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航MH370失踪事件,估计很多人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事儿当年闹得沸沸扬扬,陌生是因为十年过去了,真相还是没个准信儿。这架载着239人的飞机,2014年3月8日从吉隆坡飞北京,起飞没多久就跟地面失联,从此杳无音讯。
马航MH370失踪事件,估计很多人一听这个名字就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事儿当年闹得沸沸扬扬,陌生是因为十年过去了,真相还是没个准信儿。这架载着239人的飞机,2014年3月8日从吉隆坡飞北京,起飞没多久就跟地面失联,从此杳无音讯。
搜救队找了好几年,翻遍了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结果只捞到几块碎片,啥都没搞明白。澳大利亚一个叫文森特·林恩的专家跳出来说,这事儿可能不是意外,而是人为策划的坠机。这话一出,整个圈子又炸开了锅。
一、MH370失踪的前因后果
要弄明白这个新理论,咱们得先把MH370失踪的基本情况搞清楚。这架飞机是马来西亚航空的波音777-200ER,航班号MH370,2014年3月8日凌晨0点41分从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目的地是北京。机上有239人,包括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乘客里中国人最多,有154人,其他还有马来西亚人、澳大利亚人、美国人等等,算得上是个国际航班。
飞机起飞后一切正常,爬升到3.5万英尺的高度,飞行了大概40分钟,正好飞到马来西亚和越南交界处的南中国海上空。就在这时,麻烦来了。凌晨1点19分,吉隆坡空管中心最后一次跟飞机联系,让它转交给越南胡志明市的空管。机长说了句“晚安,马来西亚370”,然后就没声了。雷达上还能看到飞机,但没多久,飞机的应答机信号也消失了,彻底跟地面断了联系。
这下可炸了锅。马来西亚政府赶紧宣布飞机失联,联系了越南、中国、澳大利亚等一大堆国家,组织了航空史上最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刚开始,大家以为飞机掉进了南中国海,搜救队把那片海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啥也没找到。
后来,卫星数据分析跳出来说,飞机可能没掉南中国海,而是拐了个大弯,飞去了南印度洋。于是,搜救重点转到澳大利亚西海岸外的大洋里,找了好几年,覆盖了12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还是没找到飞机主体。
2015年7月,有人在印度洋的留尼汪岛发现了一块飞机残片,后来证实是MH370的襟副翼。这算是第一个硬证据,证明飞机真掉进了印度洋。之后几年,又陆陆续续找到二十多块碎片,但都是零零散散的小东西,没能拼出个全貌。
2015年1月,马来西亚政府实在扛不住压力,宣布MH370失事,推定239人全遇难。可这结论太笼统了,根本没说清楚飞机为啥失联、咋掉下去的,家属不服,专家也不买账,阴谋论满天飞。
这场搜救花了多少钱?公开数据说,光澳大利亚牵头的搜寻就烧了1.6亿澳元,折合人民币好几亿,再加上其他国家的投入,总成本估计得奔着十亿去了。可钱花了,飞机没找着,这事儿就成了航空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谜。
二、澳专家的新理论:人为坠机?
就在大家以为这事儿要彻底凉了的时候,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文森特·林恩站了出来。这家伙是个航空安全研究专家,研究飞机失事好多年,手里有不少硬核分析。他最近发表了一份研究,说MH370的失踪不是意外,而是人为操控的结果。这话听起来挺玄乎,但林恩不是随便瞎说的,他有数据撑腰。
林恩的研究从MH370失联后的飞行路径入手。飞机失联时,雷达还能看到它,但很快应答机就关了,按理说这时候飞机应该失控坠毁。可事实是,飞机没掉,反而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从飞东北的方向改成飞西南,朝着南印度洋去了。后来,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的卫星数据接手,记录了飞机跟卫星的“握手”信号。这些信号每隔一小时发一次,一直持续到凌晨8点19分,说明飞机在空中飞了整整7个多小时。
林恩分析这些数据后发现,飞机的飞行轨迹太不正常了。它先是沿着马六甲海峡飞了一段,然后突然转向南,直奔印度洋深处。这条路线不是随便乱飞能飞出来的,得有人在驾驶舱里精确操作才行。波音777有自动驾驶功能,但要改航线、调高度,得手动输入指令。林恩觉得,这种复杂的操作不可能是飞机自己完成的,肯定有人在操控。
他还算出了飞机的终点。根据卫星数据的最后一组“握手”信号,结合洋流和残骸漂移的模型,林恩推测MH370坠毁在南印度洋的布罗肯海陵东侧。这地方在澳大利亚珀斯西边几千公里,深达4000多米,水下地形复杂,怪不得之前没找着。
林恩的理论还有个更劲爆的点:他认为MH370不是直接坠毁,而是尝试过水上迫降。啥叫水上迫降?就是飞机像船一样滑到水面上,而不是一头扎下去。这种操作难度极高,但历史上还真有成功案例,比如2009年的美国航空1549号航班,机长萨利在哈德逊河上把飞机稳稳降下来,155人全活。
林恩为啥这么猜?他看了搜救队找到的那些残骸,尤其是留尼汪岛那块襟副翼。这块残片破损的边缘很特别,不是高速撞击那种撕裂感,反而像被水流慢慢磨开的。他对比了1549号航班的残骸,发现破损模式有点像,推测MH370可能是想滑行降落,但南印度洋浪大风急,没成功,最后还是沉了。
这个猜想得到了加拿大一个资深空难调查员的支持。那位专家也觉得,残骸的状态不像高空坠毁,更像是低速接触水面后的结果。不过,林恩自己也承认,这只是推测,没黑匣子数据之前,谁也不敢打包票。
林恩的理论指向人为操控,那问题来了:谁在驾驶舱里干这事儿?为啥要干?官方调查早就怀疑过机长扎哈里·艾哈迈德·沙阿。这家伙53岁,开波音777十几年,经验老到得不行。但他私生活有点乱,听说跟老婆关系不好,还有人说他政治上不满马来西亚政府。失联前一天,他家里有个飞行模拟器,里面存了飞南印度洋的航线,后来被他删了。FBI恢复数据后发现这事儿,但没证据证明他真打算干啥。
林恩没直接说是机长,但他说,这种操作得是受过训练的人才能搞定。MH370上有两个飞行员,机长和副驾,要不就是他们俩之一,要不就是有人劫机进了驾驶舱。可劫机的说法没啥证据支持,飞机失联前没求救信号,乘客也没打过求救电话,感觉不像传统劫机。
至于动机,林恩没细说。他觉得可能是心理问题,也可能是政治因素,但没证据之前,这些都只是猜想。毕竟,239条人命,不是随便编个理由就能解释的。
三、理论靠谱吗?各方咋看?
林恩的理论一出来,网上吵翻了天。有人觉得他分析得有理有据,可能是真相的突破口;也有人说他纯属炒作,没黑匣子啥也证明不了。
林恩的分析主要靠卫星数据和残骸研究,这两样东西都是实打实的东西。卫星“握手”信号证明飞机飞了7小时,残骸漂到留尼汪岛也符合洋流方向。他算的坠机点——布罗肯海陵东侧,之前搜救队没细查过,确实值得一试。可问题在于,这些数据只能说明“发生了啥”,没法证明“为啥发生”。人为操控也好,水上迫降也好,没找到黑匣子,全是推测。
黑匣子有两部分:飞行数据记录仪和驾驶舱语音记录仪。找到它们,就能知道飞机最后几小时的航向、高度、速度,还有驾驶舱里说了啥。可南印度洋水深4000米,地形跟月球表面似的,想捞上来比登天还难。林恩自己也说,他的理论只是“可能性之一”,得等新证据。
MH370的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来自14个国家,家属遍布全球。十年了,他们没放弃过追真相。林恩的理论一出,有人激动得不行,觉得终于有新方向了。比如中国家属群里,有人说:“要是真是人为的,至少说明不是天灾,能查下去。”但也有人累了,一位马来西亚家属在推特上写:“又一个专家,又一个故事,我只想知道我儿子在哪儿。”
2018年搜救暂停后,家属一直在给马来西亚政府施压,要求重启调查。林恩的理论让他们又燃起一丝希望,但也怕再失望。毕竟,过去十年,类似的“突破”听过太多次,最后都石沉大海。
马来西亚政府对林恩的说法挺小心。他们发了个声明,说“感谢所有研究者的努力,但任何新搜寻计划得有确凿证据,还得国际合作”。这话听着挺官方,其实意思很明白:没钱也不想随便折腾。过去搜救花了十亿多,政府压力山大,现在经济也不景气,再投钱得有百分百把握才行。
澳大利亚政府也表了个态,说会继续关注,但没承诺啥。毕竟,坠机点在他们家门口,之前已经掏了不少钱。中国这边没正式回应,但外交部以前说过,MH370的事儿涉及154名中国公民,会一直盯着。
航空圈子里,林恩的理论算是个热点话题。支持他的人觉得,飞行轨迹和残骸分析确实指向人为操控,值得深入研究。比如加拿大那个空难调查员就公开挺他,说这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假设”。但质疑的人也不少。有的专家说,卫星数据太模糊,推测空间太大,没黑匣子之前啥也定不了。还有人觉得,水上迫降听着酷,但波音777这么大的家伙,在南印度洋那种海况下几乎不可能成功。
四、MH370的意义和未来
不管林恩的理论对不对,这事儿提醒了所有人,MH370的谜团远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这架飞机不光是个悲剧,还暴露了航空安全的一堆问题,也让人们开始反思技术、合作和真相的重要性。
MH370失踪后,国际民航组织(ICAO)改了不少规矩。比如,2016年要求所有新飞机装上实时追踪系统,每15分钟报告一次位置,防止再“失踪”。但老飞机咋办?MH370那种波音777,满世界还在飞,改装成本高得吓人,航空公司不乐意掏钱。还有人提议给黑匣子加个自动弹出功能,掉水里也能漂起来让人找,可这技术到现在还没普及。
林恩的理论要是真,说明人为因素比想象中可怕。以后咋防?有人说得装AI监控驾驶舱,有人觉得得给飞行员做心理筛查,但这些主意听着简单,做起来全是麻烦。
林恩把坠机点锁定在布罗肯海陵东侧,这地方没怎么搜过,理论上是个新希望。可现实很骨感。南印度洋那片海,水深、地形复杂,之前12万平方公里都找不出啥,再搜几千公里,钱从哪儿来?技术上,深海潜艇能干这活,但得国际掏钱一起搞。马来西亚政府说了,得有“确凿证据”才重启,意思是林恩的理论还不够硬。
2018年,美国一家叫Ocean Infinity的公司接手过搜救,用无人潜艇找了三个月,没结果。他们说愿意再试,但得有人出钱。林恩的理论要是能拉到投资,说不定能再探一次。
MH370上的人,154个中国人,38个马来西亚人,7个澳大利亚人,还有美国、法国、印度等国的公民。他们有的是去旅游,有的是回国探亲,有的是出差,稀里糊涂就没了。家属等了十年,有的老人撑不住去世了,有的孩子长大成人了,可飞机在哪儿、为啥没了,还是没答案。
林恩的研究让大家又开始讨论这事儿,但他也说:“我不是要给最终答案,而是推真相往前走一步。”这话听着挺实在。MH370不是个故事,是239条人命的沉重现实。真相不光是家属的安慰,也是全世界的责任。
马航MH370失踪十年了,从南中国海到印度洋,从阴谋论到科学分析,热闹归热闹,真相还是藏在海底。文森特·林恩的“人为坠机”理论听着挺新鲜,数据也有点意思,但没黑匣子之前,谁也不敢说这就是答案。家属盼着了结,政府想省心,专家忙着争论,可那架飞机还静静地躺在哪儿,没人知道。
这事儿没那么容易完。或许某天,潜艇真能找到残骸,黑匣子一打开,所有的问号都能拉直。到那时候,不管是人为还是意外,至少239个人能有个交代,咱们也能松口气。可在那之前,MH370还是个谜,一个让人抓心挠肝又放不下的谜。你说呢,真相到底啥时候能浮出水面?
来源:作家杨文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