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仁法山指着竹枝上几绺黄絮中吐出的粉白与淡黄说是竹花,藏着可怜楚楚的花蕊,天然本色平平淡淡,散放悠闲的花香,一身素装哪有分外的妖娆。嗅觉灵敏的蜜蜂,艳丽的蝴蝶,寻觅节节高的竹花,采这百年难遇的传奇花蜜。
熊猫奇遇
仁法山指着竹枝上几绺黄絮中吐出的粉白与淡黄说是竹花,藏着可怜楚楚的花蕊,天然本色平平淡淡,散放悠闲的花香,一身素装哪有分外的妖娆。嗅觉灵敏的蜜蜂,艳丽的蝴蝶,寻觅节节高的竹花,采这百年难遇的传奇花蜜。
李白生嗅嗅竹花问,听说竹子开花兆不祥,或有瘟疫、地震、洪涝、战争呢?仁法山感叹,竹花是竹子长到七八十年或百年,遇到灾情或瘟疫开的花,主治虚寒胃疼、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和筋骨酸痛。竹花谢了结出的果实,竹花结出圆的楕圆的青果,藏着银色竹米,称竹米或竹实,竹子结了竹米会枯死。竹米落地生根,来年长出竹苗。天赐的竹米,是药膳滋补的珍贵食品。灾荒旱涝饥馑年,庄稼颗粒不收,灾民敬过竹神收竹米,碾打簸净晒干,粒粒腹白半透明,蒸米饭醇香飘荡,熬米汤散发大米的甘甜和竹子的清醇,入口香甜糯软有弹性,筋道有嚼头,隔夜留余香。一口竹米饭,浑然救命粮,恩惠百姓活命哩。 竹米药用通神明目、轻身益气。结过竹米的斑竹、桂竹、雅竹干枯了,竹根九死而后生,芽苞吸收养料,复壮更新。结过竹米的水竹、花竹命硬,竹叶锁住绿色不脱落,竹根、竹鞭挺过大限再复生。
李白生问,大熊猫只吃竹子吗?
仁法山隐居南山时见过大熊猫,萌宠的脸上两坨墨镜片,眼珠滴溜溜转,盯住竹子愣是不挪开,前爪憨憨抓住竹子“唰唰唰”,后爪搭上捋顺当,慢斯条理送进嘴,“咔哩咔嚓”嚼得香。春暖花开,雄性大熊猫闻到雌性气味,来一场比武招亲,获胜的王者入洞房,恩爱三四天。爱巢藏在树洞或岩洞中,精心铺垫树枝和柔软的干草。生下的崽,肉嘟嘟像小老鼠,宝妈六七天几乎不吃不喝,用体温暖护幼崽。幼崽半岁食竹叶,一岁断奶,养的肥肥胖胖,岁半离娘闯天下。大熊猫生性孤僻,独栖茂密的竹林当隐士,天天睁开眼睛吃吃吃,吃下三四十斤竹子稀松平常。问它够了没?它拍拍肚皮说小菜一碟。吃得多拉得多,拉个二三十斤不算啥。竹子是大熊猫的命,有了竹笋大熊猫不要命,一天吃四五十斤竹笋。大熊猫食谱的箭竹、山竹、木竹、玉竹、筇竹、箬竹、桔竹、淡竹与苦竹,皆是美味佳肴。别以为素食是大熊猫的最爱,上一道荤菜竹鼠试试,它也换口味哩。
大熊猫为吃竹子生的,竹子为大熊猫长的。这家伙只好这一口,吃得胖乎乎圆滚滚,打个饱嗝迈开八字步,夹住尾巴挺低调,像个绅士有钱的主,徜徉竹林胡游浪玩,爱吃吃,想睡睡。老子说大熊猫的外表“黑白相间”,身穿冬季雪地的迷彩服。
大熊猫吃竹子身手矫健,就像秦人吃大面,豪横霸悍没得说,能吃就能长,贪吃不减肥,长成三百五六十斤,体长一米九,站起身板二米几。练家子熊货万人敌,一猪二熊三老虎,排入座次靠实力。扔个足球给大熊猫,熊货玩得滴溜溜转,上个世界男足比赛哈,拿个金杯银杯玩儿似的,还只吃竹子不领薪水,绝不会给人骂上热搜。
仁法山说大熊猫吃得美,人就不服气,讲究居有竹食有笋。天气和风徐徐,春梦伴雨酣眠,竹笋破土“窸窣”长。仁法山走路放屁肚子饥,找地打个尖,搜寻拱出地面的新笋。李白生纳闷,没锅没灶怎么吃?仁法山别有一番巧操作,招呼李白生放下拐子,靠上老竹坐下,从袋子取一小瓶酱一小瓶酒,摆在满脸疑问的李白生面前,说没灶具不必挖竹笋,“簌簌”揽过干竹叶覆盖笋身,点起火青烟缭绕,笋香飘出竹林,悠悠煨熟拨开灰烬,脱下竹笋箨衣,拿刀卸下余温尚存的笋肉,蘸点酱抿口酒,两人痛痛快快大吃大嚼,图的那口鲜美。
仁法山领李白生,走进道观客堂坐上竹凳,道观掌厨的典造迎上拱手说,监院吩咐做出排场的竹鲜餐,招待抗日战士李白生。典造圆脸腆起肚子洗手扎上围裙说,当红小旦的鲜笋,连箨叶整个洗净,剁去寸长的笋根,一刀划过箨壳留下纹。锅里添水放入竹笋,大火烧得滚开,续煮一刻掀开盖;文火再焖一刻,取出放入凉水焯。几下剥了笋壳,切块、切丝、切片,煎炸炖炒,做出各般花样。素吃方能品出本味。仁法山说长出地面盈尺的春笋,炒熟入口鲜嫩滑爽;老春笋纤维多,嚼着有点渣。典造取出两根窖藏的冬笋。人说冬笋贵如金,春笋多如毛。冬笋粉里透黄,别有一番风韵,芽子夏孕秋长,汲取自然精华,冬日采收放入竹器密封,盖上油革窖藏,不见风不见水,保真鲜嫩。冬笋特别娇气,见风见水见露易老化,木化会变硬,放上两天变褐色。典造取一根冬笋,挖空中间,填入素馅,外面包上箬竹叶片煨烤。再取一根冬笋切丝、切片,烧汤、炖土豆。
俗家爱吃红烧冬笋,拿出冬笋和五花肉,洗净切出滚刀块,水烧开加点盐,凉水一焯,放入五花肉,煮开捞出过凉水。小火烧锅油适量,放入花椒和八角,爆出香味捞出,放入冰糖炒融化,再放五花肉翻炒,“嗞嗞”裹上糖色,加葱段、姜片,调入料酒、生抽、老抽和少许醋炒匀。下笋块翻炒,添清水没过食材,煮开改小火炖煮。待汤汁浓缩,放入盐和鸡精翻炒,烧大火快速收汁,入口甜而不腻,酥而不烂,清香醇厚。唐朝的白居易任盩厔县尉,到楼观竹林爱吃竹笋,写得《食笋》说:“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竹笋美到什么地步,他天天吃也不会腻,甚至连肉味都不思念了。
——————
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包皮。
王安泉速写
学者王安泉
王安泉,学者,画家,编审。著作《中国太白山》《子午湖》《踏歌三河》《尚善》《周至风华》《黑河》《太白山速写集》等主编《周至县志》《西安经开区志》《西安经开区简志》《西安都城隍庙志》《西安金融志》《高陵县志》《山西省运城市道教志》《太白风华》《百年乡友》《楼观台志》《中国刺绣史》等,主编报刊《西北金融》《丝路物流》《陕西书画报》《陕西百名书画家丛书》等,副主编刊物《都市检察》《西安律师》等。
速写万余幅,创作画千余幅,国画《圣地重光》获得陕西美协和延安精神研究会一等奖。山水获得全国引汉济渭杯特邀奖,七省市央行书画展特邀奖,省国资委国画特邀奖等。为书籍报刊插图千余幅。在西安举办画展三次,出版画册两部,省级报刊发表散文一百六十余篇,书法获得全国企业杯、土地杯大赛二等奖两次。
为全国联国学书画院院长,陕西美协会员,陕西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陕西山水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老龄委社会学家,陕西物流协会、西北大学海外学院、人行西安分行文联、《陕西咨询》顾问,前陕西发改委特色小镇专家组组长,西安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商洛学院教授等。陕西登山协会常务理事等。
来源:人物国画欣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