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平县,法治的种子正随着欢快的节庆鼓点,播撒在广袤的乡土大地。近年来,新平县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将法律知识与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深度融合,通过“节庆+普法”模式,让法治文化在传统节日中绽放异彩,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新平县,法治的种子正随着欢快的节庆鼓点,播撒在广袤的乡土大地。近年来,新平县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将法律知识与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深度融合,通过“节庆+普法”模式,让法治文化在传统节日中绽放异彩,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
普法融入民俗,
创新形式“接地气”
新平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丰富的传统节庆活动。新平县普法志愿者借助“赏花节暨千桌万人磨盘宴”“花街节”“葫芦笙文化艺术节”“花酒节”“民族文化艺术节”“男人狂欢节”“窝尼抹黑节”“朝山会”大展身手。在这些热闹非凡的节日里,普法志愿者化身为“普法使者”,将法律知识巧妙地融入到猜灯谜、套圈、互动问答等趣味游戏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反有组织犯罪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普法活动,让法律知识融入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中,真正实现了普法“零距离”,法治“润民心”。
法治护航节庆,
平安和谐“添保障”
“节庆+普法”模式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还为节庆活动的安全与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水塘民族文化艺术节”期间,普法志愿者通过播放宣传视频、摆放宣传展板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对酒驾醉驾、电信诈骗等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提醒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这种“润物无声”的“法治护航”模式,让群众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也感受到法治就在身边。
民族团结进步,
法治文化“促融合”
“节庆+普法”模式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还为民族团结注入了法治力量。在戛洒镇“花街节”、平甸乡磨皮村“花酒节”、桂山街道亚尼社区“抹黑节”等普法活动中,普法志愿者用群众日常使用的民族语言和汉语同时进行双语普法,确保不同民族的群众都能理解法律知识。在各个节庆活动现场,各族群众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普法活动,共同学习法律知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让各民族群众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这种以法治为纽带的民族团结,为创建平安新平、和谐新平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法治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绚烂多彩。
新平县的“节庆+普法”模式,将法治宣传融入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中,真正实现了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法治意识“润泽群众心田”。未来,新平县将持续创新法治宣传形式,不断丰富法治宣传内容,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更多的法治力量。
文图 | 田鹏飞
编辑 | 李海燕
一审 | 黄浩楠
二审 | 段晓婷
三审 | 赛俊敏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