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推动非遗武术项目在中小学普及——功夫在校园“燃”起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7 15:16 1

摘要:撂石锁,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功力项目,被称为“中国式举重”。练习者手持石锁让其从拳到肩、跃顶穿裆,有很强的观赏性,能够极大地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性。产生于唐宋时期,一直在开封流传延续,是开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河南省开封市金明中学的操场上,8公斤的石锁在一名学生手中翻舞,众多学生围观喝彩。这是该校石锁社团定期展示训练成果的场景。

撂石锁,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功力项目,被称为“中国式举重”。练习者手持石锁让其从拳到肩、跃顶穿裆,有很强的观赏性,能够极大地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性。产生于唐宋时期,一直在开封流传延续,是开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金明中学石锁社团负责人鲍峰从12岁就开始练习,如今36岁,是石锁非遗项目开封第四代传承人。辗转3所学校任教的他,一直都在做着石锁的传承与推广。

一开始,偌大的操场只有鲍峰一人在练习,因为怕砸着,学生都只是远远地围观。“从最初的2人,到如今每届社团都能招来20多人。”逐渐地,不少学生从疑虑到鼓起勇气尝试,再从基础的臂力、腰力基础练习到抛、接、举、甩等动作的技巧训练。

近年来,鲍峰带领队员摘得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银牌等,在今年走上了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全民健身大拜年展示主会场的舞台。

像鲍峰这样身怀“功夫”的体育老师,在开封还有很多。开封市回民中学教师穆龙是查滑拳市级非遗传承人,他2017年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成立了武术社团。社团成员连续多次在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摘得团体金牌并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获银牌。

近年来,开封在落实中小学设置教练员岗位中,重点推进武术、田径、三大球、围棋项目在中小学的开展,吸引了一批武术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发挥积极作用。

同样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拳、五步拳、一路拳等在开封各学校开展得更为普及。从2016年以来,近10年的时间,谢欣、李广宇、陈亚星等一批具有武术功底的体育教师把这些非遗武术项目普及给了更多的中小学生。

2024年,开封市共命名了77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学段间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通道,2025年计划再命名23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总数将达到100所。“此举不仅实现了全市武术特色校之间定期开展合作训练与交流,并为拥有武术特长的学生畅通了升学渠道,夯实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塔基,也为更多青少年在校园中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开封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昱说。(本报记者 庞珂 通讯员 程振华)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