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论>通俗演绎》之四十四——世间有没有轮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21:15 1

摘要:轮回原是婆罗门教和佛教教义内容之一,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会在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中生死相续,永无止息,犹如车轮转动不停。互补轮回,借佛教术语,指事物的运动状态经过一定时间、一定过程以后,会回归或接近回归到原来的初始状态。轮

轮回原是婆罗门教和佛教教义内容之一,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会在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中生死相续,永无止息,犹如车轮转动不停。互补轮回,借佛教术语,指事物的运动状态经过一定时间、一定过程以后,会回归或接近回归到原来的初始状态。轮回的实质,是时空物周期性的运动互补。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轮回循环的。辽阔的大草原上,牧人以放牧为生,牛羊肉奶食物变成人的细胞骨骼。人死后化作泥土,为草原所吸收变成草的一分子。草被牛羊吃掉又回归为牛羊的细胞骨骼,完成一番轮回。植树造林,林木吸水,水分蒸发,水汽凝结变成雨雪,又为植物吸收,也完成一个轮回。湖塘养鱼,堤岸植桑,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又是一个轮回。原子核核外电子的周期运动,机械波、电磁波的波动传播,地球上的四季更替、昼夜转换、月盈月亏、潮涨潮落,动物的周期性迁徙、夜伏昼出或者昼伏夜出,人体生物钟的周期性运转,生命的新生与衰亡,植物的吸氧与造氧,王朝更替,等等,都是事物运动循环往复、轮回变化的具体表现。

事物的周期性轮回,不是孤立的循环往复运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不同层次的周期性轮回构成一条轮回互补链。大的轮回往往包含并决定若干层次的小轮回,一定层次的轮回之上还有更高层次的轮回存在。如昼夜转换是地球自转轮回的低层次轮回,而地球自转是太阳系运转轮回的一个低层次轮回,太阳系的轮回之上有银河系的轮回,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的周期运动决定于更高层次的天体周期性轮回,如此上溯,以至无穷。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轮回,地球的公转,造成了四季轮回。四季和昼夜的周期性循环造成草木荣枯、葵花向阳等一系列的轮回运动变化。昼夜转换又是动物夜伏昼出或昼伏夜出的高层轮回,动物的夜伏昼出或昼伏夜出又造就了其体内生物钟节律变化等一系列小轮回,如此下延,亦无可穷尽。人体是一个小世界,人由新生到衰亡完成一届轮回。人体的生命历程又包含诸如血液循环、食物消化循环、水循环、生物钟循环以及妇女月经周期性循环等小的轮回。衰亡后的植物动物体成为其他生命及非生命体进行新的轮回的物质基础。因此,轮回无所不在。轮回是时空物运动互补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一切事物运动的基本形态。每一个轮回都是事物周期性运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天体的周期性运动造就了长长的轮回互补链,形成了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的天体运动变化。正像春夏秋冬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一样,太阳的公转也会造成地球上另一种周期性的春夏秋冬。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可能正在绕着其他遥远的天体进行公转运动。而这些遥远的天体不止一个,地球与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了类似地球绕太阳公转那样的周期性运动,所以,地球上某个地域因太阳公转所处的季节可能是地球与另一天体相对运动形成的其他季节。由于天体尤其是体积大于太阳的天体数量很多,所以,地球上任何地域在同一时间内处在许多天体造成的许多个季节之中,因而这一地域在季节上便处于许多个轮回的共同作用下。地球上许多神秘现象或者突变甚至灾变可能就是这种“大四季”轮回造成的。某种生物大量灭绝,可能因为地球正处于某一天体形成的严寒的冬季里,而这类生物在这种几千年、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来临一次的“冬季”里无法生存。某一种瘟疫流行,可能因为某种病毒或病菌最适宜于在某种天体造成的某种季节里生存繁衍。同样,地球上有些欣欣向荣的景象的出现,也可能是因为生存在地球上的生命正巧遇上了某种适合其生存的大季节。

事物运动之所以采取周期性轮回的方式,有其深刻的原因。

事物内部和外部各种自然和抽象的力在时空物的运动互补中所起的作用,是形成事物周期性运动的根本原因。迄今为止发现的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电磁、强、弱相互作用,最终造成了各种物质运动的周期性轮回。引力使物质聚集形成天体,当物质聚集达到一定程度,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大于引力时,天体膨胀直至爆炸,完成了物质运动的一个周期;随后引力和斥力的矛盾运动,使物质以新的形式聚集,形成新的天体。电磁相互作用导致电转换为磁、磁转换为电的周期性轮回,产生丰富多彩的电磁运动,决定一切宏观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现代人类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福祉。弱相互作用导致粒子产生辐射衰变,强相互作用的“渐近自由”作用将夸克结合成质子、中子并构成原子核,强衰变粒子为不稳定粒子或共振态,其间的周期性轮回也是这种变化的基本方式。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作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不少物理学家都曾探讨过这种统一的表达方式,尽管没有得出满意的结论,但统一论的思想还是给人们揭示事物周期性互补轮回的秘密提供了思路。

自然力是物质周期性互补轮回的内在原因。社会内部各种力量的互动博弈乃是社会周期性互补轮回的内在原因。当一个社会内部矛盾积累导致社会严重对立时,各种社会力量斗争博弈使社会激烈动荡;社会经过一个时期的动乱、战争等动荡以后,矛盾逐步解决,动荡归于平静,社会相对太平。太平日久,社会矛盾在新的基础上又积累起来,新一轮博弈导致新的动荡,社会平衡被打破,新的轮回由此展开,社会因此进入兴与亡的周期循环。社会正是在这样的周期性轮回中向前发展的。当社会生产由社会个体根据各自对社会的需要形成的组织时,个体的竞争博弈便不可避免,博弈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经济经历从繁荣到萧条,然后再从萧条到繁荣的周期性轮回。社会经济也正是在这种互补轮回中发展的。

自然界的周期性互补轮回既是自然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能量转换和守恒的必然结果。如钟摆的周期性轮回,是蕴藏于摆锤与摆臂的机械能在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在动能与势能以及消耗的热能之间转换引起的;机械表的轮回运转是发条的弹性势能不断转化并保持总量不变的结果。各类动力车辆车轮的周期性运转尽管需要外界不断补充能量,但补充的能量总是与摩擦消耗的能量和加速的能量之和相等的。机械轮回的路径,不是封闭的圆圈,而是螺旋式的运动,其原因就在于这种轮回除自身原有能量在守恒的前提下不断转换以外,尚有一定的外界能量补充消耗的部分。天体的持续运转更是由能量守恒与转化机制促成的。天体形成过程中积聚的运动能保证了天体在太空不断以公转和自转的方式完成各种轮回。当运动能被稀薄的太空物质消耗或从太空物质那里吸取另外的运动能量之后,天体的轮回便以另外的方式进行。但无论如何,只要能量没有消耗殆尽,轮回便不会停止下来。自然力的作用和能量守恒作用在本质上是等价的。一种运动,既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计算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计算得出结论,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点早已为物理学定律所证明。生命的生灭轮回亦是如此。生命体不断从外界吸取能量,一方面维护自身的各种循环,另一方面不断地发展进化,直至衰老死亡。在这个过程中,能量不断被摄入生命体,同时又以相等的份额转化为促进生命运动的其他形式的能,总摄入的能量等于贮存的能量与释放的能量及做功的量能之和。社会领域的周期性轮回互补是社会内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得出的社会运动结果同样可以通过各种社会能量相互作用得出。

任何轮回都表象为时间或空间或时空物质运动的进动式回归。有些轮回时间特征强一些,有些则更多地表现为空间的进动式回归。现实情况下,空间的进动式回归离不开时间因素,时间的进动式回归离不开空间因素。涉及时间因素的空间进动式回归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圆圈,涉及空间因素的时间进动式回归也不是闭合的时间曲线,它们往往都构成了不闭合的螺旋曲线。各类天体和机械的旋转运动总体上表象为空间轮回,旋转体经过一个周期的运动,完成了一个空间循环,下一个周期开始以后,整个旋转体本身已处在了另一个空间方位上。而生灭过程主要表现为一种时间轮回。客观事物由生到死的过程,其空间位置可能发生了相对变化,也可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确实经历了一个时间周期。整个生灭过程表象为一种时间的进动轮回延续。

由于时空轮回的存在,事物的发展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后,必然要达到一个新的轮回。新轮回虽然与旧轮回不同,但在许多方面仍然具有可比性。所以,通常情况下,新的轮回可能发生的情况可以比照旧轮回的相应情况进行预测。

一定的时空和物质运动因素造就了一定形式的轮回循环。时空结构和物质运动或者事物构成因素不变,后一个轮回也将与前一个轮回相似。如果时空结构和物质运动或者事物构成因素发生很大变化,后一个轮回将与前一个轮回差别拉大。地球上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同一地区后一年与前一年的春夏秋冬大致相同,就是因为后一年地球所处的外部时空环境以及太阳系和地球物质运动结构与前一年大致相当。封建社会的王朝更替不断重复“兴勃亡忽”的轮回,也是因为后一个王朝的社会结构与运行方式与前一个王朝基本相同。只有当整个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时,后一个轮回才能与前一个轮回拉开距离。

空间轮回的图象往往是一条螺旋曲线。时间轮回图象则往往是一个绕X轴上下波动的周期性曲线。二者代表了不同的轮回过程,内涵也不相同,但通过数学的方法,两种轮回的图象可以进行互相变换。螺旋曲线在时空坐标上的投影便是波动曲线,波动曲线的特定变换便是螺旋曲线。这种变换正好说明它们本质上是统一的,是大千世界轮回循环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是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循环轮回、转换互补的深刻反映。

至于宗教学说中的生命轮回以及民间关于生死轮回的说法,比如生命在天堂地狱之间的轮回转世等等,仅仅是一些传说而已,其真伪性还有待考证。

来源:云卜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