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嘴雁啊飞回,芦苇随风摆……”这是时下万人传唱的一首“流行热歌”中的一句唱词。由此,想起了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七世怨侣》。此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十分广泛。
“红嘴雁啊飞回,芦苇随风摆……”这是时下万人传唱的一首“流行热歌”中的一句唱词。由此,想起了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故事:《七世怨侣》。此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十分广泛。
此故事既然称为“七世怨侣”,亦称“七世情缘”,势必肯定会有“七生七世”的传说被流传开来。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些“怨侣”们的生死情缘,偏偏是七世,而不是六世、八世或其它?!
原来,这其中居然大有由来——
一、“怨侣情缘”为什么历经7世?
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在天庭里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在每一年的农历“三月三”和“七月七”,都会在凌霄宝殿,大摆筵席,欢宴各路神仙。
有一年的“七夕”节之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欢宴群仙。
在玉帝身边当差的金童和在王母身边当差的玉女,也忙着招待各路神仙。
这次的蟠桃会可热闹了,各路神仙齐齐参加,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气氛异常热烈。
话说,金童玉女本来早已互生情愫,奈何各在玉帝和王母身边当差,平时见面很少。这次蟠桃会是金童和玉女难得碰面一次的机会,但碍于在群仙面前,他们也不敢表现得太露骨,因此只好用眼神,传递各自的情意。
王母娘娘见金童玉女在宴会上眉来眼去,非常生气。于是待宴会结束后,王母娘娘一怒之下,将金童玉女打下凡尘。
金童下凡,变成一根芦苇,玉女变成一只江鹨子,想落在芦苇上歇个脚。芦苇经不起江鹨子,苇梢一弯,江鹨子一闪一起,又落在芦苇上,如是七次。
这可把变成芦苇的金童给气坏了,便对变为江鹨子的玉女发狠道:“你今七次来闪我,我要七世闪你小婆娘。”
有道是“君无戏言”,金童虽然非君非王,但毕竟是在玉皇大帝身边当差,也是位列仙班的。经他之口说出的话,哪怕是在一时之气下,说的一句气话,也自是“一言九鼎”,绝非“戏言”。
按照这样的“仙道法则”,金童玉女因此下凡,历经七世轮回转世,其时间跨越,自秦朝至明朝末年,前后一千多年间,由此演绎了哀怨凄美的“七世姻缘不成双”的爱情故事 ……
二、“七世姻缘”是哪七世?
所谓《七世姻缘》,民间流传的版本众多,姓名略有不同,故事大同小异,而主题情节基本相似,每一世都经历了苦苦相恋却不得成婚的悲剧。
其中,“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流传甚广,脍炙人口,为人熟悉。而其余五世夫妻的传说,世人知之甚少。
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述这七世夫妻的故事——
一世苦命孟姜女,嫁个苦命万喜良
讲的是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
秦朝时候的孟姜女,新婚丈夫万喜良被官差抓去修筑长城。孟姜女不远万里,千辛万苦去为丈夫送寒衣。
待她到达长城脚下,却得知丈夫已经身亡的噩讯。
悲恸万分的孟姜女,放声大哭三天三夜,竟将长城哭倒了一段,找到了丈夫的遗骨。
最后,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美貌,让秦皇厚殓了丈夫尸骨之后,以身殉夫,留下千古之绝唱。
二世苦女祝英台,遇上呆子梁兄长
讲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东晋上虞人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与会稽男梁山伯结为兄弟。
在书院三年,山伯浑然不知英台乃女儿身。英台却已芳心暗许,于临行前请师母代为说媒。
山伯又在书院读书三年后,始知与己同窗三年的“贤弟”祝英台竟然是女红妆。于是赶到上虞祝家拜访,欲向祝家提亲。
谁知,英台已被许配给马文才。梁祝2人相会,伤心不已。
山伯后来到鄞县当县令,因过度郁闷,大病而终。
祝英台出嫁马文才当天,执意到山伯坟前祭拜时,山伯的坟塜于飞沙走石之间裂开,英台顺势跃入,坟塚随之闭合。
众人惊讶之余,飞沙停止,梁祝化身一对蝴蝶,从坟塚中结伴相依,翩翩飞入天际……
由此留下传唱千古不衰的名篇!
三世苦女王月英,与郎相误双命丧
此故事脱胎于元剧《留鞋记》——
唐朝时,卖胭脂的商贩郭华郎,也叫郭建中,结识王家胭脂店掌柜王月英,两人相约晚上在城外土地庙相会。
然而,郭建中那晚却因家中宴客,耽搁了与月英相会之事。
王月英等不到人,以为情郎背信,只好脱下鞋放在台前,又羞又恨地跑回家,不久发高烧昏倒在床。
待郭建中宴客完毕,赶到庙时,王月英已早一步离开,只见一双绣鞋。
他自知误约,懊悔不已,回家后也大病一场。
此后,两人都因受风寒,加之相思成疾,最后双双归阴。
四世苦女钱玉莲,思君不见堪凄凉
戏剧《荊钗记》讲述的便是这个故事——
宋朝时,王十朋与钱玉莲自小指腹为婚。
钱玉莲继母虐待她,设计陷害,使其投海自尽。
王十朋考取状元后,发现玉莲遗书,痛心病倒,最终也离世。
可叹又可悲的是,金童玉女的这第四世夫妻,虽然彼此爱得极深,却无缘相见一面,实在太过凄婉和哀凉!
五世苦女秦雪梅,望门守寡哭商郎
著名的河南梆子《秦雪梅吊孝》和戏曲《三元记》,说的都是这个故事——
明朝初年,有个大富商名叫商定国,与秦太师为莫逆之交。
秦太师看中商家的财富,让其女秦雪梅,与商定国之子商琳自幼定亲。
后商家遭遇变故,家道中落,秦太师遂撕毁婚约。
被迫跟心上人分离的商琳,因思念成疾而亡。
秦雪梅得知后,为夫殉情。
金童玉女这一世如此这般的姻缘结局,委实令人悲叹!
六世苦女贾玉珍,蓝桥会夫命双亡
戏曲《蓝桥会》和客家戏《龙井奇缘》,讲述的都是这个传说故事——
明朝时,韦燕春与贾玉珍一见倾心,私定终身。
二人相约蓝桥相见。
相约见面时,天气突变,韦燕春守信不离,溺死桥下。
贾玉珍赶到后,投水自尽……
此则传说故事,与一个“尾生抱柱”的成语故事存在共通:
成语“尾生抱柱”,出自《庄子·盗跖》,讲述了一个关于坚守信约的悲剧爱情故事:尾生是春秋时期鲁国曲阜的青年,他与女子约定在桥下会面,因女子未到,水涨桥面,他坚守信约抱柱而死。
七世怨侣又是谁?刘氏瑞莲殉李郎!
明末清初,李自成败亡之际,其帐下有一个名叫李自心的人,于亡命途中捡到一婴,取名李奎元。
李奎元长大后,文武双全,遇刘家设擂台招亲,娶得刘瑞莲。
李奎元三年前曾得一老翁赠图,言明三年后方可打开。
此际李奎元打开这神秘画卷,发现上面画的,竟然是夫妻俩前六世的姻缘故事……
由此,才有了“七世怨侣情缘”的传说故事流传开来。
千古绝唱千行泪,七世姻缘不成双
照理说,“七世怨侣”故事,至此也该结尾收场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李奎元、刘瑞莲夫妇,依然没能逃过“七世怨侣不成双”的悲惨结局:
二人新婚当晚,双双葬身于火海……
此结局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三、“七世怨侣”的最终结局
“七世怨侣”的故事,充满了哀怨与凄美,体现了爱情的伟大与坚韧。
上天终有好生之德,太白金星实在是看不下去金童玉女“七世轮回”所经历的凄惨遭遇。
于是,在等金童玉女回转天界之前,太白金星又给了他们两次机会——
金童玉女第八世:“半生无缘半生缘”
金童玉女的第八世情缘,俗称“半生缘”:
前半生,各自嫁娶,皆未恩爱白头,半途分道扬镳。
后半生,二人一起携手同游,修得正果。
金童玉女第九世:“九九归一终圆满”
金童玉女到了第九世,他们的情缘这才九九归一 ——
从小青梅竹马,相偕一生。
最终,圆圆满满,回归天庭。
四、结语:
以上各则故事,均取材于民间传说,与封建迷信无关!
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的向往与憧憬!
行文之主题思想,是借以传播正能量婚恋观念,反对封建礼教及门第之见,歌颂男女青年坚贞不渝的真挚感情!
欢迎读友们发表你的观感及见解,感谢阅读!
来源:猜谜兼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