,都是部队时期的。其中有一张是1992年的班级合影,他站在后排中央,林志刚就在他旁边。
每天下班后,赵山河会坐在床边看这些照片。不是怀念过去,只是觉得那段时光很真实。现在的生活太平淡了,平淡得像一杯白开水。
赵山河有个儿子,前几年出国读书去了。孩子很少给他打电话,偶尔发个微信,也就是报个平安。赵山河知道,儿子嫌他没本事,在同学面前说不出口。
市场里的其他同事都知道赵山河当过兵,但没人把这当回事。大家私下里说,老赵这人太老实,脑子转不过弯,要不然也不会混到这个地步。
有个年轻的保安叫小李,平时跟赵山河关系还可以。小李有时候会问他当兵的事,赵山河就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小李听了总是说:“赵叔,你们那时候的人真简单。现在谁还会为了别人那么拼命?”
赵山河不接这话。他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看问题太功利,但他也不想说教。
有一次,小李看到赵山河在看老照片,指着林志刚问:“这个人现在怎么样了?”
“不知道。”赵山河说,“很多年没联系了。”
“你有他微信吗?加一下,说不定人家现在发达了,还能帮帮你。”
赵山河摇摇头:“不用。”
“为什么?当年你帮了他那么大忙,现在找他帮个小忙有什么不对?”
“那不一样。”
赵山河说不清楚哪里不一样,但他就是不愿意去找林志刚。也许是因为自尊心,也许是因为他觉得当年的那种纯粹,不应该被现在的现实污染。
小李不理解,但也不再劝。他觉得赵山河这人太迂腐,活该混得不好。
市场里还有个老保安叫王师傅,五十多岁,干这行已经十几年了。王师傅经常跟赵山河开玩笑:“老赵,你那些当兵的弟兄,现在肯定都忘了你是谁。别老看那些破照片了,人要向前看。”
赵山河总是笑笑:“记不记得我无所谓,起码那时我没放弃他。”
王师傅摇头:“你这人就是太实在。现在这个社会,实在人吃亏。”
赵山河不争辩。他知道自己确实不够聪明,也不够圆滑,但他不后悔当年在部队做的那些事。那是他人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光,也是他觉得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
每天晚上,赵山河都会准时关掉市场的大门,然后走回出租屋。路上会经过一家书店,他有时候会进去翻翻军事杂志。看到一些新式装备的介绍,他会想起当年在部队学到的那些理论知识。时代变了,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但基本的道理还是相通的。
有时候遇到买书的年轻人,赵山河会忍不住多看几眼。他总觉得这些孩子身上缺少一种东西,虽然他说不清楚是什么。
回到家后,赵山河会简单吃点东西,然后看看新闻。电视里经常播放一些科技发展的新闻,特别是军工科技方面的。每次看到这些,赵山河都会想起林志刚。那孩子学的是技术专业,现在应该在这个领域里工作吧。
但想归想,赵山河从来没有主动去打听林志刚的消息。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既然当年分别了,就应该各自安好。
03
2017年11月的一个下午,赵山河正在门卫室里打盹,手机突然响了。
“请问您是赵山河先生吗?”电话那头是个女声,听起来很年轻,也很客气。
“我是。”赵山河有些纳闷,很少有人给他打正式的电话。
“您好,我是市科技发展促进会的工作人员。下周我们有个军工科技展览,想邀请您来做嘉宾。”
赵山河愣了一下:“你是不是打错了?我就是个门卫,去什么科技展?”
“没有打错。我们了解到您曾经在部队服役,并且在军事技术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这次展览需要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人士参与。”
“我没有什么技术经验。”赵山河如实说道。
“没关系,主要是想请您来分享一些当年的经历。而且...”女声停顿了一下,“有位老战友想见您。”
赵山河的心跳快了一拍:“谁?”
“您到了就知道了。时间是下周六上午九点,地址我稍后发短信给您。交通费我们报销,还有一定的出席费。”
电话挂断后,赵山河盯着手机发愣。二十五年了,还会有人记得他这个老班长?会是谁呢?林志刚?还是别的战友?
短信很快就来了,地址是市会展中心。赵山河对那个地方有些印象,是新建的,据说很高档。
接下来的几天,赵山河一直在想这件事。他问过小李,要不要去,小李说肯定要去:“万一真是什么大人物呢?说不定能改变你的命运。”
王师傅的态度比较谨慎:“小心是骗子。现在骗子手段多着呢,专门找你们这种老实人下手。”
赵山河也有些担心,但最终还是决定去看看。不管是谁想见他,起码说明有人还记得他。
周六那天,赵山河起得很早。他翻出压在箱底的西装,是几年前儿子结婚时买的,只穿过一次。衣服有些不合身了,但还算整齐。
到了会展中心,赵山河发现这里确实很气派。大厅里人来人往,都是穿着正装的商务人士。他有些不自在,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在前台报了名字后,一个年轻的女孩过来接待他。女孩穿着职业套装,很有礼貌:“赵先生,您好。请跟我来。”
女孩带着赵山河穿过展厅,里面陈列着各种军工设备的模型和介绍。赵山河认出了一些,但大部分都是他没见过的新式装备。
“这些都是我们国家最新的技术成果。”女孩边走边介绍,“您当年在部队,应该对这些比较感兴趣吧?”
赵山河点点头,但没有多说什么。他的注意力都在想着一会儿会见到谁。
女孩带着他来到展厅深处的一个独立区域。这里相对安静一些,装修也更加精致。区域的入口挂着一个牌子:特邀嘉宾接待区。
“请您在这里稍等一下。”女孩指着一个沙发说,“马上就有人来接您。”
赵山河坐下来,环顾四周。墙上挂着一些照片,都是军工企业的介绍。其中有一张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是某国防科技集团的标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致敬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军人。
看着这行字,赵山河想起了当年在部队的日子。那时候大家都很单纯,为了国家,为了理想,什么都愿意付出。现在回想起来,那种纯粹的信念,确实很珍贵。
“赵先生?”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过来,穿着深色西装,看起来很有威严。“我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姓陈。”
赵山河站起来握手:“你好。”
“您的老战友已经在里面等您了。”陈先生指着后面的一扇门,“不过在进去之前,我想先问您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您还记得1992年,您在部队带过一个叫林志刚的兵吗?”
赵山河的心跳加速了:“记得。”
陈先生笑了:“那就对了。请跟我来。”
04
陈先生推开门,里面是一个更大的会议室。房间布置得很庄重,长桌两边坐着十几个人,都穿着正装,看起来像是公司的高管。
赵山河有些紧张,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他跟着陈先生走到桌子前面,发现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照片:正是1992年的班级合影,他站在林志刚身边的那张。
“这...”赵山河刚要说话,会议室另一端的门突然打开了。
一排西装革履的人站成两列,像是在迎接什么重要人物。然后,一个中年男子缓缓走了进来。
男子大约四十多岁,头发有些花白,但精神很好。他穿着深蓝色的西装,走路的姿势很挺拔,一看就是长期受过训练的人。
赵山河盯着这个人的脸,觉得很熟悉,但又有些陌生。男子走到他面前,停下脚步,然后突然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赵班长,林志刚报到。”
赵山河愣住了。眼前这个成功人士,真的是当年那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小兵?
林志刚放下手,但仍然保持着立正的姿势:“二十五年了,您还认得我吗?”
赵山河想说话,但喉咙有些发紧。他仔细看着林志刚的脸,终于在那双眼睛里找到了当年的影子。
“是你。”赵山河的声音有些沙哑。
林志刚笑了,那笑容和二十五年前一模一样:“是我。”
两个人就这样看着对方,都没有再说话。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都静静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林志刚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双手递给赵山河:“班长,今天我向您递交一份调令。”
赵山河接过文件,看到上面盖着红色的公章,顿时惊讶不已——
文件的标题是:聘任书。
内容很简单:聘请赵山河同志为国防科技顾问,高级讲席专家,年薪八十万元。
赵山河看着这份文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
“您当年把我从泥里拽出来,”林志刚的声音很平静,但很坚定,“今天轮到我把您从命运的角落请回来。”
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所有人都在鼓掌。赵山河站在那里,手里拿着聘任书,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您是认真的?”赵山河问。
“我从来没有开过玩笑。”林志刚说,“特别是对您。”
陈先生走过来,向赵山河介绍:“这位是林志刚先生,国防科技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们这次展览的主要赞助商。”
赵山河转头看着林志刚:“你现在...”
“混得还可以。”林志刚笑了笑,“主要是没有忘记您教给我的东西。”
“我能教给你什么?”
“很多。”林志刚指着墙上的照片,“您教会我不能放弃,教会我要对得起别人的信任,教会我做人要有底线。这些东西,在商场上比任何技术都重要。”
会议室里的人开始散去,只剩下赵山河和林志刚两个人。
“为什么?”赵山河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我答应过您,要让您看看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林志刚坐下来,“这些年我一直在找您,但您搬家太多次了,很难联系上。”
“你一直在找我?”
“是的。从我毕业分配工作开始,我就想着要报答您。但我知道,如果我当时去找您,您肯定不会要我的钱。所以我等,等到我有能力给您一个真正的机会。”
赵山河看着手里的聘任书:“这个顾问,具体要做什么?”
“培训新人,传授经验,偶尔参加一些技术论证。”林志刚说,“主要是让年轻人知道,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
“我能胜任吗?”
“您能把我这样的人教出来,还有什么人教不出来?”
05
第二天,林志刚带着赵山河参观了公司的总部。这是一栋现代化的大楼,里面工作着上千名技术人员。
“这些都是您的同事。”林志刚介绍说,“公司里有很多退役军人,也有很多像我当年一样的年轻人。”
赵山河跟着林志刚走过一个个办公室,看到年轻人们埋头工作的样子,想起了当年在部队的情景。
“这里有个地方,我特别想让您看看。”林志刚带着他来到一间办公室门前。
门上挂着一个牌子:赵山河顾问办公室。
推开门,赵山河发现里面布置得很用心。办公桌、书柜、沙发,一应俱全。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一面展示墙。
展示墙上挂满了老照片、复刻的手写笔记,还有一些已经发黄的试卷。赵山河走近一看,认出了那些都是当年他给林志刚辅导时的材料。
“你怎么还保留着这些?”赵山河问。
“我去军校的时候,把这些都带走了。”林志刚说,“每次遇到困难,我就看看这些东西,提醒自己不能放弃。”
在展示墙的正中央,放着那张纸条:你是个好兵,无论结果如何。
“这张纸条,我看了二十五年。”林志刚说,“每次想要走捷径的时候,每次想要违背原则的时候,我就看看这句话。”
赵山河伸手摸着那张已经有些模糊的纸条,心情很复杂。
“我还有个东西给您看。”林志刚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这是我这些年的工作记录。每次做重要决定,我都会想:如果是赵班长,他会怎么做?”
翻开册子,赵山河看到里面记录着林志刚这些年的各种经历:从军校毕业,分配到研究所,后来辞职创业,一步步建立起这家公司。每一个重要的节点,林志刚都写下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您看这里。”林志刚指着其中一页,“2005年,有个合作伙伴想让我做假账避税。我犹豫了很久,最后想起您说过,做人要有底线。我拒绝了,结果那个合作伙伴很生气,终止了合作。”
“后来呢?”
“后来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那个合作伙伴几年后因为税务问题被调查,公司倒闭了。”
册子里还记录着很多类似的事情。赵山河看着这些文字,觉得很惊讶。他没想到自己当年的一些话,能对一个人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其实我这些年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林志刚坐下来,“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赚钱算成功吗?出名算成功吗?”
“你觉得呢?”
“我觉得,成功就是能够帮助别人成功。”林志刚看着窗外,“您当年帮助我考上军校,改变了我的命运。现在我有能力了,也应该去帮助别人。”
林志刚指着桌上的另一份文件:“这是'班长奖学金'的设立方案。专门资助退役军人的子女学习理工科。”
赵山河拿起文件看了看,发现这个奖学金的资金规模很大,足够帮助很多人。
“为什么叫班长奖学金?”
“因为每个班长都像您一样,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士兵。”林志刚说,“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得到这样的帮助。”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会儿。赵山河走到窗前,看着楼下来往的人群。这个城市很大,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他想起了这些年在电子市场当门卫的日子,那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
“我真的能胜任这个工作吗?”赵山河问。
“您知道我为什么能有今天吗?”林志刚站起来,“不是因为我有多聪明,而是因为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判断力,是您教给我的。”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对,就是这种态度。”林志刚笑了,“现在的年轻人太聪明了,但有时候缺少这种朴素的判断力。他们需要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06
一个月后,赵山河正式开始了顾问的工作。他的第一个任务,是给公司的新员工培训班讲课。
那天上午,赵山河站在讲台前,看着台下五十多个年轻人。他们大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朝气蓬勃,但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急躁。
“大家好,我是赵山河。”赵山河的开场白很简单,“今天我不讲技术,只讲一个故事。”
台下有些骚动,显然大家没想到会听故事。
“1992年,我在边防部队当班长。”赵山河开始讲述,“手下有个兵叫林志刚,文化程度很低,想考军校。所有人都觉得他不可能成功,但我没有放弃他。”
赵山河讲得很平静,没有煽情,也没有说教。他只是把当年的经历如实叙述出来,包括每天晚上的补课,包括林志刚的困惑和坚持。
“最后,他考上了军校。”赵山河说,“但这不是故事的结尾。”
台下的年轻人都在认真听着,刚才的急躁情绪消失了。
“二十五年后,他找到了我。”赵山河指着坐在台下第一排的林志刚,“他就是你们的老板。”
台下一片惊讶的声音。很多人都知道老板是军校出身,但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经历。
“他给了我一个新的工作,让我来这里和大家分享经验。”赵山河顿了一下,“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结果,而是这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赵山河看着台下的年轻人,“我学到了,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的潜力。不要因为一个人暂时落后,就认为他永远不行。”
“林志刚当年的基础很差,但他有一样东西比别人强:他不怕吃苦,不轻易放弃。这种品质,比聪明更重要。”
台下有人举手:“赵老师,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缺少什么?”
赵山河想了想:“缺少耐心。现在的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想快速成功。但有些东西是急不来的,需要慢慢积累。”
另一个人问:“如果遇到很笨的同事,应该怎么办?”
“帮助他。”赵山河的回答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还没有发现而已。你的职责不是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而是让团队变得更强。”
课程结束后,很多年轻人围着赵山河问问题。有人问技术方面的,有人问人生规划的,也有人问当兵的经历。赵山河都耐心回答,就像当年给林志刚答疑一样。
林志刚站在后面,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想起了当年在部队的夜晚,赵山河就是这样一遍遍地给他解释难题。
“感觉怎么样?”林志刚走过来问。
“很好。”赵山河说,“这些孩子都很聪明,就是需要有人提醒他们一些基本的道理。”
“您愿意继续做下去吗?”
“愿意。”赵山河点头,“这比当门卫有意思多了。”
几个月后,赵山河在公司里已经小有名气。员工们都喜欢找他聊天,不只是工作上的问题,还有生活上的困惑。赵山河总是很耐心,从来不会敷衍了事。
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因为项目失败而沮丧,跑来找赵山河。
“我觉得自己太笨了,什么都做不好。”年轻人很沮丧。
“你知道林总当年考军校的时候,数学考了多少分吗?”赵山河问。
“多少?”
“二十三分。”
年轻人瞪大了眼睛:“真的?”
“真的。但他没有放弃,我也没有放弃他。”赵山河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就不再尝试。”
公司里还有几个退役军人,他们和赵山河特别亲近。有时候下班后,大家会聚在一起聊天,回忆当年在部队的生活。
“老班长,您真是我们的偶像。”一个退役的中士说,“当了这么多年兵,还能有这样的机遇,太让人羡慕了。”
“这不是机遇。”赵山河摇头,“这是因果。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记着你的好。”
年底的时候,公司举行年会。林志刚邀请赵山河做总结发言。
赵山河站在台上,看着台下几百名员工,想起了当年在连队讲话的情景。
“今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赵山河开始说,“不是技术方面的,而是关于人的。”
“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有理想,都想成功,都希望得到认可。”
“不同的是环境。现在的环境更复杂,诱惑更多,所以更容易迷失方向。”
“我希望大家记住一点:无论技术怎么发展,无论社会怎么变化,做人的基本道理是不会变的。诚实、勤奋、团结、互助,这些品质永远不会过时。”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赵山河的声音有些激动,“不要放弃任何一个人,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每个人都有可能创造奇迹,关键是要有人相信,有人坚持。”
说完这句话,赵山河向台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台下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齐刷刷地回敬军礼。包括那些没有当过兵的年轻人,也学着样子举起了右手。
那一刻,赵山河想起了25年前的那个晚上,林志刚抱着录取通知书哭的情景。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
散会后,林志刚找到赵山河:“班长,有个事我想和您商量。”
“什么事?”
“我想在公司门口立一块石头,刻上一句话。”
“什么话?”
“不放弃每一个士兵。”
赵山河笑了:“这不是我说的话,是我们那个时代所有班长都在做的事。”
“对,所以更有意义。”林志刚说,“我希望每个来这里工作的人,都能看到这句话,想起自己的责任。”
一个月后,那块石头立起来了。上面刻着:不放弃每一个士兵。
落款是:赵山河顾问题。
从那以后,赵山河每天上班都会看到这块石头。每次看到,他都会想起当年在部队的日子,想起那些纯真的年轻人,想起自己最初的信念。
他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的。就像那份师生情,那份战友情,还有那种对理想的坚持。
赵山河觉得,这就够了。
来源: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