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纷不出村 服务零距离——高坪区让基层治理直抵民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7 15:38 1

摘要:近年来,南充市高坪区建成综治中心244个,将98%的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这背后,是一套“群众诉求有人管、矛盾纠纷就地解”的治理新机制在发力。

讲述政法故事

传播政法声音

近年来,南充市高坪区建成综治中心244个,将98%的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这背后,是一套“群众诉求有人管、矛盾纠纷就地解”的治理新机制在发力。

“对嘛对嘛,这哈算清楚了,我们心头的结也解开了……”近日,在江陵镇三房沟村综治中心,田方有和一众村民们拿到了拆迁赔偿款项,个个喜笑颜开。

事情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二月的三房沟村晨雾还没散净,江陵镇综治中心门口就挤满了村民的身影,村民攥着征地协议,围着调解员“要个说法”。

原来,在成南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嘉陵江特大桥修建过程中,三房沟村四个组60户村民集资修建的社道路被纳入施工范围,相应的赔偿款项却迟迟没有到位。

“村里其他人的赔偿款都到了,我们的路也被纳入了施工范围,为啥不赔付?”村民宋明强逢人便问。

“门前这条路是我们集资修建的,为了国家项目我们也认了,但不给赔偿款怕是说不过去。”村民王瑞生表示也曾多次向施工队反馈。

“得算个明白账,让群众的心头敞亮。”江陵镇综治中心接访当天启动“1+3+N”联动机制,由工作专班牵头、联合司法所、村委会、村民代表三方,引入律师团队、测绘公司、审计机构等N个专业力量解决此事。

江陵镇三房沟村党总支书记、综治中心主任郭朝辉带着测绘队和律师扎进村里,邀请村民一同到测量现场,量定具体损失范围。随后联合村镇、涉事双方开展院落商讨会,讨论赔偿细节。

3月初,村上组织召开调解会,村民代表田方有话语中带着愤怒:“门前的路就是我们的命根子,一户500块的补偿够干啥?”

施工方的调解代表态度强硬:“赔偿总额共计3万多元,按标准每户最多赔500元。”

“等等,你们漏了集资款!”郭朝辉突然打断,展开泛黄的账本,一行行念出村民的名字和金额,顿时,会议室鸦雀无声。

施工方的负责人擦了擦汗,最终让步。经过多方参与调解,施工方与涉事村民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商定以350元/米的标准赔付涉事200余位村民5.7万元。

江陵镇三房沟村的案例只是高坪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生动缩影,高坪区积极探索“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逐步实现“有牌子、有场地、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

走进高坪区解放大道,占地3000㎡的“一站式”解纷平台正加紧施工,计划今年5月投用。这里将设"三级分流"服务窗口、"多部门联调"功能区和"智慧大脑"指挥中心,7个常驻部门、10个部门和社会组织轮驻让群众"进一扇门,解百家忧"。

"过去群众跑断腿,现在数据多跑路。"高坪区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平台投用后,劳动维权、土地纠纷等事项可实现"诉求扫码上报—系统自动派单—部门限时办结"全流程闭环。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高坪区多元化解平台排查受理矛盾纠纷412起,成功化解406起,化解率达到98.54%。如今的高坪,正用"小平台"托起"大平安",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

来源:南充政法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