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春伊始,当万家灯火仍氤氲着团圆的暖意,城市脉搏已随晨光跃动。快递员的车轮碾碎晨幕薄霜,外卖箱里蒸腾的热气晕染街巷,网约车司机的方向盘记录着生活百态,网络主播们正用声波串联起山野与都市,让带着露水的农产品沿着光纤奔向远方……这些新时代的“摆渡人”,以汗水浇筑着
新春伊始,当万家灯火仍氤氲着团圆的暖意,城市脉搏已随晨光跃动。快递员的车轮碾碎晨幕薄霜,外卖箱里蒸腾的热气晕染街巷,网约车司机的方向盘记录着生活百态,网络主播们正用声波串联起山野与都市,让带着露水的农产品沿着光纤奔向远方……这些新时代的“摆渡人”,以汗水浇筑着城市的毛细血管,在算法与心跳的共振中,将人间烟火编织成流动的中国图景。
3月25日上午,自治区政协高规格召开“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专题协商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关切地说道:“我们的社会群体正在细化分化,对这些年出现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从业人员等,在管理服务上要跟上,填补好这个空白。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是对落实完善各项支持和保护政策措施、规范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提出的新的工作要求。
民生画卷波澜壮阔,2025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治区政协以“早谋划、早行动、早见效”的担当精神,率先吹响年度协商的号角,围绕“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开展专题协商,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助力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取得实效。
行动迅速,效果良好
“社保怎么交?”“工伤谁负责?”在物流园区、网约车调度中心、快递分拣站……自治区政协调研组与正在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交流,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问题诉求被调研组一一记在本子上。
按照《自治区2025年度政协协商计划》,2月至3月,在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罗志虎的带领下,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开年就组织相关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专题协商议题,深入兴安盟、巴彦淖尔市以及江西省实地调研。通过基层调研、政策研讨、与平台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广泛深入互动交流,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开好这次协商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次专题协商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提出的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要分秒必争。年初就开始系统谋划,组织开展调研,行动迅速,效果良好。在前期实地调研和组织协商会议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给予大力支持,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和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介绍有关工作情况,与委员互动交流,积极回应委员关切,为委员更好知情明政、建言资政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位推动,凝心聚力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作为自治区“六个行动”之一的就业促进行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发展大局,只有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今年年初在给网友的回信中,孙绍骋书记提到对就业服务、欠薪整治等问题的关切,强调通过推动“六个行动”,积极呼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客观需求。
近年来,围绕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自治区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制度建设方面,自治区党委社工部等16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工作的通知》。自治区人社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等。工作举措方面,自治区总工会制定2025年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提出15项具体措施,涵盖助力学历提升、素质提升、健康关爱、子女关爱等内容,最大限度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专项行动方面,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约谈网约车平台降低网约车抽成;为网约车司机建设能够提供休息、就餐、洗车和充电等服务的出租车小站;打击网约车非法运营,维护合法网约车司机利益。
3月25日上午,自治区政协高规格召开“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专题协商会。这是自治区政协2025年召开的第一个专题协商会,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助推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的具体举措。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延昆出席会议并讲话,提出必须牢牢把握重要意义、必须精准掌握主要特征、必须系统谋划发力重点、必须充分发挥政协作用的要求,明确下一步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发力重点和政协助力切入点。
在这个早春的会场上,一场关乎内蒙古大地新就业群体福祉的“春天对话”拉开帷幕。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自治区政协常委、委员,有关方面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破解“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难题。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规模庞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区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约42万余人,18-35岁的劳动者占比超70%。”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且国山介绍调研情况,提出完善组织领导、加强劳务合同管理、优化社会保险制度、健全薪资福利协商机制、完善职业安全保障、强化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劳动争议解决质效、营造社会关心关爱氛围等务实建议。
破壁时刻,深入对话
专题协商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倾力配合。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悉数到场,拿数据、谈成效、讲亮点,发言和互动都“沾着泥土”“冒着热气”,厅局一把手现场“作答”显担当。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文钢表示,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方面已采取一系列举措。政策支持上,构建 “1+N+1” 政策体系;专项治理时,将相关工作纳入全区人社系统劳动关系治理提质工程及就业促进行动重点任务;保险保障方面,推动参保,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依法维权上,建立调解组织,强化行政司法联动。下一步,人社部门会加强协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体从持续做好职业培训等服务、建立新就业形态调解组织并探索“阳光仲裁”、发挥三方机制作用推进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做好职业伤害保障准备工作等方面发力。
“强化党建带工建,抓实专班化运行、一体化落实、项目化推动‘三个坚持’,扬起吸引之势;强化分众化宣传,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先进典型引领、技能成才引领‘三个引领’,显现组织成效;强化维权服务,深化‘暖边北疆行’关爱行动、‘群团组织办实事’行动、稳定风险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三个行动’,激发稳固动能。”自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慧宇建议,各级党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业态工作格局,将群建纳入党建,推动群团组织的有效覆盖;督促落实权益协商指引,指导企业建立协商机制、签订书面协议;完善技能认定与培训,组织技能竞赛;探索就业地参保试点;推荐先进劳动者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纳入各类评选表彰范围;开展友好场所建设,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门难、上楼难等问题。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指导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和权益保障工作。“近年来,我们一手抓政治引领,一手抓服务管理,在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精准摸排从业人员底数,构建‘自治区-盟市’两级行业党委架构,打造诉求反馈主阵地;创新设立‘骑手监督员’制度助力食品安全治理,开展‘7·17骑手节’等品牌活动强化社会认同;建成881个红色驿站破解‘五难’问题,实施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筑牢安全屏障。”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振清认为,网约配送员权益维护是新课题,也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监管、平台自律、劳动者自治三方面协同发力。
交通运输行业新就业群体主要是货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以灵活就业、依托数字平台服务为主。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世勤谈到,以行业党建为引领,从“一个规范、两个改善、三个强化”保障权益,指导企业优化订单分配、计件单价等制度规则,实施抽成“阳光行动”;建立“车货无忧”公众责任险,切实平衡劳资利益;建成39座“司机之家”、23890个充电桩,推出“平安守望”行动破解“三难”问题;创新“两证合一”政策促进新老业态融合,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户、车、人全流程网办,实现跨省办理业务;开展“最美司机”评选增强职业荣誉感,开通12328接诉即办“直通车”解决诉求,推动放开参保户籍限制,推动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落地。
“着力抓好全区快递行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建立‘快递员有诉求、党组织有响应、行业党委有措施’的诉求收集解决机制。”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鹰建议,细化政策明确社保责任主体;采取灵活社保适用方式,允许按需选择单项保险;针对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出台灵活社保新方案,实施平台补、个人担、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社保成本,按收入设缴费比例,为快递员群体织密权益“保障网”。
快递业面临快递员职业稳定性弱、归属感缺失、福利保障不足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京东物流内蒙古省区公共事务负责人郭鹏莉建议:“规范升级与机制优化双轨并行破用工困局,建立外包服务商准入机制,借助税务稽查与劳动监察推动社保合规,对直营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构建社保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联合惩戒,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创新社保政策体系破解跨区域保障难题,构建全国社保经办统一平台,打破公积金属地限制并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社保缴纳地选择机制,增强新就业群体获得感,促进劳动力流动。”她相信,随着国家政策和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每一位努力的劳动者都将获得善待。
网约车作为数字经济与共享经济的融合体,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引擎。滴滴出行内蒙古地方事务负责人苏睿介绍,目前滴滴平台已经有超过1500万司机,拥有家庭和孩子的70后、80后男性是其中主力军,平台女性司机规模突破186万。“建议创新灵活就业人群社保体系;迭代创新灵活就业模式,实现更精准细化的灵活就业模式;根据经济体量居民收入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准入门槛;优化保险产品设计,降低用车成本;推广建立司机驿站,形成网格化服务矩阵。期待政策层面能够进一步回应灵活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与各方携手打造更安全、更温暖的出行生态。”
创新举措,履职为民
自治区十三届政协履职以来,始终把“守正创新”和“履职为民”作为鲜明“底色”,这场专题协商会首次邀请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一线劳动者,代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现场发言,与自治区政协主席“面对面交流”,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零距离对话”,与委办厅局负责人“心贴心问需”,一个圆桌话未来。这种打破常规的安排,让“高大上”的专题协商会真正做到务实高效“接地气”。
来自多伦县的内蒙古恒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货拉拉平台车队司机李小文,孩子3岁,目前由老人照顾,爱人也在工作。协商会上,他深情地说:“在从业的两年里,我见证城市发展并努力奋斗,不仅通过车队定期交流活动精进驾驶技能、分享工作生活,更感受到工会‘夏送清凉、冬赠暖衣’的温情守护,得到法律援助服务,让我在城市有了归属感。”然而,收入不稳定、工作强度高且时间长,客户多样需求难满足,车辆损耗、油费、保险、平台抽成、交通罚款等成本高,工作流动性大等现实困境,让这位青年司机深感“青春饭”背后的隐忧,其中“缺乏社会保障”是最大的问题。
自2017年入职以来,内蒙古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万达广场三期营业店收派员张明明已从业八年,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送递快递,获得客户一致好评。他亲历着工会组织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全方位守护,遍布城市各个区域的 “工会驿站”,提供休息、免费充电,有的驿站还会有免费理发、免费心理健康咨询的服务,就像快递员的“避风港”。工会推动签订的集体合同明确薪资标准、保险缴纳等权益条款,使快递员维权有据可依;创新设立的“流动网格员”机制更让从业者化身社区治理参与者,在安全隐患排查中收获价值认同。“希望通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量,组织交流活动,搭建基层治理平台,让我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可以为社会发展尽一份力。”
这些穿梭于虚实之间的身影,既是新经济业态的基石,更是城市文明发展变化的鲜活注脚,他们用双手传递的不仅是包裹与餐食,更是这个时代向前的重量。
协商会后,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延昆,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主席奇巴图起身与李小文、张明明分别握手,亲切交流。张延昆关心他们:“放心,你们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履职的方向!”奇巴图暖心鼓励:“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有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协商会,我感到十分荣幸,既紧张又兴奋,领导与我们握手,还关心我们的工作、生活、家庭,关注我们的呼声和诉求,这让我感到十分温暖。”李小文激动地说。“通过政协的平台,我真实地感受到‘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不是一句空话,党和政府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各单位都在看见我们、关心我们、帮助我们,这让我倍感幸福,也激励我要更加努力工作,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张明明对未来满怀信心。
现实问题等不得!
一幅数字化生态的“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每个劳动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像素点。当我们享受着指尖轻触即达的便利时,不该遗忘那些在数据洪流中刻画人间温暖的奋斗者。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抓好我区新就业形态党建工作?”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副局长赵学东提问。“新兴领域党建面临新问题、新难点,组织形态和人员身份复杂性、党组织组建和党员教育管理面临挑战。我们联合多部门印发新就业群体服务关爱的20条措施,启动实施新就业群体三年行动,探索实施服务管理新就业群体的平台算法和管理合法权益保障措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从‘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化,彰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价值。”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商井民解答委员疑惑。
“当前或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没有强制与弹性相结合的更加灵活的参保模式?”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立人人才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包斯日古楞提问。“目前的情况是可以弹性参保,灵活就业人员可参加企业职工保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我们也在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李文钢回应委员关切。
“如何降低劳动者的维权门槛,为他们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维权服务?”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图博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蒋利提问。“优化诉讼程序,提高审理效率,降低时间成本;统一裁判标准,强化执行力度,简化电子证据举证规则;深化审判职能,多方协作,减少劳动争议……这些工作我们一直在做。建议将劳动者权益保障纳入综治中心治理范围,整合调解、仲裁、诉讼资源,探索设立新业态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中心,强化监管职责,规范书面合同和社会保险缴纳。”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任慧卿说。
以问题为导向,政协委员纷纷提问推动解决,让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良好氛围成为共识。
罗志虎主持会议并参与协商互动:“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当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民生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主动性,针对调研中反映出来的‘五低两高’等突出问题,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着力在劳务合同、社会保险、薪资福利、职业安全保障、劳动争议解决、强化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奇巴图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对这次调研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对调研协商的成果转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职责,认真消化吸收这次调研协商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转化成具体的政策举措和工作内容,真正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落到实处。”
“现实问题等不得!”协商会上,张延昆表示,“要聚焦顶层设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重点发力,把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作为履职的重点内容,结合助力实施就业促进行动,一体谋划、一体落实。要充分发挥政协报告厅、知情明政吹风会、委员讲堂、专题讲座等平台载体作用,面向广大委员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认知度、知晓率和覆盖面。要引导广大委员充分发挥界别、资源等优势,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推进情况、存在问题等,深入调查研究,反映有关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想办法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参保率,优化失业保险制度、提升司法救助,让他们有归属感、安全感,为自治区实施就业促进行动贡献智慧和力量。”(李睿琦)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