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餐饮界的风暴正在席卷全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连夜召集1.8万名员工,开启了一场名为“西贝1.8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的动员大会。这场大战的导火索,竟然是一顿830元的饭。
一场餐饮界的风暴正在席卷全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连夜召集1.8万名员工,开启了一场名为“西贝1.8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的动员大会。这场大战的导火索,竟然是一顿830元的饭。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吐槽:“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 这条微博瞬间点燃了餐饮界的“预制菜大战”。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强硬回应,断然否认使用预制菜,并威胁要起诉罗永浩损害商誉。他甚至公开了罗永浩的消费账单——5人15道菜共消费830元,并宣布全国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
01 事件起因,一顿830元的饭局
事情始于9月10日,罗永浩与四位同事在西贝北京中粮祥云小镇店用餐。五人点了15道菜,包括草原嫩烤羊排、葱香烤鱼等,总计消费830元。
用餐后,当服务员询问反馈时,罗永浩的随行人员表示“挺好”,还主动累积了会员积分。然而一小时后,罗永浩在微博发表了那篇引发风波的吐槽。
贾国龙对罗永浩的“言行不一”感到愤怒,认为其行为“超出正常消费者范畴”。他强调,如果顾客不满意,西贝有通畅的反馈和补偿机制,可以退菜、换菜甚至免单。
02 西贝强硬回应,开放后厨与起诉威胁
9月11日,西贝召开媒体沟通会。贾国龙在会上坚决表示:“西贝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并宣布将起诉罗永浩。
西贝推出了反制措施:全国370多家门店开放后厨参观,承诺“不好吃可退单”;同时上线“罗永浩菜单”(罗消费的同款菜品)供消费者验证。
贾国龙还回应了罗永浩关于西贝价格贵的指责,称“西贝贵是餐饮业最大冤案”。他公开了罗永浩的消费明细,并表示欢迎外界查账以证明西贝的合规性。
03 罗永浩反击,悬赏10万征集证据
面对西贝的起诉威胁,罗永浩并没有退缩。他在微博上回应:“好,来吧,如果不是预制菜,那就太牛了。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
罗永浩宣布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并呼吁西贝员工私信联系。他解释了对服务员说“挺好”是不想为难对方,并描述菜品有隔夜重烤味道。
9月12日晚,罗永浩开启直播回应争议。直播中,他展示了“小牛焖饭牛肉包2.5kg(堂食袋装) ”的图片,称这已经是做好半成品的菜,只不过上面写的非即食。
04 作战大会与舆论转向,1.8万人的战役
罗永浩直播结束后,网友发布截图显示西贝召开了全员大会,会议标题为“西贝1.8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动员大会。这场会议引发了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原本支持西贝的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也在9月13日紧急删除了两条力挺西贝的抖音,并将账号设置为私密。此前,于东来曾发表内容支持西贝,表示感谢西贝等品牌提供了相对放心可口的餐饮服务。
于东来还曾试图解释,强调正义和企业家的努力,希望公众能够理解和支持企业的改进。但这番话同样遭到网友批评,认为他在回避关键问题。
05 预制菜的认知鸿沟,国家定义与消费者理解
这场争论的核心在于对预制菜的定义存在巨大分歧。
西贝依据的是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预制菜定义和范围,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同时规定预制菜需为“加热熟制后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贾国龙解释:“预制和预制菜是两回事,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预制菜是成品,是将熟食加工好冷冻,再拆包装后加热直接食用。 ” 因此他说西贝没有预制菜。
然而消费者普遍认为“非现做”即为预制菜。罗永浩在直播中表示:“对正常人来说,如果说‘这个饭馆是现做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歧。”
06 公关危机与商业损失,每日流失数百万
这场风波已经给西贝带来了实质性的商业损失。贾国龙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透露,在罗永浩的连番攻势下,西贝的营业额下降,客流断崖式减少。
“昨天(11日)和前天(10日)所有门店加起来,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今天(12日)我估计会掉200万元到300万元。” 贾国龙将此次事件称为西贝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外部危机。
与此同时,贾国龙态度似乎有所软化。他表示,如果西贝真的有毛病,就改,就认,老罗吃到饭不是热乎的,那就往热乎上做。
07 餐饮行业的启示,透明化已成必然趋势
这场争论实际上反映了餐饮工业化与消费者知情权之间的冲突。罗永浩多次表明态度:自己不反对预制菜,反对的是卖预制菜伪装成不是预制菜。
他在直播中表示:“预制菜本身是合法的,也是另一种罐头。现在大家之所以愤怒,是因为预制菜不透明的情况已经让消费者难以忍受,希望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罗永浩还以老乡鸡为例进行对比:“老乡鸡是行业表率。每道菜现做还是预制,标注很清楚。 ” 他认为餐饮企业用预制菜是合法的,但应该像老乡鸡一样注明现做和预制的。
无论法律结果如何,公众对“知情权”的强烈诉求已不可逆。西贝开放后厨、罗永浩推动立法的举措,或将共同促成餐饮行业透明化的拐点。
来源:啊聊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