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指标标准与安全建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10:20 1

摘要:人工游泳池作为公共场所,其水质卫生直接关系到游泳者的健康安全。根据《GB 37488-2019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游泳池水质管理需综合考量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副产物等三大类参数。这些公共场所人工游泳池水质指标卫生要求标准不仅规定了常规项目的限

人工游泳池作为公共场所,其水质卫生直接关系到游泳者的健康安全。根据《GB 37488-2019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游泳池水质管理需综合考量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消毒副产物等三大类参数。这些公共场所人工游泳池水质指标卫生要求标准不仅规定了常规项目的限值范围,还针对不同消毒方式设定了差异化要求,需要通过专业检测设备实现动态监控。

公共场所人工游泳池关键水质指标的技术解析:

1、消毒剂相关参数

消毒剂相关参数构成水质管理的核心。采用氯消毒时,游离性余氯需维持在0.3-1.0mg/L的微妙区间——低于0.3mg/L无法有效杀菌,超过1.0mg/L则刺激游泳者黏膜。浸脚池因需快速杀灭脚部病原体,其游离氯浓度要求5-10mg/L,是池水的10倍以上。使用臭氧辅助消毒时,水面20cm处的臭氧浓度不得超过0.2mg/m³,这一数值仅为职业接触限值的1/10,确保游泳者呼吸安全。

2、水质平衡指标

水质平衡指标影响消毒效果和舒适度。pH值7.0-7.8的范围设计基于双重考量:保证氯消毒效率最大化(pH>7.8时次氯酸占比下降50%),同时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氧化还原电位(ORP)≥650mV的要求,是从电子转移层面确保水体持续消毒能力。某市疾控中心研究显示,ORP值每提高100mV,细菌杀灭时间可缩短60%。

3、卫生学指标

卫生学指标直接反映污染程度。尿素≤3.5mg/L的标准源自人体代谢物累积测算,超过此值表明池水更新不足。菌落总数≤200CFU/mL与大肠菌群不得检出的要求,较饮用水标准更为严格。氰尿酸≤50mg/L的限定,则是针对含氯稳定剂类消毒剂的特殊规定,其浓度过高会产生"氯锁定"效应,降低消毒效率。

卫生部门检查通常关注三个重点:

连续监测记录完整性(至少保存6个月)

浸脚池换水频率(每4小时强制更换)

消毒剂投加系统有效性验证

运营单位应建立三级响应机制:

★初级预警(余氯低于0.3mg/L):自动启动补氯装置

★中级警报(尿素超过2mg/L):触发25%水量置换

★紧急处置(大肠菌群检出):立即闭池并进行超级氯化处理

为了确保游泳池水质符合上述卫生要求,赢润集团研发生产的ERUN-SZ-M620在线式人工泳池水质分析仪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工具。该设备集成了先进传感器技术与智能算法,能够实时、准确地测量泳池中的多项水质指标,包括pH值、余氯、浑浊度、氧化还原电位等。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该设备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确保游泳者的健康与安全。

公共场所人工游泳池水质指标卫生要求涉及多个方面,从浑浊度到余氯浓度,再到微生物污染程度,每一项指标都直接关系到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可以确保游泳池水质始终符合国家标准,为游泳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游泳环境。

来源:赢润环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