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发声劝和西贝贾国龙,在吵架这件事上,罗永浩只输过星巴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3 22:35 1

摘要:9月10日,罗永浩不过随手在网上吐了个槽,称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太恶心了”,没想到短短一句话,瞬间点燃了公众积压已久的情绪。

一场预制菜风波,掀起了餐饮业与消费者之间知情权的深层对话。

罗永浩与贾国龙的争执看似是个人恩怨,实则反映了工业化餐饮时代消费者对透明度的渴望。

9月10日,罗永浩不过随手在网上吐了个槽,称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太恶心了”,没想到短短一句话,瞬间点燃了公众积压已久的情绪。

面对此情此景,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炸毛了。

他召开发布会坚称“西贝现在门店100%没有预制菜,一道都没有”,甚至宣布“一定一定会起诉罗永浩”。

强硬回击、情绪化表态、诉讼威胁,将一场产品争议升级为个人对抗,贾国龙的应对方式堪称企业危机公关的反面教材。

说到底,这场争论本质上是一场“定义权”的争夺战。

随着双方你来我往,罗永浩与西贝的争执,陷入了一场“定义之争”的迷宫。

消费者持有“非现做即预制”的朴素认知,而西贝则依据2024年六部委文件,将中央厨房配送排除在预制菜范围之外。

这种认知鸿沟,使得贾国龙理直气壮地宣称“没有预制菜”,而罗永浩和消费者却觉得受到了欺骗,被当成傻子糊弄。

贾国龙急赤白脸地辩解道:“有的菜是在门店切的,有的是在中央厨房切的,但每道菜全部是在门店做的。”

罗永浩则毫不留情地回击:“哈哈,牛大骨现煮,莜面现搓,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准备好的话术现读。”

随着事情越闹越大,老罗直接放出大招——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

这个吵架横扫全国无对手,只在星巴克吧台小姐姐面前输过阵的男人,彻底把这场争论推向了高潮。

在直播间侃侃而谈的罗永浩,身后挂着“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标语:“问题是预制菜进了餐馆假装现做的,这样是不行的。”

与此同时,罗永浩还展示了一份西贝使用的海鲈鱼包装,配料中含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保质期长达18个月。

罗永浩提出的核心质疑也无懈可击:虽然这条鱼到店时是生的,但经过添加剂的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所理解的“鲜鱼”。

不仅如此,网友提供的图片也显示,西贝后厨使用袋装焖饭牛肉包和椒麻鸡,保质期长达18个月的海鲈鱼,更加剧了公众对西贝的质疑。

眼看收不住场,有网友甚至调侃“西贝要是真的死了,绝不是被罗永浩打败的,而是自己一刀一刀把自己捅死的”,胡锡进都急的出来劝和了。

老胡那张大嘴虽然不靠谱,这次说得挺实在:“西贝当下的操作持续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把自己搞成了预制菜的标签,这一应对公关危机的方式是错误的。”

他怀疑西贝能不能告赢老罗,建议不如及时止损,把争论引向预制菜利弊的理性讨论。

这话说得在理,毕竟西贝做到今天这个规模不容易,为了一口气把品牌形象搭进去,实在不值当。

有意思的是,老罗自己都惊讶这次的支持率居然超过90%。他说:“这是我多年来第一次遇到这么压倒性的支持。”

这说明啥?

说明大家反感的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被蒙在鼓里的感觉。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六成消费者要求餐馆提前告知是否使用预制菜,半数以上明确反对餐馆使用预制菜。

消费者不过是想明明白白消费,知道自己花的钱到底买到了什么。

其实,这事儿也不是无解。

老罗在直播里就夸了老乡鸡,说人家主动公布菜品中餐厅现做占比70.6%,半预制占比27.7%,复热预制占比1.7%,这种坦诚反而赢得了消费者的理解和信任。

就像现在AI生成内容都要标注一样,预制菜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地告诉消费者?藏着掖着反而让人怀疑你有问题。

说到底,这场风波早已超越罗永浩和贾国龙的个人恩怨,成了照见中国餐饮业转型困境的一面镜子。

当工业化效率遇上消费者对“锅气”的渴望,信任只能在透明中建立。

老罗这次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不是因为大家多喜欢他,而是因为他替消费者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话:我们可以接受预制菜,但不能接受被欺骗。

餐饮行业的未来不该是企业和消费者玩文字游戏,而应该是建立在诚实基础上的相互理解,谁都不想花现炒菜的钱,吃微波炉加热的饭。

来源:壹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