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副总统的“乡巴佬”言论撞上中国的高铁时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8 09:21 1

摘要:美国副总统万斯最近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用了一个让全球网友瞠目结舌的词——“中国乡巴佬”(Chinese peasants)。这个词在美式英语里带有浓烈的贬义,近乎于“土包子”“乡下人”的蔑称。更讽刺的是,这位副总统自己出身贫寒,却在谈论中国时摆出一副居高临下

美国副总统万斯最近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用了一个让全球网友瞠目结舌的词——“中国乡巴佬”(Chinese peasants)。这个词在美式英语里带有浓烈的贬义,近乎于“土包子”“乡下人”的蔑称。更讽刺的是,这位副总统自己出身贫寒,却在谈论中国时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仿佛还活在19世纪的殖民叙事里。

万斯的逻辑很简单:美国借“中国乡巴佬”的钱,买“中国乡巴佬”造的东西,所以全球化对美国不公平。但问题在于,2025年的中国早已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个“落后国家”——全球最长的高铁网络、最普及的移动支付、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世界级的科技企业,这些成就让“乡巴佬”这个词显得格外滑稽。有美国网友直接嘲讽:“他口中的‘乡巴佬’享受着比美国更便捷的公共交通、更低的犯罪率和更实惠的医疗体系,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落后’?”

万斯的言论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不仅因为用词粗鄙,更因为它暴露了美国部分政客的认知失调。他们一边依赖中国的供应链维持本国经济运转,一边又试图用“乡巴佬”这样的标签来贬低中国,仿佛这样就能掩盖美国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但现实是,中国早已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创新中心”,而美国却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回音壁里越陷越深。

更耐人寻味的是,万斯的“乡巴佬”论调并非孤例,而是特朗普政府对华强硬姿态的延续。就在几天前,特朗普还威胁要对华加征50%关税,试图用经济胁迫让中国屈服。但历史证明,这种傲慢的策略从未奏效——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而迅速,从稀土管制到不可靠实体清单,每一步都让美国的制裁大棒显得苍白无力。

万斯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不仅中国网友愤怒,连美国网友也看不下去。有人调侃:“建议万斯坐一次中国高铁,看看‘乡巴佬’是怎么用350公里的时速打脸他的偏见。”更有人翻出历史,指出中国文明比美国早几千年,而美国建国不过两百多年,到底谁更有资格嘲笑谁?

这场舆论风波背后,是一个更深刻的时代转折——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正在崩塌。当美国政客还在用“乡巴佬”这样的殖民遗老词汇时,中国早已用科技、基建和全球影响力重新定义了“现代化”的标准。万斯的失言,恰恰证明了一些美国精英对世界变化的无知,他们宁愿沉浸在“美国例外论”的幻梦里,也不愿正视一个多极化世界的崛起。

或许,万斯真正该担心的不是“中国乡巴佬”,而是美国自己的未来——当中国年轻人熟练使用AI、量子计算和新能源技术时,美国的部分政客却还在用19世纪的词汇思考21世纪的竞争。这种认知代差,恐怕比任何贸易逆差都更难弥补。

来源:鹏程十万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