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昆明一万年

B站影视 2024-12-30 14:31 3

摘要:170万年前,距昆明不远的元谋居住着“元谋猿人”。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都表明,元谋人的后裔随着采集、渔猎等生存活动的开展,以某种群体组织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迁移。

空中俯瞰昆明市中心的金马碧鸡坊 摄影/江文耀


旅居昆明一万年,意思是古往今来,大家都服昆明,不要说旅居,定居也不在话下,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爱昆明一万年。

当然,“一万年”是一个梗。创造这个梗的周星驰曾旅居昆明,当年,他携《美人鱼》剧组来到昆明与影迷见面,他说,“才来我就爱上昆明了。”

旅居昆明一万年,还有一层意思是旅居昆明至少有上万年历史,旅居昆明这种“长红”,经历了历史的反复考验。


“昆明人”其实都是旅居者


170万年前,距昆明不远的元谋居住着“元谋猿人”。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都表明,元谋人的后裔随着采集、渔猎等生存活动的开展,以某种群体组织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迁移。

30万年至3万年前,元谋人后裔一批批来到滇池周边,成为昆明地区最早的旅居者。此时的滇池很大,水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是现如今的三倍,山上是原始森林,山下坝子则竹草丰盛,亚洲象、犀牛、大熊猫等动物在此繁衍生息,生活条件很好。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以约占昆明市14%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市约67%的人口和77%的经济总量


元谋人后裔有的继续向外迁移,有人则从旅居变成了定居、聚居,过程长达数十万年。其中,生活在今呈贡县大渔乡龙潭山一带的晩期智人(现代人)旅居者,经考古发现,他们聚居洞穴,使用火塘,集体渔猎,被称为“龙潭山人”,后来又被命名为“昆明人”。

1万年前,滇池周围的居民已造屋定居,有较为发达的渔业,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农业。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远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纷纷来到滇池周边旅居,建立了大大小小很多部落,逐渐形成了《史记·西南夷列传》描述的“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魉结,耕田,有邑聚”局面。

以上主要是推测,实据很少,但符合事实——今天的昆明人,是一个包括汉、彝、回、白、苗、傈僳、壮、傣、纳西、哈尼、满、布依、藏、蒙古、侗、佤、拉祜、土等十多个民族(以汉、彝、回、白、苗为多数)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形成,有着漫长的历史。


虎牛鹿铜贮贝器


很多人以为滇池周边的文明,最早的是出现于战国中期而消失于东汉中期的古滇国。其实,考古发现,滇池地区至少在距今3000多年前就已步入青铜文明。

云南晋宁古城村遗址是首次在滇文化核心区内发现的一处完整商周时期环壕聚落,距今3600年至2500年,文化特征鲜明,代表了一个早于滇文化的考古学文化。

实际上,别说早于滇文化,就算古滇国的起源大家也不是很清楚。一些学者认为,古代滇人系氐羌族系或百越族系或南方民族中的濮人,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是外来部族与当地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旅居者的贡献。


旅居者的古滇时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旅居昆明的故事逐渐进入正史时代。



2300年前,楚将庄蹻从湖北出发,“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最后“至滇池”。这是昆明地区载入史册的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旅居者。

庄蹻不是通过“瞬移”来到滇池边的,他入滇的路线,走的是通滇的古道,在他之前有一批批楚国商人沿着这条通道,从楚地出发,经安顺抵曲靖,汇入“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向西经昆明、大理、保山、腾冲进入缅甸,而后向西进入印度。

插一句,这个遥远时代做的是什么生意呢?法国学者米·皮拉左里认为,印度和云南之间存在着贝和稀有珠宝交易的贸易网。


李家山69号墓出土的出自印度河流域的蚀花肉红石髓珠


这就让2000多年前的昆明已经拥有“外汇”——云南青铜文化中有一种特有的贮贝器,主要用于贮存海贝,经鉴定,这种有黄圈的海贝属于“环纹海贝”,产于太平洋、印度洋等沿海热带地区,是古滇国历史时期滇民族就已经和太平洋及印度洋区域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远程贸易的见证。



可以想象,无数不同历史年代的商旅者一路跋涉来到滇池周边,惊讶过大湖的壮观,甚至旅居在湖畔,静听湖水的波涛。但历史并不重视商旅者,基本上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让他们成为旅居昆明史中沉默的大多数

商旅者奔波的这条古道,是中原与西南的第一次直接联系,形成了云贵高原上东西向的交通大动脉。接下来秦汉的“五尺道”“南夷道”主要是打通成都平原经过云贵高原到达南越和印度的道路,是云贵高原上南北向的交通大动脉。


位于古滇都邑的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


环顾四周大山大水的空间格局,数一数铸造精美的青铜储贝器里那来自印度洋的贝壳,庄蹻决定在这里“修池立国”,把旅居变成定居,成为内地开发云南边疆的第一人。

庄蹻的后人就地为王,过了一百多年安逸日子,碰上了想在西南建设大通道的汉武帝。当时的滇王尝羌当然不同意,于是汉武帝派将军郭昌平滇,除了颁发“滇王之印”,还在滇池北岸建了一座郭昌城,后改名谷昌城,这是昆明第一次以标准汉语命名,这座古城从西汉到南北朝七百多年一直存在。



从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巨大的储贝器、无数的五铢钱,反映出商业的繁盛;西汉屋宇铜饰告诉我们,当时已有干栏或井干式三方、两层楼房。屋中人物,或启窗而观,或静坐闲聊,或凭栏远眺,或执笔而书,或乘兴歌舞,或炊爨烹食……旅居生活相当惬意。


南诏首创到昆明旅居办公模式


2133年前,汉王朝在今云南设置益州郡,郡治滇池县(今晋城)。

《汉书·地理志》载:“益州郡:户八万一千九百四十六,口五十八万四百六十三,县二十四……。”当时昆明地区为益州郡的首邑,是益州郡的核心地区,人口较为稠密,每户平均人口7.08人左右。据估计当时昆明地区人口当在15—20万人左右。


“国宝盛宴——《史记》中的西南边疆”展览展出的展品 摄影/秦晴


大量旅居者沿南方丝绸之路穿行,昆明出土的东汉陶俑已见西洋人像。东汉益州太守王阜旅居昆明时以《韩诗》教授生徒,开了把经学传入昆明的先河。

随着郡县制的深入推行,古滇国的影响力、存在感日益减弱,到东汉时期,具有显著古滇文化特色的生活器具已基本宣告绝迹,旅居昆明五百余年的古滇国神秘消失,至今未解。

蜀汉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同时把郡治迁到了味县,谷昌则成为建宁所属的17个县之一;晋王朝又把南中四郡(建宁、云南、永昌、兴古)从益州(治成都)分划出来,设立宁州,与益州同列,为全国十九州之一。


昆明水杉湿地 摄影/胡超


东晋以后,爨氏成为滇中地区的统治者,把昆明地区打造得“户口殷众,金宝富饶”,成为当时西南经济上较为繁荣和富庶的地区。

六世纪末,隋文帝在滇池地区设置昆州,唐初改称昆川。昆州的治所设在益宁城,很显然,从益州和宁州各取了一个字。

昆明适宜旅居的美名逐渐进入史地典籍,无不对“四季如春”推崇备至。

晋朝郭义恭《广志》记载:建宁郡(昆明),其气平,冬不极寒,夏不极暑。天下之异地,海内惟有此。

唐朝李泰《括地志》说:滇地山丛水狭,风烈土浮,冬春恒旸,夏秋多雨,终年少冰雪,四时卉木繁青。


昆明植物园“扶荔宫”主体温室内景 摄影/辛悦卫


1261年前,南诏王阁罗凤立马滇池,他沿袭历代旅居者对昆明一带“山川可以作藩屏”的理解,同时作出新的定义“川陆可以养人民”,对“开拓东境”进行了一番宏大叙事。

于是,“二代旅居者”凤迦异受命修筑拓东城,并以南诏副王身份,亲自坐镇,首创到昆明旅居办公模式。此后历代南诏国王、大理国王纷纷效仿,到昆明长住,呼朋唤友,享受在滇池黄金岸线“且饮且歌”的生活。

其中,南诏第四代国王寻阁劝到昆明旅居“避风”期间,与诗人唱和往来,南诏清平官赵叔达写下“河阔冰难合,地暖梅花开”佳句,堪称“春城”的前奏。


南诏时期,滇池北岸靠近今东寺街北段,当时所建的东西寺塔都在滇池之滨


旅居目的地:鄯阐


1194年前,新一代旅居者南诏王劝丰佑可能觉得需要低调点,不用把“东进”挂在嘴边,将拓东城更名为鄯阐,并常住于此。他在位30多年间多次出兵侵犯唐朝边境,虏掠大批工匠、财物,将内地文化和工艺传进了南诏,促进南诏经济文化的发展。

1087年前,大理段氏取代了南诏王建立“大理国”,并进行了新的行政规划——八府四郡。鄯阐城成为八府之一鄯阐府的府城。


名画《南诏图传》中,可以看到两株高过廊形屋檐的山茶,红花满枝生长于南诏奇王庭院的圆形花坛中


南诏、大理时期,旅居办公的统治者兴建了王宫官署、寺塔亭台等大量建筑,种植了大量奇花异草。山茶花也从苍山移居昆明,并于1983年3月,正式成为昆明市市花。

983年前,大理第十代国王段素兴少年即位,他相当喜欢旅居昆明办公,还喜欢搞建设,修筑了春登、云津二条大堤,分种迎春柳和素馨花,黄花白花随风飘入河中,形成“金汁”和“银汁”两条美丽的河,交相辉映,时称“绕道金棱”“萦城银棱”。

段素兴虽然历史名声不太好,但他修筑的二堤是史籍记载昆明城最早的水利工程。还有学者认为,这是城市景观培植和水利灌溉相互结合的成功范例。


流入滇池的盘龙江,左侧是星海半岛湖滨生态湿地公园,右侧是海洪湿地公园 摄影/陈欣波


921年前,鄯阐向大理王报告说有“人民三万三千户”。元初,鄯阐还查出1万多隐户。补充一句,古代的人口统计,在清乾隆以前,只统计“丁口”数,即纳税的男女劳动力数,而非总人口数。

834年前,鄯阐演习(昆明城防主将)高生世喜欢乘舟优游“烟水杳霭”的滇池,游得高兴就停舟官渡,饮酒赋诗,被称为“停舟烟会”,文人雅士们也争相仿效,“朝泛昆池艇,夜归官渡村”,定义了昆明的风雅。


昆明盘龙江水路精品航线得胜桥至双龙桥段展现的官渡渔灯风貌


日后,被孙冉翁总结为: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此时的昆明,一步步由军事堡垒向商贸集散地、旅居目的地转变,并在存续了差不多400多年的鄯阐城时代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据历史记载,当时热闹的街市上行走着来自大理、南宋邕州(今广西南宁)、播州(今贵州遵义)、黎州(今四川汉源)等地的商贾和游人,人们频繁地交易着汉文经书、佛教典籍、大理马、滇中纸、云南刀、赤藤杖、小苦菜……此时的昆明,俨然已成为一座“城大而名贵,商工甚众”的繁华城市。



“顶流”气质


770年前,蒙古兀良合台在攻打大理时曾“分兵取附都鄯阐”,见“城际滇池,三面皆水,既险且坚”“其良好的地理区位及城市发展状况,引起了元朝统治者的注意力”,于是在鄯阐设“昆明千户所”,“昆明”始作为地名出现。

748年前,元代旅居者赛典赤·赡思丁在鄯阐城基础上重建中庆城,并且把云南省的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到这里,从此昆明正式成为云南省省会,正式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

这位云南历史上首任省长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建设驿站、开办学校,让昆明地区一片富饶景象,到了牛马成群、狗也吃肉、鱼虾之多可拿来肥田的地步。

赛典赤旅居昆明6年,死后葬在松华坝的山坡上,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晋宁,六世孙因为帮助燕王朱棣在郑村坝战役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被赐姓“郑”,这就是伟大的七下西洋的航海家郑和。

740年前,马可·波罗目睹昆明城池雄伟、商贾云集、温馨祥和,发出“一座壮丽大城”的惊叹,昆明从此开始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文明的脉络。



这位文字记载中最早到过昆明的西方人通过旅居,留下了对昆明社会生活的珍贵记录:这里人口杂居……土地肥沃,盛产稻米和小麦。但是,这里的人民认为小麦做的面包有碍身体,所以不吃面包而吃大米。他们用其他谷物加入香料,酿制成酒,清香可口……滇池里的鱼品类繁多,是世界上最好的鱼。

727年前,元代昆明儒学提学孙大亨在《建大德桥碑记》里赞叹说:山川明秀,民物阜昌,冬不祁寒,夏不剧暑。奇花异卉,四序不歇,风景熙熙。实坤维之胜区也。

723年前,河北人李京到云南任“乌撒乌蒙道宣慰副使佩虎符兼管军万户”,二年间,足迹遍布云南,编写了《云南志略》四卷,被称为云南最早的地方志。他刚到昆明,就被滇池的风光、昆明的风俗深深吸引,在《初到滇池》一诗中表示“珍重碧鸡山上月,相随万里更多情”,道出了旅居者的心声。


昆明大观公园拍摄的美景与城市风光 摄影/胡超


此时的昆明,已显“顶流”气质。王昇曾在《滇池赋》中描绘当时当地的景象——

“碧鸡峭拔而岌嶪,金逶迤而玲珑;玉案峨峨而耸翠,商山隐隐而攒穹。五华钟造化之秀,三市当闾闾之冲;双塔挺擎天之势,一桥横贯日之虹。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船风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

何等气象万千!


潇潇洒洒雾中人


明清两朝,旅居昆明大放异彩。

641年前,沐英受命镇守云南,直至末代黔国公沐天波护送永历帝入缅殉国,一个家族为镇守边陲旅居278年,绝无仅有。当年其练兵洗马的驻地,今天已经成为镶嵌在昆明城市中的一块翡翠——翠湖。


空中俯瞰掩映在昆明城市高楼间的翠湖公园 摄影/秦晴


沐英力邀而来的规划专家汪湛海,旅居昆明8年,主持营造昆明城。他走遍、踏勘了滇池北岸的所有山川地脉,把“金马山前一树花,蝶恋蜂随绕琼芽”这样的赞誉,献给了地灵人杰的“东骧神骏”金马山。

最终,汪湛海利用长虫山与滇池之间的丘陵岗地和平原,把老昆明城建成一个灵动的乌龟形状。站在昆明的制高点五华山俯瞰全城,汪湛海心潮澎湃,留下“五百年前后,云南胜江南”“万事云南占先机”的预言。



600多年前,谪戍昆明的钱塘人平显在《忆滇春》中说:风花献媚熏青眼,雪絮飞香点紫髯。感叹冬天的雪花打湿了胡须,但此时竟然有绽放的鲜花,怎能不让人青眼相看——他是明初云南四大诗人“平居陈郭”之“平”,旅居昆明20年。


平显跋夏圭《溪山清远图》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00年前,因“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惊艳千古的明代状元杨慎,谪滇后旅居昆明安宁和西山高峣,这里四季如春的气候深深触动了羁旅惆怅的诗人,在诗文中8次将“春城”的美称赋予这座高原城市,“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成为了春城昆明的标配。



447年前,站在历史浪尖上的思想家李贽从南京刑部郎中赴任云南姚安府知府,他开启民智、教化民风、为民谋利,培养了不少滇中著名学者。辞官离任后,他曾旅居昆明,写下《春城初感》:春城漫步误为春,翠绿绵红气冷心。云贵高原结露厚,潇潇洒洒雾中人。

很多人知道祖籍福建泉州的周杰伦,并不知道这里历史上还有一个叫李贽的名人……但云南人没有忘记李贽,他的铜像至今屹立在姚安县城梅葛广场供人瞻仰。

386年前,江苏自媒体旅行家徐霞客壮游至滇,在云南旅居一年零九个月,四次游览昆明城,留下《游太华山记》等名篇,他对昆明的赞叹“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成为“诗的远方、梦的故乡”的生动写照。

1986年,昆明市政府重修升庵祠时,在升庵祠一墙之隔的普贤寺旧址上,建立了昆明徐霞客纪念馆,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



地理徐霞客,文章杨状元。昆明人用一祠两馆同时纪念这两位旅居者,全国罕见。


冉冉升起的太阳和月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旅居。从元代的中庆路,到明代的云南府、晚明的昆明府、南明的滇都,再到“三藩之乱”时的洪化府,雨打风吹中昆明巍然不动。

362年前,江苏人顾炎武在《肇域志·云南府》中说,昆明“风光、日色、寒暑又与内地殊差,夏不盛热,冬不祁寒,夏日不甚长,冬日不甚短”,“四时有花,俱是春秋景象”。

还有人试图定义昆明“四季如秋”——乾隆、嘉庆年间,宦游云南多年的湖北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说,四时皆似秋爽,最宜读书。


阮元仿西湖“苏堤”“白堤”筑贯通昆明翠湖南北长堤,人称“阮堤”


有成功的定义,也有失败的定义——198年前,阮元兴冲冲来到云南,这位旅居昆明9年,堪称履职最久的云贵总督觉得“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长联》文采不够好,需要改一改,结果弄巧成拙。如今,相比浙江、广东等地纪念阮元的盛况,他在云南却没有什么存在感。

与昆明渊源颇深的福建人林则徐两度来滇任职,在爱才、育才、重才上不遗余力。他首次来昆明主持云南乡试的云南贡院,后称五华书院(即今天位于翠湖畔云南大学校本部内的至公堂),是云南书院办得最长,培养人才最多的学校。

177年前,他上任云贵总督,旅居昆明两年零三个月,一心布万民之泽,留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名言。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啸而来,出人意料的是,昆明迎来了高光时刻。


石龙坝水电站 摄影/胡超


140年前,云贵总督广西人岑毓英在昆明创立了云南机器局,成为昆明近代工业的开端,昆明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125年前,方苏雅上任法国驻云南府名誉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他一边工作,一边拍照,留下了昆明最早的样子。他参与勘测和设计的滇越铁路是中国最早的国际铁路之一。

119年前,云贵总督河南人丁振铎将昆明自辟为商埠(与约开商埠不同,自辟商埠有较大的自主权,可尽量减少西方列强的控制),对外开放,从此迈开了近代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昆明日出 摄影/张正举


100年前,云南大关人张维翰编撰的《昆明市志》揭示了昆明远大的志向,其“名义及沿革”认为,昆是同,与各省相比相同;明是照耀,可以烛照一切。云南地处边疆,开发滞后,以“昆明”命名省会,可以媲美其他省,或可照耀其他省。这两个字,喻昆明前途的光明,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和月亮。


百年长红


99年前,四川青年艾芜漂泊到昆明,他大有发现:滇越(铁路)这条大动脉,不断地运送来法国的货物和机器,把这原是村姑娘面孔的山国都市,出落成一个标致的摩登小姐了。

98年前,上海朗华影片公司在昆明取景拍摄了电影《洪宪之战》,会泽人唐继尧自己饰演自己。影片中,云南陆军讲武堂、翠湖、西山、金殿、黑龙潭、金马碧鸡坊、大观楼等人文地标和自然风光一一呈现, 这是第一部在昆明取景拍摄的电影。


云南昆明,1928年


94年前,25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昆明,写道:这座城市是许多道路的汇合点,既是一条铁路的终点,又是若干马帮旅途的起点;既是东西方最后的接触点,又是东西方最早的接触点;既是通向古老亚洲的大门,又是通向中国荒芜边疆的大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昆明作为抗战后方,物资集散、群贤毕至,被誉为“小香港”。成千上万的学生、教师、各类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商人、工人、军政人员及其家属,以及其他人员涌入,使新的外来人口一度超过本地原有人口。

86年前,冰心一家随当时的西南联大旅居昆明,后来她回忆说,“我在昆明住过两个春秋。对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我的记忆永远是绚烂芬芳的!这里,天是蔚蓝的,山是碧青的,湖是湛绿的,花是绯红的。空气里永远充满着活跃的青春。


1938年,林徽因和家人、好友在昆明西山华亭寺的留影,照片的人物左起依次为: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梁再冰,金岳霖,吴有训,梁从诫


与冰心齐名并称“福州三大才女”的林徽因则在昆明巡津街9号一幢被“法国梧桐”掩映的法式小楼里探出头来,赞叹这座“天气晴朗、熏风和畅、遍地鲜花、五光十色的城市”,“永远那样美,不论是晴天还是下雨”。


飞虎队当年绘制的昆明城区鸟瞰图


84年前,陈纳德在滇池边的昆明航校帮助中国培训飞行员。他的回忆录写道:“于是我在昆明落了户,在以后的7年中,这座城市成了我的主要工作基地,就差没成家了。”昆明的确与陈纳德有缘分,陈纳德在1944年在昆明与陈香梅相识、相知、相爱,不久结为伉俪,昆明成了他名副其实的家。


西南联大博物馆内景 摄影/江文耀


那个年代,见过大世面的一批文人学者旅居昆明。

先后旅居昆明3年的钱穆,晚年深情回忆:“回想当年生活,亦真如在仙境也。”

旅居昆明9年,第一个把昆明比作日内瓦的作家沈从文预言,“将来若滇缅车通,滇川车通,国际国内旅客,久住暂居,当视为东方一理想地方”。

在昆明求学、工作生活了7年的汪曾祺说,有座城市,每个人买完菜的篮子上都压着一大把花。它的名字,叫昆明。


1940年代昆明百货大楼旁花市 摄影/克林顿·米莱特


42年前,国务院公布了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24个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名列其中。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39年前,来自非洲的9株蓝花楹漂洋过海、花开春城;红嘴鸥在南下途中发现冬季暖阳照射下和煦美丽的滇池,至此之后的每年10月都如约而至昆明过冬,旅居到次年3月才返回西伯利亚。


红嘴鸥在昆明翠湖公园嬉戏 摄影/杨宗友


38年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访昆明,特意将三株从英国带来的玫瑰种在了大观公园“观稼堂”侧的假山花园内。女王还乘船游览了滇池,盛赞滇池是个好地方。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旅居昆明


2年前,昆明提出打造“六个春城”,真正成为“魅力四射的高原明珠、心向往之的锦绣春城”。


1年前,昆明77%的新房、64%的二手房被外地人买走。主城住宅存量775万平方米,商办商业库存353万平方米,办公物业(含公寓)库存480万平方米,都是旅居产业的发展空间。

2024年,云南首个“数字游民”人才驿站在安宁市BCC美丽(龙山)“数字游民”中心揭牌,自6月运营以来,已接待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等10余个国家以及国内一线城市的近百名“数字旅居者”入住。



《中国旅居市场需求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昆明旅居民宿的预订量增幅超过1.6倍。

12月16日,国务院关于《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昆明是云南省省会,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门户、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昆明篇章。

12月23日,在昆明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旅居云南”作为实现深度游的一个重要抓手,从消费端推动云南旅游从观光游向深度游升级。


人们排队进入云南省博物馆参观 摄影/彭奕凯


目前,昆明A级景区40个,5星级或达5星级标准的高品质酒店32家,国家丙级旅游民宿26家;全市有1136万亩天然林和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5.85万株古树名木,分布在城区、寺院、古老村庄;历史文化街区3个,历史地段7个,历史建筑79处,国家级传统村落20个,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89项(692处),注册备案博物馆40家……丰富的资源和多元的生活方式,让旅居昆明超出预期。

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表示,一个城市的发展,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当前,昆明正认真做好引进人、留住人的工作,着力解决好“安居”“乐业”“宜居”和公共服务问题,让在昆明生活的人们住得好、过得安、有奔头。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旅居昆明的故事,或许刚刚开始。


(来源:拥抱印度洋)

来源:云南火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