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不是经常发现,那些种菜多年的老把式总喜欢在秋天摆弄秋葵?别以为他们是在做无用功!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今天就给你揭秘老菜农秋天种秋葵的3个高产诀窍,学会这些技巧,保证你家的秋葵长得又多又好!
你是不是经常发现,那些种菜多年的老把式总喜欢在秋天摆弄秋葵?别以为他们是在做无用功!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今天就给你揭秘老菜农秋天种秋葵的3个高产诀窍,学会这些技巧,保证你家的秋葵长得又多又好!
为什么老菜农偏爱秋天种秋葵?
老菜农之所以选择秋天种植秋葵,可不是随随便便做的决定。秋葵这作物啊,有个特点:它喜温暖却不耐寒。秋天种植,正好避开了夏季的高温多雨,又能赶在霜冻之前收获。
要知道,秋葵在10℃以下基本就不怎么长了,一旦遇到霜冻,立马玩完。秋天那种不冷不热的天气,正是秋葵最喜欢的生长环境。
再者,秋天种秋葵还有个好处:病害少!老农们都知道,秋葵种植最怕病害干扰,而秋天种植能显著降低病害发生率,基本上不用怎么打药,真正实现绿色种植。这不正是我们现在追求的健康种植方式吗?
三个高产诀窍,现在知道还不晚!
诀窍一:温差催芽法
种过秋葵的人都知道,秋葵种子壳硬,发芽可不容易。老菜农的独门秘诀是采用 “温差催芽法” 。
具体怎么做?将种子埋在湿度适中的沙壤土中(湿度控制在92%-96%),然后放在全暗光的培养环境里。关键在这里:前2个小时温度保持在48-50℃,接着3-7小时降到2-3℃,最后8-10小时又升到42-45℃。
经过这样一冷一热的折腾,种皮很快破裂,只要9-10个小时,就能露出0.2-0.28厘米的新芽。这样处理后的种子,出苗率大大提高,为你后期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诀窍二:专用保护剂配方
苗出来了,怎么保证它能抗住秋天逐渐降低的气温?老农们自有妙招——喷洒特制的保护剂。
这个保护剂的配方可不简单:每升水中含磷酸钾800-850毫克、硝酸钙1200-1300毫克、柠檬酸铁6-8毫克、尼克酸0.2-0.25毫克,其余用去离子水补充。
每隔7-8天雾喷一次,喷完后封闭大棚,等叶面上的保护剂完全吸收了再敞开。 这种保护剂能穿透细胞膜,降低细胞内水分的冰点温度,避免细胞内外形成冰晶,从而保护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简单说,就是给秋葵穿了件“防寒衣”。
诀窍三:粗砂食盐保温法
到了11月份,天气越来越冷,老农们又有一招:用 粗砂和食盐混合物 覆盖在秋葵植株周围。
混合比例是每100体积粗砂加2-3体积食盐,掩埋深度4-5厘米。 这层混合物就像给秋葵根部盖了床“保温被”,防止地温过低影响生长。
同时,浇水次数也要减少到12-13天一次,而且直接浇在条播槽内。 每次采收后,还要在植株上包裹2-3层透明薄膜,等重新结果后再去掉。 这一招能促进秋葵快速萌发新果,延长结果周期。
把握好这些细节,产量倍增!
除了以上三个诀窍,老菜农还会注意这些细节:
播种时间要精准:秋葵在9月初播种最为适宜。 播种太早,天气热容易生病;播种太晚,生长时间不够,产量上不去。
土壤要深耕:在播种前,要深翻土地40-50厘米,并在条播槽两侧开挖排水沟渠,距离条播槽15-18厘米。 这样既能保证根系深入生长,又能避免积水烂根。
大棚管理要灵活:除非遇到雨雪天气需要封棚挡雨雪外,其他时间都采用敞篷方式管理。 这样保证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
丰收在望,效益可观
按照这套方法种植,秋葵在播种后60-70天就能第一次采收,平均每株结果6-8个。 第一次采收后每隔15-20天又能再次采收,平均每株还能结果5-6个。
最重要的是,整个种植过程基本不需要进行病害防治,病害发生率低于2.7%。 这不仅节省了买农药的钱,还生产出了真正绿色的秋葵,市场售价更高!
老菜农的这些经验都是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既符合科学道理,又简单实用。现在正是秋葵种植的黄金时期,赶紧把这些诀窍用起来吧!相信明年你的秋葵一定会大丰收!
你有没有种过秋葵?有什么好的经验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