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王国和吐蕃邦交破裂后,碉门、黎州、雅州之间立刻成了战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07:22 2

摘要: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吐蕃的兴衰与唐朝边境的局势紧密相连。吐蕃曾经强盛一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占据北方广袤土地。然而,到了九世纪初期,也就是唐王朝十四任帝李纯在位的时候,吐蕃却放弃了北方的优势,全力往南发展。这是因为四川盆地西部各蛮夷部落居住的地方,有着重重高山

维州风云:历史纠葛中的是非之辩

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吐蕃的兴衰与唐朝边境的局势紧密相连。吐蕃曾经强盛一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占据北方广袤土地。然而,到了九世纪初期,也就是唐王朝十四任帝李纯在位的时候,吐蕃却放弃了北方的优势,全力往南发展。这是因为四川盆地西部各蛮夷部落居住的地方,有着重重高山和条条深谷,地势极为险要,而且土地肥沃。吐蕃便把这里当作军事基地,就像狐狸野兔找到了安全的洞穴一样。可谁能想到,从那之后,吐蕃的国势竟渐渐衰败了。

在吐蕃衰败的过程中,沙陀部落(位于山西省北部)、黠戛斯汗国(在西伯利亚萨彦岭以北)以及回鹘部落,先后侵入吐蕃曾经的领土。就拿韦皋在西川(四川盆地西部)打胜仗这件事来说,当时十二任帝李适派韦皋进攻吐蕃,以此牵制入侵河曲的吐蕃军,结果这一战胜利后,陇右(青海省)的灾祸马上就平息了。还有南诏王国(在云南省),它和吐蕃邦交破裂后,碉门(四川省荥经县西北)、黎州(四川省汉源县)、雅州(四川省雅安市)之间立刻成了重要防线。如果唐朝能掌控这里,就如同扼住了吐蕃的咽喉,还能瓦解吐蕃的附属部落,不用费多大的力气就能建立大功。从战略上看,西方可以收复岷州(甘肃省岷县)、洮州(甘肃省临潭县);南方能够控制南诏王国;北方又能抵御黠戛斯汗国和回鹘汗国向东侵扰。所以说,维州收复之后,唐朝在西边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对吐蕃来讲,这绝对是致命的要害,怎么能说收复维州对局势没影响呢?

说到蛮夷,他们要是聚集在一起,肯定会侵犯唐朝;但要是分散到各个地方,力量没办法集中,对唐朝的态度自然就会谦卑,这是必然的道理。

唐朝拒绝蛮夷归降,反而加强了他们的团结。就像尚婢婢说的:“等到我国没有了君主,就投奔唐朝。”

然而,论恐热历经多次战争,始终不投奔唐朝,正是害怕像悉怛谋那样的惨剧再次发生,他心里清楚唐朝不值得信赖。把这样的结局当作是讲诚信,这是想骗谁呢?更关键的是,牛僧孺难道真的是为了坚持诚信,去号召远方蛮夷?又或是为了观察国际形势、追求和平吗?其实不过是因为这是李德裕的功劳,他一心想要破坏罢了。这种卑鄙小人怀着私人怨恨,国家的安全、汉人与蛮夷之间的区别,在他心里都比不上那想要恫吓刁难的邪恶念头。唐王朝十七任帝文宗李昂没有醒悟过来,批准了牛僧孺的建议,等后悔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可司马光竟然马上赞美说:“牛僧孺所坚持的是正义!”要是真这样,那姬旦(周王朝周公)吞并蛮夷,孔丘创作《春秋》,都得变成违反正义的事,司马光才会满意吧。

对于这件事,岑仲勉也有话说。维州事件中,司马光为了掩饰自己对外退缩的错误立场,拾起牛僧孺的观点,振振有词地提出“正义”和“私利”的区别。牛僧孺的理由,王夫之已经详细地进行了驳斥和指正,可司马光的理由,直到 1932 年,都还没引起史学家的足够注意。司马光的言论,对世道人心有着极大的伤害,实在不能不深入分析。维州本来就是唐朝失去的土地,唐朝收留主动归降的军民,这对“正义”能有什么损害呢?这是第一点说不通的地方。从陇右(青海省东部)一直到安西(新疆库车市)、北庭(新疆吉木萨尔县),在八世纪 40 年代之后,全部被吐蕃占领,而维州主动回归唐朝,就好比邻居以前偷了我们几十只羊,现在只是有一只羊跑回来了,司马光却把它比作邻居的牛闯进我们家门,这简直是忘本;这是第二点说不通的。维州投降的军民有三百多人,他们的父亲、祖父原本都属于唐朝,现在却把他们押送到吐蕃,任由吐蕃随意屠杀,让人愤怒至极,司马光却觉得他们的死不值得同情,这是轻视同胞,不分敌我;这是第三点说不通的。唐朝和吐蕃一共四次结盟,其中平凉之劫,更是唐朝的耻辱。更何况在维州投降

来源:茶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