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2025 年 2 月 27 日,美国政府宣布,自 3 月 4 日起,对所有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额外加收 10% 的关税。4 月 3 日,美国政府再度宣布对其全球贸易伙伴征收 “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大陆征收的关税税率为 34%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2025 年 2 月 27 日,美国政府宣布,自 3 月 4 日起,对所有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额外加收 10% 的关税。4 月 3 日,美国政府再度宣布对其全球贸易伙伴征收 “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大陆征收的关税税率为 34%,对越南、泰国、印度征收的关税税率分别为 46%、36%、26%。
综合来看,目前美国已将中国大陆商品的实际关税税率提升至 54%,超出此前分析师预期。同时,美国将于 5 月 2 日终止 800 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在如此重压之下,产业链哪些部分将遭受重创,哪些又能安然无恙?本文将对此进行梳理。
美国关税政策发布后,科技行业众多目光首要聚焦于苹果供应链,该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似乎 “难以幸免”。据投行摩根士丹利测算,对华加征关税将使苹果公司每年增加约 85 亿美元成本。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若苹果公司将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iPhone 16 Pro Max 在美零售价将从当前的 1599 美元涨至 2300 美元(约合 16750 元人民币),涨幅近 44%。
相关新闻显示,美国消费者纷纷表示,不会花 2300 美元购买一部手机,自己现有的手机还能使用多年。
由此来看,美国关税似乎会对苹果供应链以及 iPhone 等产品造成巨大冲击。此前,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谈及美国关税对 iPhone 的影响时指出,若 iPhone 完全不加价,苹果公司毛利率可能下降 8.5%-9%。因此,苹果公司可能采取相关措施,包括对价格不敏感的高端产品涨价;向中国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低零部件价格以分摊成本;与运营商合作提高补贴、减少换购折扣,间接转嫁成本。
然而,目前市场出现新观点,即苹果公司的供应链,至少 iPhone 供应链有望获得关税豁免权。当地时间 4 月 3 日,美国白宫官网公布一份长达 22 页、包含近千种产品的关税豁免清单,其中涵盖能源产品、多种矿产、能源和制造业使用的化学品,以及钢铁、铝、铜金属等。清单还提到,美国成分占海关价值 20% 以上的产品可豁免关税。
行业人士认为,关税豁免政策出台将使英伟达和苹果供应链免受关税影响。以 iPhone 为例,参考 TD Cowen 价值量拆分,制造一部 256GB 的 iPhone 16 Pro Max 手机,包括零部件、产品组装及包装等,整个物料成本为 485 美元,其中 SOC + 射频 + 电源芯片等合计 134 美元,占硬件 BOM 比例 27.6%,占售价比例 11.2%。当然,中国供应链提供屏幕、组装、电池、线缆、连接件、边框等组件,这些组件价格超 160 美元,约占 485 美元成本的 33%。依据这份数据,若苹果按物料价格或略高于物料价格报关,iPhone 售价有望维持原有水平。
如此一来,国内苹果供应链可稍感安心。根据苹果公司公布的 2023 财年年度供应链名单,从工厂分布来看,中国大陆工厂有 155 座,位居首位;中国台湾工厂 49 座,排第二;日本 41 座,位列第三。在东南亚,越南有 32 座,泰国和新加坡各 23 座,马来西亚 18 座,菲律宾 16 座;此外,美国和印度分别有 25 座和 13 座。在大陆有众多果链代表性公司,例如立讯精密,专注于连接器及消费电子产品组装,为苹果提供无线充电、声学、天线、无线耳机等多款产品的零件和组装服务;蓝思科技,作为手机后玻璃盖板制造专家,是苹果玻璃后盖的主要供应商,不断创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赛腾股份,是提供苹果终端产品组装设备的专业供应商,其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设备,如气密性检测设备、无线二级组装设备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业内人士称,按价值量分析,美国公司芯片在产品中价值量占比高的产业都可能获得额外豁免权。除 iPhone 外,另外两大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搭载英伟达算力芯片的服务器以及光模块。
综合多份分析报告,英伟达芯片价值量占比颇高。以英伟达 DGX 系列服务器为例,其核心组件按价值量由高到低依次为 GPU、DRAM、SSD/HDD、CPU、网卡、PCB、板内互联 / 接口芯片和散热模组等,其中 GPU 价值量占比高于 50%,部分甚至高于 80%。中原证券研究所曾在研报中指出,在最昂贵的机器学习型服务器中,英伟达芯片成本占比超 80%。综合这些数据,训练型服务器中,GPU 成本通常占 50%-70%,推理型服务器中占 30%-50%。而根据 TrendForce 数据,2024 年搭载 GPU 的 AI 服务器占整体 AI 服务器的 71%,英伟达在 GPU 市场份额高达 90%,因此美国 AI 基础设施预计不会受关税影响。
另一个美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类型是光模块。光模块作为光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主要功能是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相互转换,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电信网络及 AI 算力基础设施。光模块架构可分为光学组件和电子芯片两大部分,其中光学组件主要包括光发射组件(TOSA)、光接收组件(ROSA)、波分复用器(WDM)、隔离器、透镜等;电子芯片包括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SerDes(串行器 / 解串器)、驱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美国博通是光模块核心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其产品覆盖 DSP、SerDes、驱动芯片等关键领域。机构预测,在 800G 和 1.6T 光模块中,博通芯片(DSP + 驱动芯片 + 部分 SerDes)价值量占比约 25%-30%,若包含硅光调制器等其他组件,总占比可达 35% 以上,因此光模块也有望获得豁免。
除了这些高端科技产品,部分原材料也直接被豁免,比如石墨。根据 2025 年 4 月 5 日白宫发布的 22 页豁免清单,石墨被列入不受 34% 对等关税影响的矿物类目。美国约 80% 的稀土和石墨依赖中国进口,而石墨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负极材料的核心原料,其供应链稳定性对美国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此外,石墨用途广泛且重要,在半导体、航空等众多科技类产业中,石墨都是重要原材料,美国已将石墨列为 “关键矿物清单”。
当然,有豁免就有受影响的。例如,基于成熟制程的国产芯片,这类产品美国技术含量极低,将直接受 54% 关税影响;其次是汽车,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 25% 关税的政策已于 3 日正式执行,针对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 5 月 3 日生效;再者是光伏,美国本土企业 SunPower 因竞争力不足破产,中国企业凭借技术优势领跑全球市场,但这也意味着光伏产品美国技术含量不高。此外,食品、农产品等也会受到影响。
美国关税政策短期内保护了部分本土产业(如钢铁、农业),但长期来看,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割裂、通胀高企,并削弱其科技与制造业竞争力。当然,从当前情况看,美国关税政策变动频繁,会根据国内情况随时调整,苹果供应链、英伟达供应链和光模块等产业预计将获得豁免。最终政策落地情况如何,目前难以预判。
来源:核芯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