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突发脑出血走了,医生:吃降压药时候,没注意这5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3 14:48 1

摘要:人刚五十出头,孩子刚上大学,前脚还在厨房里剁排骨,后脚就晕倒在地,再没醒过来。医生到场一看,脑出血。可她早几年就查出来有高血压,也一直在吃降压药,怎么说走就走了?

人刚五十出头,孩子刚上大学,前脚还在厨房里剁排骨,后脚就晕倒在地,再没醒过来。医生到场一看,脑出血。可她早几年就查出来有高血压,也一直在吃降压药,怎么说走就走了?

这事儿听着让人后脊梁发凉,可惜也确实不是个例。我们在门诊见得太多了——药是吃了,但吃得不对、吃得断断续续、吃得想药没起到该起的作用,血压一飙,脑里的血管“啪”的一下,谁都拦不住。

说实话,咱很多人对降压药有点“误会”。不是说你吃了药,血压就永远稳了,更不是说药一吃,病就好了。从来没这么简单。高血压这个东西,它不是感冒发烧,它是个“长期陪跑型”的病,你不把它当回事儿,它可真能要命。

先说第一个坑:血压一正常就停药。这个真是太常见了。有人吃了两个月降压药,一测血压120/80,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停药:“好了,不用了!”

这就跟车开到坡顶,熄火了还指望它自动滑行一样——你不踩油门,它就往下掉。高血压是慢性病,不是短跑,你要做的是“稳住它”,不是“打败它”。大多数人,降压药是要吃一辈子的,尤其是原发性高血压。不是你想停就能停的,得医生说了算。

第二个问题,有点“玄学”:吃药时间不对。你知道吗?咱身体的血压,它也讲“昼夜节律”的。大多数人,血压在早上六七点钟开始上升,到了中午最高,晚上慢慢往下降。

医生老建议“清晨服药”,尤其是像氨氯地平、缬沙坦这一类的长效药,就是为了让你上午血压最容易飙的时候,药效正好顶上去。

你要是早饭后忘了吃,晚上临睡前才吃,那等于把伞拿去遮月亮——下雨的时候没用上,白费了

再说第三个问题,这个更“隐蔽”:吃药不配合生活习惯改。有些人啊,嘴上说得挺好:“我血压高,我吃药了。”

可转头一看,晚饭一盘红烧肉,夜宵两瓶啤酒,烟不离手,盐比药还多。你就说,这药怎么降得下血压?世界卫生组织有个数据:饮食占高血压控制的50%以上

如果你每天吃盐超过6克,那降压药的药效都要打个折扣。别小看那一点点盐,它能让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你吃一口咸菜,血压就得“紧张”半天。

还有个问题,是我最心疼的:药量不够,自己减量。有些人一听药有副作用,比如吃贝那普利有点咳嗽,或者吃依那普利头有点晕,就自己把药减半,甚至一天吃一次变成隔天吃一次。

这太危险了。你得知道,降压药设计的剂量,是根据临床大量数据来的,不是随便定的。你自己乱改剂量,就像把高压锅的阀门调低了,锅里压力大了它该炸还是炸。

第五个,也是最容易忽视的:药物搭配不当,互相“打架”。有些人除了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冠心病,家里药一大抽屉。可你知道吗?有些药是“死对头”。

比如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它能让血压升高;再比如有些非甾体类消炎药,像布洛芬、吲哚美辛,也可能削弱降压药的效果。有时候一个小感冒,吃了点药,血压就飙了上去,自己还蒙在鼓里,直到出事。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到底该怎么吃?我告诉你一个“老法子”——血压日记。每天早晚各量一次,坚持记下来。你会发现,血压其实是个“有性格”的家伙,吃多咸了它不高兴,累过头了它也不高兴,连天热天冷它都有脾气。你要摸清它的脾气,才能驯服它。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别光看数字。有些人一测血压140,就吓得不行;有些人一测120,就觉得自己好了。其实血压的“波动”才是关键。

一个人如果血压忽高忽低,今天120明天170,这比一直高还危险。因为血压波动大,血管更容易破裂,尤其是脑血管,哪天一冲破了,就是脑出血。

脑出血这个事儿来得太快了,真的是说倒就倒,连个准备的时间都不给你。一旦发生,死亡率超过40%,活下来的很多也会留下偏瘫、失语,生活质量一落千丈。说句不好听的,这病是“富贵病”,但结果往往是“家破人亡”。

你要说吃药麻烦、怕副作用,我也理解。可你想想,一天花个几块钱吃个药,换来的是心不慌、头不晕、血管不炸,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更何况,现在的降压药都经过多年验证,副作用其实比你想象的小多了。关键是坚持,别今天吃明天忘,别一好转就偷懒。

我有个病人,六十多岁,血压控制得特别好。我问他秘方,他说:“我老婆盯着呢,药放在饭桌上,吃饭前先吃药,不吃药不给饭。”很多时候不是技术问题,是态度问题。你把它当回事,它也拿你没办法;你要是跟它耍小聪明,它可真不客气。

还有一个冷门知识,不说你可能真不知道:高血压会伤肾。你以为它只影响心脑,其实肾脏最怕这个“高压水管”。时间一久,肾小球硬化,尿蛋白、肌酐一升,肾功能就慢慢衰了。到时候,不仅要吃降压药,还得吃护肾药,甚至要透析。何苦来哉?

所以啊,别把降压药当成“治标”的工具,它其实是你和高血压“和解”的桥梁。你不想跟它打仗一辈子,那就学着和它和平共处。每天吃药,像刷牙一样自然;控制盐分,像挑衣服一样熟练;定期复查,像春天晒被子一样顺手。

咱中国人讲究养生,可很多人“养”的是传说,不是科学。什么喝醋降压、吃大蒜降压、脚底贴片排毒降压,听着神乎其神,做起来瞎折腾。真正有效的,是踏踏实实吃药、老老实实改生活方式、稳稳当当量血压

说这么多,不是吓唬你,是实话实说。高血压不怕它高,就怕你不当回事。你若真重视它,它倒也不闹腾;你要是把它当空气,它就可能要了命。

愿咱们每个吃降压药的人,吃得明明白白,活得安安稳稳。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10-46.
[2]刘力生,张运,王继光.高血压合理用药与管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2):101-107.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

来源:重症科冯医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