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堆千年从不积雪,考古发掘震撼全国——运城稷山县马村砖雕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15:07 1

摘要:进入壁上丹青的第二天,因为稷山青龙寺恰巧开放,我们果断放弃了玉璧城遗址,转而加入青龙寺。青龙寺和马村砖雕墓几乎就是同一个地方。今天这一篇文章介绍马村砖雕墓。

行程安排

进入壁上丹青的第二天,因为稷山青龙寺恰巧开放,我们果断放弃了玉璧城遗址,转而加入青龙寺。青龙寺和马村砖雕墓几乎就是同一个地方。今天这一篇文章介绍马村砖雕墓。

青龙寺,宋金墓同一个导示牌

我们同行的广东人坚决不去这个景点,他们对墓地是非常排斥的,所以他们选择在车上等我们。我也有点排斥,但是为了看到精彩的砖雕及古人视死如生的死亡态度,我硬着头皮随团学习。

马村砖雕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城西2.5千米下迪乡马村,墓地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40米,占地面积22400平方米。共有墓葬14座,已发掘9座,均为砖室墓,由墓道、墓室组成。

国保碑和景区大门

景区题字为姚奠中,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南阳村人,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也彰显运城市稷山县为人杰地灵,豪杰辈出的灵秀之地。

景区大门正面和背靠背的戏楼

景区的大门是戏楼和山门的结合体,游客是从地下的门洞进入景区的。我们再前行大约200米就可见一个歇山顶的墓室入口。只见对联曰:养生文化寓三善,砖雕艺术壮千秋。

墓室入口及墓区馆舍

马村砖雕墓出土有一两件大瓷碗或瓷灯盏和一些北宋铜钱,个别墓出土瓷枕,4号墓须弥座上廊前勾栏上陈列的二十四孝立体雕塑造型生动,体态优美,是较为珍贵的艺术精品。

长长的下行通道尽头是考古学家们从七号墓发现了金代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2年)的《段楫预修墓记》,这篇墓志直接证实了这座砖雕墓群是宋金时期段氏家族的家族墓。

七号墓的墓志

根据墓志记载,段氏家族是北宋时期有名的药膳世家,其养生汤曾经得到过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喜爱,因此家族势力不断壮大。据专家推测,蒙古军队征服中原后,由于段氏家族不愿为生病的蒙古士兵医治,当地的段氏家族成员被蒙古军队屠戮一空,段家于是也就消失在历史之中。

马村砖雕墓墓室建筑主要表现墓主生前的豪华宅居,四壁下部砌束腰须弥座,雕飞马、奔鹿等兽,刻工精细。屋身回廊环绕,檐下柱头和补间斗拱四铺作或五铺作,出60度斜昂。

墓室入口

入口砖雕

屋顶或单檐或重檐,简瓦包勾,勾头滴水均饰兽面图案。墓室四壁—般作前厅后堂、左右厢房的四合院布局。与墓门相对的北壁正中多雕板门,外加仿木构门楼,次间置破子棂窗。也有少数中间雕墓主“开芳宴”,而次间置屏风雕孝子图。东西壁多对称地雕出格子门六扇,南壁当心多为与北壁相对应的广门楼兼戏台,内有四五人正作杂剧表演。

墓室正中便是姿态安详的墓主人夫妇

伶人侍女、飞禽走兽、花草纹饰等等应有尽有

二十四孝立体雕塑

前厅后堂、左右配置厢房的四合院结构

八号砖雕墓

妇人启门,栩栩如生

一号砖雕墓室

彩绘斗栱

马村砖雕墓以砖雕的形式表现了墓主人生前居室的布局样式,一般多为前厅后堂、左右配置厢房的四合院结构,再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为宋金时期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其仿木构砖雕精美,结构复杂,装饰富丽,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建筑、雕刻、戏剧历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来源:东草堂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