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晚间,TCL科技宣布,旗下TCL华星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投资295亿元,建设一条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的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下称“t8”),预计今年11月开工,规划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TCL华星投身于高世代OLED竞赛的传闻终于官宣落地。
9月12日晚间,TCL科技宣布,旗下TCL华星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投资295亿元,建设一条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的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下称“t8”),预计今年11月开工,规划建设周期为24个月。
TCL华星是国内继京东方和维信诺之后,第三家宣布建设OLED8.6代线的厂商,从全球来看,三星显示投入这场高世代OLED竞赛的时间更早。全球面板巨头们都希望抢夺中尺寸OLED这个增量风口市场,这场竞赛也考验着他们对资金、时机以及产品竞争力的把控。
TCL加入高世代OLED竞赛
TCL华星将投身OLED高世代竞争的传闻此前一直不绝于耳。
公告显示,t8的项目公司为广州华星光电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设立时间为今年8月11日,目前注册资本为1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TCL华星CEO赵军。今年8月这家公司注册成立时,外界就认为这是TCL华星将投建OLED高世代线的证明。
t8项目295亿元的投资金额中,上述各方同意共同出资147.5亿元到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其中,TCL华星出资88.5亿元,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的国企(下称“国有股东”)共计出资59亿元,双方出资比例为6:4。而t8项目总投资与注册资本的差额部分,将通过项目公司向银团贷款等符合适用法律的任何方式解决。
需要提及的是,TCL华星此次295亿元的投资金额远低于目前已经投身高世代OLED战场的两个国内玩家。京东方2023年11月宣布与成都国资合资建设OLED8.6代线,总投资金额630亿元,去年9月,维信诺与合肥国资合资建设的OLED8.6代线开工,总投资金额550亿元。
技术路线差异被认为是投资金额不同的原因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面板厂商在OLED领域更多采用蒸镀工艺,即在真空、高温的密闭空间中,将发光材料透过高精金属掩模板(FMM)蒸发到基板上,而维信诺采用的是无FMM技术的蒸镀工艺。TCL则在2020年6月就与日本面板厂商JOLED在印刷OLED领域展开合作,并从其处引进OLED 5.5代线,于去年11月量产。TCL科技还在9月12日的公告中提及,t8项目所采用技术均为TCL华星自有。
TCL华星印刷OLED中心长曹蔚然此前在接受《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蒸镀技术为了解决阴影问题,把真正能发光的面积做得非常小,平均发光区域只有20%—30%,但印刷OLED因为不需要金属掩模板,平均发光面积能做到50%—60%。此外,蒸镀的方式会让大部分材料附着在真空的腔体里和金属掩模板上,大概只有30%左右的材料会落到面板上,但印刷OLED是希望哪里有材料就打印在哪里,材料利用率可以到90%以上。
迪显(DISCIEN)副总经理易贤兢还对本报记者表示,印刷OLED设备比传统设备的采购价格更低,此外TCL华星新建的t8产线就在t9产线的旁边,部分基础设施可以共用,t8的初始设计产能也低于京东方。他还认为,印刷OLED目前整体成本上相对有优势,但是良率和技术稳定性还有一些挑战。
对于本报记者有关OLED8.6代线的问题,9月12日TCL科技方面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中尺寸显示战场竞争加剧
目前所有的高世代OLED产线都将目标指向了以车载、IT为代表的中尺寸显示战场。据TCL科技9月12日的公告,t8项目主要产品将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应用领域。
中尺寸被看作是显示领域的新增长高地。Omdia数据显示,2024年AMOLED面板出货量10.1亿片,出货量占比27%,预计2030年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超过13.3亿片,出货量占比将提升至35%。AMOLED在IT、车载等中大尺寸应用增长,预计到2030年笔电年复合增长率为33%,车载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为27%,桌上型显示器年复合增长率为19%。
而以苹果这个科技界的风向标为例,去年5月其iPad Pro系列首次采用M4芯片和OLED显示屏,有消息称其搭载M5芯片的新品将在今年10月发布。
事实上,赵军去年11月在接受《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印刷OLED顺应了OLED在中尺寸应用的拓展和渗透率提高这个大趋势,“我们现在看到的整个显示产业未来五年唯一确定的大趋势,就是中尺寸OLED的渗透率提高。”
OLED8.6代线对于面板厂商参与中尺寸竞争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能降低成本。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对本报记者表示,原有的OLED 6代线可以切割中尺寸,但效率较低,价格也相对较贵,“OLED 6代线主要替代的是液晶手机面板,8.6代线最重要的是能加快中尺寸OLED在IT面板领域的利用,降低它的成本,让它成为IT领域的主流显示技术。”
而随着OLED高世代线的开工推进,他们的量产大战也快到来。
此前已有消息称,三星显示的OLED8.6代线(一期)将于今年年底开始试运行;今年5月京东方的OLED8.6代线提前4个月开始工艺设备搬入,预计2026年10月实现量产;今年6月,维信诺OLED8.6代线支持区首块屋面已于近日提前封顶,这意味着其项目主体结构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此前有业内人士对记者预计,维信诺的量产时间要到2027年下半年。
易贤兢认为,TCL华星产能的加入,以及考虑到未来还有可能入局的惠科,这实际上标志着继大陆企业在LCD领域成功将韩国企业淘汰出局后,也开始在OLED领域对韩国企业发起冲击。他对本报记者表示,“短期内竞争可能会加剧,长期看还是有助于整个OLED产业链国产化的进程。”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