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1日,记者走进疏附县广州新城实验中学。这里“上楼下廊式”的仿骑楼建筑构造精巧,砖红与白色的主色调让校园充满活力与现代感,尽显“岭南风”;智慧黑板、录播系统和AI课堂分析观察系统一应俱全,满是“科技范儿”。
9月11日,记者走进疏附县广州新城实验中学。这里“上楼下廊式”的仿骑楼建筑构造精巧,砖红与白色的主色调让校园充满活力与现代感,尽显“岭南风”;智慧黑板、录播系统和AI课堂分析观察系统一应俱全,满是“科技范儿”。
疏附县广州新城实验中学是广州协和学校全面托管、广州援疆教师引领的喀什地区公立学校,自规划之初就备受关注。如今,学校以智能化之姿惊艳亮相。8月25日,该校正式开学,首批初一和高一共18个班的820名学生顺利入学。
学生在现代化的校园环境里读书学习。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雷木果摄
2024年,广东援疆投入2.55亿元建设疏附县广州新城实验中学。该校总占地面积200余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规划77个教学班、3500个学位,充分满足当地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走进声像图书室,海量资源触手可及,初一学生古丽孜巴·艾萨一来到学校,便被这里的VR航空航天探索仪器深深吸引。“我一直爱读航天相关的书籍,图书室里的VR航空航天探索仪器让我直观地了解到很多航天知识,现在我对航天愈加热爱。”她兴奋地说道。
校园里,心理健康室如同一座温暖的港湾,为学生的心灵保驾护航;卫生保健室似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师生的健康;开放式运动区活力四射,让学生在运动中释放青春的激情;舞蹈音乐排练区音符飞扬。
教学楼内,智慧黑板集触控书写、多媒体展示和网络互动于一体,教师无需粉笔,指尖滑动就能完成板书,实现无尘化教学,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的课特别‘智能’。”高一(3)班的英语课上,英语老师陈明浩在智慧屏幕上轻轻一点,随机弹出的头像瞬间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这小小的举动,正是学校“教育管理数字赋能”特色的生动体现。
“调试机器人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太有意思了,这让我对未来学习更有信心!”高一(1)班的学生乃孜热·买买提艾力在机器人的构建与编程课上,分享着自己的收获。
在粤新科技实验班,一场科技与教育的奇妙融合正在精彩上演。据悉,该班面向全喀什地区招生,联合粤新两地资源开设“双创”课程,开展项目式学习。学生在无人机的操控与研发、机器人的构建与编程、应用现代工艺赋能文化创意、科技发明等创意物化的实践中,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我们学校主要围绕科技赋能校园安全、科技赋能教育教学、科技赋能学校发展三个方面,系统性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广州新城实验中学副校长范宏令介绍道,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宛如学校的“智慧大脑”,打造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的智能化教学支撑体系,实现了安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智能调控,为师生提供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发展支持。其中,AI课堂分析管理系统作为智慧教研的核心载体,不仅支持教务处进行远程巡课和实时教学评价,还能在课后自动生成多维度课堂分析报告,详细呈现师生互动频次、教学内容结构、课堂节奏把控等指标,为教研活动提供客观、精准的数据支撑,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在作业环节,为实验班配备了110台学生平板及配套课程资源,构建完整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教师通过云端便捷下发作业,学生在终端完成答题后,系统基于大模型技术自动分析错题数据,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和强化练习。同时,智能作业批阅机的引入不仅减轻了教师批改负担,更能通过AI技术快速生成详细的学情分析报告,准确呈现班级整体掌握情况和个体知识薄弱点,形成“教学实施-学习评价-反馈优化-精准改进”的完整闭环,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从硬件投入强化基础,到师资赋能激活潜力,广东援疆坚持走“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自强转变的教育援疆路径。疏附县广州新城实验中学的惊艳亮相,是广东援疆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更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在这里,智慧教育的种子正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必将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结出丰硕饱满的果实,引领喀什地区的教育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雷木果 曹宇婷)
编辑:贾娜娜
本文来自【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