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跑出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5 15:03 1

摘要: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锚定“打造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打出制度创新、服务升级与要素保障的“组合拳”,推动45个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全年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锚定“打造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打出制度创新、服务升级与要素保障的“组合拳”,推动45个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全年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亿元,宝丰300万吨烯烃、汇能卓正甲醇醋酸延链等标杆项目相继投产建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位统筹,构建项目攻坚新范式。三维联动机制创新。建立“县级领导包联+专班推进+政企会商”三维服务体系,创新实施“六必访”制度(签约必访、开工必访、纳统必访、投产必访、技改必访、升规必访),累计召开项目调度会27次,破解要素保障难题83项。通过“包抓联”责任制实现45个重点项目全流程跟踪。政策工具箱精准供给。编制《现代煤化工产业跃升计划(2023-2035)》及《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行动方案》,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政策体系。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出台绿氢耦合、二氧化碳捕集等专项扶持政策,建立“政银企保”四位一体融资服务平台,实施“菁英工匠”培养工程,建成西部煤化工人才实训基地,支持现代煤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矩阵式协同攻坚。创新“1+N+X”跨部门作战模式(1个牵头部门+N个协同部门+X个攻坚小组),建立“三单三图”管理机制(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流程图、时序图、督战图)。通过标准化工作模板实现项目审批时限压缩52%,协同效率提升40%,推动上海石化3万吨碳纤维项目创下68天“签约-开工”的行业新速度。

全链重塑,打造服务升级样板间。审批改革“减负提速”。下放122项高频事项至园区,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和4个基层服务站点,覆盖企业设立登记、投资备案等全流程。推行“一网通办”“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审批材料减少34.8%、环节压缩33.2%。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建立“一企一档”和49名网格员“点对点”服务机制,从项目入园到投产全程领办、盯办。通过“我帮企业找订单、找原料、找技术”行动,促成11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解决晨开环保、垚鑫光伏等企业供应链难题,解决设备更新需求1.37亿元。创新审批模式。推行信用承诺制、“一张图”审批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和“承诺制+容缺受理”机制。推动宝丰项目手续办理周期压缩60%,陶忽图煤矿、白家海子矿井等项目通过“标准地”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显著缩短前期手续办理周期。

硬核破局,锻造要素保障强支撑。强化资金与设备支持。通过摸排企业设备更新需求,统计10家企业设备更新金额1.37亿元,联动发改、工信部门争取政策支持。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助力煤基新材料、碳纤维等高端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优化能源与土地配置。对新材料企业实施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推行“绿电优先”智慧能源体系,上海石化碳纤维项目实现100%清洁能源消纳,打造零碳标杆。通过“标准地”改革,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深化人才与科技赋能。积极落实“市人才新政2.0”,引入34家科研机构及30余名高层次人才,成立现代煤化工研究院。通过中试基地积极与四川大学、大连理工等高校共建研发平台,引进高端技术人才120名,开展“两新”政策专项辅导30余场次,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下一步,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将积极构建起“政策牵引-要素集聚-创新裂变”的产业升级新范式,为资源型地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营商环境实践样本。(王婷婷、曹艳波)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