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郭英成开设“访谈节目”?对话“中国AI教父”李开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7 17:01 2

摘要:在2025年3月一场以茶会友的对话中,佳兆业集团主席郭英成与“中国AI教父”李开复的交流,意外揭开了其家族与香港老牌媒体星岛新闻集团的深层关联。这场对话不仅揭示了郭英成家族入驻星岛新闻集团的深远背景,也展现了他们在媒体转型方面的决心与战略。

在2025年3月一场以茶会友的对话中,佳兆业集团主席郭英成与“中国AI教父”李开复的交流,意外揭开了其家族与香港老牌媒体星岛新闻集团的深层关联。这场对话不仅揭示了郭英成家族入驻星岛新闻集团的深远背景,也展现了他们在媒体转型方面的决心与战略。

郭氏家族“逆袭”星岛

郭英成家族以地产起家,在商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他们并未满足于此,而是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将目光投向了传媒领域。星岛新闻集团,作为香港乃至全球华人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平台,自然成为了郭氏家族的首选目标。

星岛新闻集团在香港媒体界堪称元老级存在,自1938年创立起,旗下的《星岛日报》凭借丰富的内容、多元的视角,不仅在香港本地站稳脚跟,更在全球华人社群中广泛传播,成为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重要桥梁。鼎盛时期,星岛新闻集团旗下报刊发行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华人获取资讯的重要窗口。

然而,时代的巨轮无情碾压传统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浪潮如汹涌海啸,让纸媒营收一落千丈。据公开数据显示,星岛新闻集团连续两年亏损超8000万港元,澳洲业务不断收缩,核心团队也纷纷出走。面对财务困境,何柱国虽坚守新闻理想,却也不得不为星岛寻找新的出路。

2021年6月,郭英成之女郭晓亭以3.75亿港元收购星岛新闻集团28.39%股权,成为其实际控制人,正式成为这家拥有83年历史的中文媒体集团的新主人。彼时,星岛已连续两年亏损超亿港元,纸媒式微与数字化转型压力交织,郭英成却公开表示“现在不是赚钱时代,而是奉献与贡献的时代”。2023年,郭晓亭进一步引入蔡志明之子蔡加赞作为新股东,持股比例降至14.2%,家族对星岛的直接控制权虽弱化,但郭英成仍以董事会主席身份主导战略方向。

对话中的媒体转型蓝图

在郭英成与李开复的这场对话中,双方聚焦AI助力传统媒体业务转型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身为星岛新闻集团的领航者,郭英成透露,集团正积极投身于AI技术在新闻生产、分发以及互动环节的应用实践,期望借助科技的力量,为传统媒体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李开复则指出,当下的新闻行业已然步入“信息过载”的时代,读者的注意力被极度分散。在他看来,实现个性化的新闻推送,是提升观众参与度、挖掘媒体价值的核心所在。

对话期间,郭英成还向李开复详细介绍了星岛新闻集团。他强调,星岛新闻集团是全球颇具影响力的中文媒体集团之一,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华人媒体领域,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集团始终秉持着为华人社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积极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郭英成进一步表示,作为深耕中文媒体领域的资深企业,星岛新闻集团也面临着积极转型的迫切需求。“目前,星岛正借助AI技术对新闻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流程进行优化升级,旨在提高新闻内容的产出效率,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触达受众,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

资本、内容与责任的三角博弈

郭英成家族的入主,本质上是资本力量对传统媒体的“抢救式”改造。从收购动机看,佳兆业虽以地产起家,但郭英成近年推动企业向“城市公共服务商”转型,布局文体、大健康等领域,星岛作为全球华人信息枢纽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然而,资本逻辑与媒体属性的冲突始终存在:2021年收购时,星岛股价不足1港元,郭氏家族账面浮亏超6000万港元;2025年债务重组获批后,其境外债利率仍高达12%,资金压力未根本缓解。

技术赋能的愿景固然美好,但落地效果存疑。尽管郭英成声称“AI年底可投入使用”,但星岛APP用户增长缓慢、广告收入下滑等问题仍未解决。李开复提出的“维护传媒良知”更考验家族治理智慧——如何在算法推荐与内容质量间取得平衡,避免重蹈部分平台“唯流量论”的覆辙,将是星岛能否实现“二次崛起”的关键。

文中所用图片来源网络

【编者声明】

来源:天下潮商新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