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晚,罗永浩开了一场直播,刚开一分钟,观众人数就突破十万,因为大家都想看看,罗永浩是怎么拿出国内知名餐饮企业西贝用预制菜证据的。
9月12日晚,罗永浩开了一场直播,刚开一分钟,观众人数就突破十万,因为大家都想看看,罗永浩是怎么拿出国内知名餐饮企业西贝用预制菜证据的。
罗永浩没让大家失望,他拿出的冷冻鱼包装照片上清清楚楚的显示,西贝餐厅使用的原材料保质期长达18个月,含7种食品添加剂,没跑了,这就是铁板钉钉的预制菜。
这下,不久前说要起诉罗永浩的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彻底无话可说!
事情要从9月10日说起,当天,罗永浩在微博发文表示,当天下飞机后去西贝餐厅吃饭,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的那么贵。
短短几十字,把西贝这家国内老牌连锁餐饮品牌送上热搜。广大消费者和没去过西贝的网友抨击声音一片,很多人都觉得,之所以去西贝吃饭,就是为了吃得放心,但如今西贝竟然用上了预制菜,还不提前告知消费者,令人难以接受。
眼看骂声一片,西贝不得不站出来回应,毕竟,这几年餐饮行业本来就不好做,如果不给消费者们一个满意答复,说西贝将会遭受灭顶之灾也不为过。
西贝强调,自家菜品并非预制,而是“中央厨房+门店现制”,符合国家标准,甚至自豪的说:我们的牛大骨是现煮的,莜面是手搓的,我们敢这样说,就不怕流言蜚语!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也在公开采访中强硬表态: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罗永浩他对我们的伤害是很大的,一定会起诉。
贾国龙还表示,罗永浩当时吃的时候,还说挺好的,,贾国龙认为,可能是有有个别菜不合口味,但罗永浩说全是预制菜,这太伤人了,罗永浩一共点了13道菜,其中3道菜点了两份,一道预制菜也没有。
与此同时,为了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值不值,贾国龙宣布,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他表示,这不是个固定的套餐,而是罗永浩点过的菜品表,消费者可以任意点。西贝做出承诺:不好吃,不要钱。
这时,大家还觉得可能是罗永浩找茬。但两天后的9月12日,局势变了,罗永浩在直播中亮出一张冷冻鱼包装袋照片,照片上显示,产品由“北京西贝天巡派食品公司”生产,标明为“非直接提供消费者”使用。
这袋冷冻鱼保质期18个月,配料表中赫然列出7种食品添加剂,包括复配水分保持剂、抗氧化剂等。罗永浩在直播中说得很直接:这就是我们那天吃的鱼。
有意思的点在于,罗永浩所展示的冷冻鱼包装上,标明“非直接提供消费者”,这意味着,该冷冻鱼设计初衷本就是是供给餐饮企业加热,而后端上餐桌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知道食材来源、添加剂使用情况、保存方式等基本信息。但关于这些,西贝从来没说过。
另外,去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征求意见稿)》,标准里对“预制菜”的定义较为严谨,强调“工业预加工、非即食、需加热食用”。
但由于没有法律强制执行,企业往往有更大解释空间。这也是西贝反复强调自己合规,却始终不愿在菜单中明示是否预制菜的根本原因。
这下就说得通了,罗永浩是站在消费者角度切入的,他关心的不是标准,而是:你有没有告诉我这是冷冻的,加工过的,加了添加剂的?
另外,有媒体近日实地探访西贝杭州门店,当被问到“羊排是不是现做”时,厨师长回应:我们这羊排的赏味期是三餐,今天上午一餐,下午一餐,明天上午还能卖。
要知道,西贝的用餐价格并不便宜,厨师长的一番话,意味着消费者吃进肚的可能是昨天剩下的菜,花高价吃剩菜,换谁谁能接受。
另外,虽说西贝目前宣布全面开放后厨参观,强调顾客可在就餐时申请进入厨房,了解菜品制作流程,以证明自己不用预制菜的清白。
但有消费者反映,参观条件很多,又是申请,又是换衣服,还有等待厨房允许时间,有门店甚至以太忙为由拒绝。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罗永浩在直播中是这么说的:你们的公关团队太不专业,回应乱,逻辑混乱,推责任,掩盖问题。
他强调:这事我会一路走到底,不是为了打压西贝,而是为了推动行业更透明。
事实上,这件事之所以能如此惹人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预制菜市场规模正在迅猛扩张。据第三方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将突破6000亿元,而在2024年,这一数字是4850亿元。
目前,很多连锁餐饮品牌都用上了中央厨房模式,因为该模式成本低,效率高,标准化强,但一份行业白皮书显示,73%的消费者希望明确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其中超过一半表示,不希望吃到预制菜。
这也是罗永浩向西贝开火能如此引人重视的原因,毕竟,大家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我花的钱,是在吃现做的饭,还是吃工厂出来的流水线产品?
罗永浩直播拿出证据后,前两天还态度强硬的贾国龙并未继续回应,三番四次强调的起诉也没了下文。
接下来,且看罗永浩手撕西贝事件会如何发展,总之,消费者要的不是花哨营销,也不是所谓的标准定义,只是想简单的吃顿放心饭,仅此而已。
来源:医者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