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抵抗生命中的磨难与风雨,蔡寞琰新作《虎溪山下》出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7 17:37 1

摘要:从2017年至今,85后作家蔡寞琰已在各类非虚构新媒体平台发表了逾百万字的作品。作为执业律师,他的文字既有铮铮铁骨又温润善良。熟悉蔡寞琰的读者都知道,他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五岁失怙,家徒四壁,做过泥瓦匠,险些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有读者感到好奇,为什么一个人饱

从2017年至今,85后作家蔡寞琰已在各类非虚构新媒体平台发表了逾百万字的作品。作为执业律师,他的文字既有铮铮铁骨又温润善良。熟悉蔡寞琰的读者都知道,他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五岁失怙,家徒四壁,做过泥瓦匠,险些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有读者感到好奇,为什么一个人饱受磨难,却用文字呈现美好与坚韧?

在近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虎溪山下》中,或许能找到答案。这是蔡寞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非虚构长篇,完整记录了曾祖父德秀的一生,和一个家族百年间的兴衰变迁史,既有家国大义,亦有儿女情长。

《虎溪山下》自2023年初在“人间theLivings”连载,收获了许多读者喜爱。追完全文,很多人才发现,蔡律师家风渊源颇深。原来他默默接下了祖辈在虎溪山“留的东西”,以此抵抗生命中的磨难与风雨。

暌违两年,书中的文字已与连载时有了不同的面貌。作者不仅对连载文字进行了细致的修订,还增补了大量初稿中未及写下的故事。本书分为“虎溪山下”和“人事浮生”两个部分。

上篇“虎溪山下”是关于曾祖父德秀和三位爱人的人生故事;下篇“人事浮生”则收录了蔡家的祖辈、父辈、蔡律师本人,以及上篇几位“支线人物”的离合际遇,相当于“虎溪山下”的续篇和补白。

在书中,蔡寞琰凭借家族日记、信件和长辈口述,还原了曾祖父德秀和三位夫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德秀虽出身富家,却有感于国难当头,不愿安稳消磨一生。他早年抗婚离家,成为湖南第一批新学师范生,后又学医,投身革命事业。在四川署理县政时,他断冤案、剿山匪、禁烟,努力维持治下的公理与法治。

战争、疫病、社会动荡接踵而至,书中人物面临着生活的重重磨难。德秀的三位夫人,发妻聪明独守有名无实的婚姻,为了心中挚爱奉献一生;丫鬟素贞受爱人感召投身革命,为家国牺牲却无憾无悔;婉英为爱远走千里,在虎溪山下建医馆,开女科,开风气之先。

她们如同时代洪流中的微光,即便身处困境,依旧以各自的方式顽强地绽放光芒。这样的家族故事,并非来自名门望族的辉煌,而是普通人家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的坚实脚印,虽没有被史书记载,却散发着平凡人对家国的热爱和对正义的坚守,展现着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生生不息的美好与坚韧。

祖辈的故事和遗训在家族中口耳相传,也激励着蔡寞琰直面苦难,坦然面对坎坷的命运。身为晚辈,以“非虚构”的方式书写家族故事,有些人或许会有些忌讳,难以做到“不虚美,不隐恶”,蔡寞琰却很坦荡:“我曾想过将曾祖父的故事写成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但曾祖父的小女儿——我的姑奶奶却告诉我,他们那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理想是真实的,热血是真实的,献出的生命是真实的,有很多人没有被历史记载,但他们仍然真实地一往无前。因此,他们应该被真实地记录,让今人有机会看到,一百多年前的年轻人,是怎样活着。

蔡寞琰说:“这个故事,我的祖父写了几十年,却永远都只有一句话。我不要像他一样,我要把这件事情做成。”同时,他也借这本书向家族中那些勇敢而有担当的女人致敬,若能跨越时空对话,我希望她们能自由地生活、自由地爱人,尽管爱情从来不由人。”

蔡寞琰在《虎溪山下》中毫无保留地袒露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五岁痛失父亲的他,童年便饱尝世态炎凉。很多人会对原生家庭的伤痛讳莫如深,蔡寞琰却选择袒露这些隐秘的不堪与伤痕。他说:“其实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总觉得自己两手空空,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包括自己的家庭,平时总是低着头走路,不敢看人,也羞于表现自我。但我想用文字去温暖哪怕一个和我有相同经历的人,以我的故事告诉他,你的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我也希望如我一样不自信的朋友,能在生活中看到自己,相信自己,即便我们卑微如尘埃。

来源:好书共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