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土绿化接续奋斗、任重道远。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兰州市民“背冰上山”绿化南北两山,到八十年代初全国“采种支甘”的爱心接力;从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的绿色坚守,到“请到民勤种棵树”掀起的全民植树热潮,三千里丝路上始终跃动着青春的脉
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土绿化接续奋斗、任重道远。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兰州市民“背冰上山”绿化南北两山,到八十年代初全国“采种支甘”的爱心接力;从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的绿色坚守,到“请到民勤种棵树”掀起的全民植树热潮,三千里丝路上始终跃动着青春的脉搏。一代代陇原儿女以拳拳赤子心投身绿色事业,在黄沙弥漫处播撒希望,于荒山秃岭间培育生机,用青春热血书写着人与自然的壮美诗篇。
这场跨越时空的绿色接力,既是重塑山河的生态工程,更是滋养心灵的育人实践。千万青少年在挥锹培土间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育苗护林中体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他们的手掌磨出了老茧,眼眸却映出了星辰;鞋底沾满了泥土,胸中却激荡着豪情。从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到润物无声的精神丰碑,昔日的不毛之地正生长着最珍贵的品格——是把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情怀的担当,是用青春汗水浇灌生命绿洲的执着,更是以当代之为泽被后世之福的远见。
如今,当春风吹绿陇原大地,片片新林不仅是生态改善的见证,更凝聚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密码。从“背冰人”到“种树人”,从“治沙愚公”到“生态卫士”,这片土地上的绿色传奇,正诠释着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刻内涵,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甘肃,“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深情赞美,更是对一代又一代甘肃人植树造林接续奋斗的高度肯定。
站在时代的新起点,生态环境保护又面临着新挑战。但我们不能忘记,甘肃的绿色蜕变,本身就是一部写满艰辛与执着的生态史诗。从"浅绿"向"深绿"的跃升,从"盆景"到"风景"的蝶变,每一寸新绿都凝结着一代代陇原儿女的赤子之心。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让群山叠翠装点家园,以生态底色赋能发展,把甘肃建成诗意栖居的绿色福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点击擦“绿”陇原大地
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每个甘肃儿女都是绿色革命的见证者,更是躬身入局的践行者。当春潮涌动陇原,幸福正在绿意中拔节生长,唯有以众志成城之心、驰而不息之力,方能让绿色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让生态福祉润泽千家万户。
值此万物竞发时节,我们诚挚邀请每一位朋友,赓续“背冰上山”的坚韧风骨,传承“采种支甘”的无私情怀,弘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接力的愚公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共赴“绿满陇原”的春天之约。您植下的每株幼苗,都将汇成浩瀚林海;您倾注的每份热忱,终将化作大美甘肃的青春注脚。让我们携手浇灌希望,让陇原大地铺展新的绿色长卷!
我们也郑重承诺,无论捐款多少,您的每一份爱心,每一笔善款,都将化作扎根黄土的绿苗,镌刻在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碑之上。让我们共同见证,点点星火终成燎原之势,涓滴细流必汇壮阔江河!
募捐通道
THE END
终审:张 燕 复审:崔 涛
审核:刘豆豆 编辑:杨开毅
团属新媒体矩阵
青春金昌微博
青春金昌抖音
来源:青春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