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1997年河北高阳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镇第一中学,2025年8月8日工作调动到满城区实验中学任校长。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主动跟着宗艳新、李兰芬等老师学教学、学管理,浸润在热爱中,奋斗着每一天,当时不流行“奋斗”这个词,但
原创:杨剑涛 牟正香 新网师
本期编辑:张翠琴
拥抱生活,钟情教育
——一位乡村教师的蜕变
杨剑涛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1997年河北高阳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镇第一中学,2025年8月8日工作调动到满城区实验中学任校长。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主动跟着宗艳新、李兰芬等老师学教学、学管理,浸润在热爱中,奋斗着每一天,当时不流行“奋斗”这个词,但是今天回首望去,一直在全力以赴,一直都不曾放弃,取人之长,见贤思齐,成长为今天仍不完美的我。28年来,一直从事英语教学直到今年的6月19号,圆满的送走了又一届毕业班。28年来,做了将近20年班主任,5年教导主任,半年副校长,3年校长。怀一颗感恩心,感谢我的历任领导,给我历练的平台,把我培养成一名合格的校长;感谢我曾经的单位,把我历练成正高级教师;感谢我曾经的同事,把我当成所有同事中最辛苦的那个;也感谢从未放弃的自己,怀一颗感恩心,走一条奋斗路。
中年回望来路,不悔付出。这是一个努力就能被看见的时代,只要敢于尝试,能干好很多事情。我曾经的学生家长在朋友圈发过一张漫画,一个人鞠着躬,旁边配的文案是“给小时候的自己道个歉,很抱歉没有活成那时候期待的样子。”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我没想过自己要做什么,就想着买一罐芝麻酱,抹在大饼上,吃个够。我感觉自己的现在远远超过了在小时候期待的样子。1997年入职做教师,没想过要成为优秀教师,更没想过要成为校长,就是每天把工作做好,把握当下,没想到活成了今天让我母亲自豪的样子。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所在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在方顺桥镇第一中学做校长的三年,是和同事们一起学习成长的三年,一起去过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青岛即墨28中、一起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教育30人论坛、一起参加过全国班主任大会、班主任高峰论坛、一起参加过河南郑州举行的新教育年会、一起参加过徐水区的干部论坛、高阳和唐县的区域教研……坚持学习,重视教研;坚持正面管教,重视师生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科学管理,重视高质量发展;坚持培养青年教师,重视读书写作。有好教师才会有好教育,要办一所好学校,关键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吾爱吾校,更爱我亲爱的同事们,如何让他们一直优秀,如何让他们有获得感、幸福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先加强学习,学习型团队才会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一起读书,读书给人以万千,可以让他们不但是“知识之师”,还是“文化之师”、“精神之师”、“心灵之师”,学以致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情感转向,由过去集中于知识分数转向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精神、心理、情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1997年中师毕业,19岁登上讲台,学着做教师,与生为友,放学后一起办板报、体育课上一起学跳高、一起劳动……一直教英语,当班主任,由团支部书记到教务处副主任,再到教务主任、副校长,到做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一路走来,满怀热爱,爱学生、爱读书、爱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习与阅读让我遇到了更优秀的人,总有榜样在心中,永远指航程。如今在校长的岗位上,深感任重道远,三年来,全力以赴,付出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就像刘彭芝校长说的“正因为舍去了一些生活上的享受,才得到了更多求知的快乐和效力”,“奋斗是快乐的”,奋斗也是美丽的。
我很感动,在调离原单位之后我曾经的同事们给我发来的长长的文字:“柳云说:您是我入职方一以来的引路人,您是我值得敬重的校长,值得感恩的师傅,每一次的进步都是您严格要求和不断鼓励支持的结果,是您让我在工作中朝着更好的自己不断前行。宋丹丹说:感谢您带领我们读书写教育日记。王恒说:您的工作态度和精神感染着我们,我们青年教师其实也是您的学生。”变换的是岗位是单位,不变的是情怀,是对教育的热爱,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唯有永远的热爱。
一位老师遇到好校长,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区域拥有好校长是区域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校长是民族的希望。作为校长,我们要做老师们的引路人,守正创新,一起做教育的建设者。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办成优质学校,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成长为优秀教师,只要你愿意。因为,我愿意胜过所有的天赋。
一生铭记:做教师,当校长,办教育,就应该有感有思、有情有义。有感,就是对学生、对教育、对国情、对世界,有敏锐的感觉。
有思,就是有思考,有思路,有思想。有情,就是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有义,就是有理想信念,有使命担当。
做校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校长自己不断进步,是学校发展之源,激励老师们不断进步,学校才能基业长青。
做校长三年来,我悟出了两个字“与共”。
人生海海我们荣辱与共
海海人生我们长情与共
新的单位,新的学期,我愿意迎着风、放着胆、唱着歌,带领着全体师生,把风景都看遍。
杨剑涛,保定市满城区实验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满城区首届最美满城人、满城区优秀校长、保定市师德标兵、保定市骨干教师、保定市优秀班主任、保定市名师、保定市杰出教师、保定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河北省先进德育工作者、河北省首届优秀乡村教师、河北省师德标兵。
点评:
奋斗的人生是最美的
牟正香
杨剑涛校长这篇《拥抱生活钟情教育》以一位乡村教师的成长蜕变为主线,生动诠释了“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田野行动”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字里行间满是杨校长的赤诚与力量,让奋斗之美在教育实践中可感、可触。
从内容内核看,奋斗之美,美在“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绽放。
“向下扎根”,是教师成长的基石,扎得深,才能站得稳。杨校长初登讲台时,跟着老教师“学教学、学管理”, “取人之长,见贤思齐”, 放学后与学生一起办板报、练跳高,一起劳动,“与生为友”。28年深耕英语教学,直至送走最后一届毕业班,从未脱离教学一线,哪怕走上管理岗位,仍以“把每一件事做好”的朴素信念对待工作,把每一个脚印都深深地烙在教育的田野上,吸收养分,默默生长。这种奋斗之美,美在与教育生活的零距离融合。
“向上生长”,是教师成长的动力,长得高,才能看得远。杨校长从中师毕业到正高级教师,从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甚至在新岗位上仍愿“迎着风、放着胆”探索,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实践学”;带领团队远赴山东、北京、河南等地取经,广泛涉猎各类教育论坛。她将奋斗的目标从“做好每天工作”升华为对“好教育”“好学校”的追求,思考如何让教师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如何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这种奋斗,让她“远远超过了小时候期待的样子”,活成了“让母亲自豪的样子”。这本身就如史诗般壮美。
从精神底色看,奋斗之美,美在“纯粹的热爱与心怀感恩”的智慧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份幸福的源头,正是对教育的纯粹热爱。杨校长28年来,她从乡村中学到实验中学,从班主任到校长,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但“对教育的热爱”从未改变。她始终坚信“有好教师才会有好教育”;始终追求“教育的情感转向”——从聚焦分数转向关注学生的“精神、心理、情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始终以“我愿意胜过所有天赋”的信念,“带领师生把风景看遍”的豪情,将个人奋斗升华为引领团队、赋能教育的责任担当。即便调任新职,仍牢记“做校长,要做老师们的引路人”“校长自己不断进步,是学校发展之源”。传递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的信念。
“怀一颗感恩心,走一条奋斗路” 。她感谢领导给予的平台、同事的认可,更感谢“从未放弃的自己”,这种感恩之心,让她的奋斗充满了人情味和温度,最终将人生过成了美丽的风景——这风景,是学生的成才,是同事的成长,是乡村教育事业的进步,更是一个平凡生命通过不懈奋斗所能抵达的最辽阔、最闪亮的高度。
从价值导向看,奋斗之美,美在“执着坚守与共前行”的引领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耕耘,教师则是这片沃土上执着的守望者。不是吗?“近20年班主任、5年教导主任、3年校长……”这一连串看似平淡的履历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乡村教师用28年时间,在备课、带班、办学的日常里,用“全力以赴、不曾放弃”写就的真实人生。这份奋斗里有坚持、有热爱、有超越,最终沉淀出的,是“让母亲自豪、让同事认可、让教育发光”的美丽人生,也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奋斗本身,就是最美的风景。
杨校长悟出的“与共”二字,恰是新教育“共同体”理念的浓缩。她带领同事们走出去学习,也沉下心钻研——推动“读书写教育日记”,让教师从“知识之师”成长为“文化之师”“精神之师”“心灵之师”; 她以自身“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影响团队,以“奋斗是快乐的”信念感染青年教师,最终让“学习型团队”的种子在校园扎根。她的奋斗,始终与团队、与学校“荣辱与共”“长情与共”。她从“被培养者”成长为“培养者”,将个人奋斗融入集体前进的洪流,实现了价值传递。这是最美奋斗者最耀眼的光芒。
奋斗的人生是最美的。因为奋斗能让每一个人发光。那些流过的汗、熬过的夜、跨过的坎,最终都会变成生命里的勋章。
牟正香,宜宾市叙府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正高级教师,中国好校长、新教育智慧校长;四川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宜宾市第十批学术带头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阅读推广人。
来源:新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