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张扣扣被执行死刑当天,为何被害者家属说这件事没有赢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5 15:13 2

摘要:在除夕这个重要的日子,秦岭南麓的王坪村笼罩在爆竹硝烟中,当村民们忙着贴春联、祭祖先时,35岁的张扣扣正沿着村后的竹林小径缓缓前行。

在除夕这个重要的日子,秦岭南麓的王坪村笼罩在爆竹硝烟中,当村民们忙着贴春联、祭祖先时,35岁的张扣扣正沿着村后的竹林小径缓缓前行。

他戴着黑色口罩,手里的单刃刀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冷光,路过自家门前时,他望了眼堂屋墙上母亲的遗像,脚步顿了顿,最终消失在暮色里。

谁也不会预料到,这将是他最后的自由。

1996年,13岁的张扣扣跟着姐姐在溪边洗脚,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母亲的叫骂声,他光着脚跑过去,看见母亲汪秀萍正与王家兄弟扭打在一起。

汪秀萍与王家的积怨早已埋下,两家人曾是干亲,却因合伙收猪生意闹翻。

性格泼辣的汪秀萍常当街辱骂王家,甚至朝人吐口水。

那天,她路过王家门前时,又朝坐在门口乘凉的王家老二王富军吐了口水,年轻气盛的王富军回骂一句,双方很快扭打起来。

王家老三王正军见状,抄起柴堆里的木棍冲过来,汪秀萍瞅见地上的扁铁,挥起就砸中王正军的脸。

少年吃痛,手中木棍重重落下,正中汪秀萍太阳穴,鲜血顺着她的头发滴在青石板上,13岁的张扣扣扑过去时,母亲的瞳孔已经开始涣散。

之后,露天验尸成为少年挥之不去的噩梦。

法医在晒谷场上切开头皮的场景,被围观村民悄悄议论了许久,张家将尸体停放在王家堂屋七日,夏日的腐臭味弥漫全村,直到警方介入才强行下葬。

法院最终判决王正军有期徒刑7年,赔偿9639.3元,但张家认为王家故意让未成年的老三顶罪,实际动手的是老二王富军。

“杀人犯只蹲几年就出来,我妈就白死了?”张扣扣攥着法院判决书,指节泛白。

被仇恨浸泡的青春

母亲死后,张扣扣的世界彻底崩塌,原本开朗的少年变得沉默寡言,常常盯着墙上的遗像发呆。父亲张福如四处申诉无果,姐姐早早辍学打工,这个家再没响起过笑声。

2001年,18岁的张扣扣参军了,在新疆的戈壁滩上,他每天超负荷训练,直到累得瘫倒在营房。

战友们发现,这个寡言的新兵总在深夜偷偷看母亲的照片,有人问他为啥参军,他直言:“练好身体,以后报仇。”

部队领导得知后,多次找他谈心,却始终无法解开他心中的死结。

两年后复员回家,张扣扣发现王家的日子依旧红火:老二王富军承包了村里的鱼塘,老三出狱后娶妻生子,老父王自新在门口摆起了麻将摊。

而张家还是那间破旧的瓦房,父亲鬓角已全白,姐姐嫁去了邻村,家里唯一的电器是台吱吱作响的旧电视。

张扣扣开始四处打工,却始终摆脱不了内心的煎熬。

在深圳电子厂流水线上,张扣扣常常盯着金属零件出神,仿佛那是当年砸向母亲的木棍。

在西安建筑工地,张扣扣目睹工头拖欠工资,突然暴怒着举起砖块,差点酿成血案。

朋友劝他谈个对象,他苦笑:“带着仇恨的人,怎么给别人幸福?”

2017年底,张扣扣从斐济打工归来,行李箱里除了几件旧衣服,还有一把从网上购买的单刃刀。他在日记里写道:“妈,22年了,该做个了断了。”

除夕夜复仇

2018年除夕,王坪村的年味格外浓,王家门前停着老二王富军的轿车,老三王正军抱着孩子在门口放烟花,老父王自新笑眯眯地给孙子发红包。

谁也没注意到,那个戴着口罩的身影正躲在村口的槐树下。

下午5点,王家兄弟去上坟祭祖,张扣扣尾随其后,在祖坟旁的竹林里埋伏。

当王家老大和王正军祭拜完毕转身时,张扣扣突然窜出,手中刀光闪过,王正军喉咙中刀,还没来得及呼救就倒在血泊中,王校军想跑,却被一刀刺穿后背。

张扣扣提着滴血的刀走向王家老宅。

71岁的王自新正在院子里择菜,抬头看见蒙面人时,眼里闪过一丝惊恐,刀刃刺入胸腔的瞬间,老人手中的青菜散落一地,沾染上鲜红的血迹。

做完这一切,张扣扣点燃了王家的轿车,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他张开双臂大喊:“妈,我给你报仇了!”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里回荡,惊飞了树上的寒鸦。

庭审争议

案发两天后,张扣扣主动投案自首。

在审讯室里,张扣扣平静地交代了作案细节:“我等了22年,就是要让他们血债血偿。”但公诉方提出,这场看似“为母复仇”的杀戮,背后是一个失败者对社会的宣泄。

庭审中,争议焦点集中在两点:一是张扣扣的精神状态,张家提交的鉴定报告称其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法院认为其作案时思路清晰,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二是自首情节,公诉方指出他是在花光积蓄、走投无路时才投案,并非真心悔过。

“难道法律不考虑人情吗?”庭审现场,张扣扣的姐姐泣不成声,但检察官反驳:“如果允许私刑复仇,法律的底线将荡然无存。”

王家代理律师更是情绪激动:“三条人命,岂能因一句‘为母报仇’就轻飘飘揭过?”

有人称张扣扣为“血性男儿”,甚至发起联名请愿;也有人指出,王家老三当年虽是未成年人,但法律判决已生效,张扣扣的私刑只会制造新的悲剧。

一位法律博主发文:“当我们为复仇鼓掌时,是否想过受害者家属的眼泪?”

结语

2019年7月17日,张扣扣被执行死刑,临刑前,他向父亲深深鞠躬:“爸,对不起,让您白发人送黑发人。”

张福如颤抖着伸手想摸儿子的脸,却被法警拦住,老人当场晕倒,被紧急送往医院。

王家同样陷入悲痛,王自新的老伴整日抱着丈夫的遗像发呆,王富军看着两个侄儿的照片,眼神空洞:“当年我要是忍一忍,是不是就不会这样?”

村里的麻将摊散了,鱼塘也荒了,曾经热闹的王家大院,如今只剩紧锁的大门和满院杂草。

这场持续22年的恩怨,最终让四个生命消逝,两个家庭支离破碎,正如被害者家属所言:“没有赢家,只有无尽的痛苦。”

当张扣扣在法庭上喊出“为母亲报仇有错吗”时,他或许没意识到,仇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将自己推向深渊。

在法治社会,我们同情悲剧中的每一个人,但更应明白:法律或许不是完美的,但它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底线。

当矛盾发生时,唯有通过理性沟通和合法途径解决,才能避免更多的血泪循环。

来源:不诉青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