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11”事件不仅是所有美国人心中的痛,更是美国情报界的耻辱。2011年5月1日深夜11时35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东厅通过电视向全世界发表声明:“晚上好。今天晚上,我终于能向美国人民和全世界宣布,美国指挥的一项行动已经将基地组织的头目奥萨马·本·拉登
《美国情报简史:美利坚两个半世纪以来的情报与战争》于《作家文摘》2861期开始连载
针对一个人的情报战争
文 | 荣杰 韦思丛 朱砚卿 海祥
创建“基地”组织
“9.11”事件不仅是所有美国人心中的痛,更是美国情报界的耻辱。2011年5月1日深夜11时35分,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东厅通过电视向全世界发表声明:“晚上好。今天晚上,我终于能向美国人民和全世界宣布,美国指挥的一项行动已经将基地组织的头目奥萨马·本·拉登击毙……”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
奥萨马·本·拉登,1957年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他父亲穆罕默德·阿瓦德·本·拉登极具商业头脑,依靠建筑业发家。老拉登结婚22次,本·拉登是其第11个妻子所生,在5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17。1968年,老拉登意外坠机离世,本·拉登从父亲那里继承了3亿美元的资产。中学时代的本·拉登就经历了宗教与政治的洗礼,传统穆斯林观念极强。
1976年,本·拉登考入了位于吉达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大学期间,他虽主修经济学,但却更加热衷于宗教活动。同时,凭借着父亲遗留下来的产业,本·拉登靠着建筑业和石油业开始发家致富。
在阿富汗与苏联作战的本·拉登
1979年,大学毕业的本·拉登正赶上伊斯兰世界最为动荡的时期,伊斯兰宗教复兴运动达到了高潮。这一年末,苏联挥师入侵阿富汗并扶植巴布拉克·卡尔迈勒上台,大批的穆斯林逊尼派年轻人加入了抵抗苏联入侵的“圣战”运动。时年22岁血气方刚的本·拉登义愤填膺,辗转进入阿富汗,踏上“圣战”之路。
1988年,苏联已经开始撤离这个一发不可收拾的阿富汗,而此时,本·拉登和另一位积极投身“圣战”的埃及医生艾曼·扎瓦赫里一起,创建了致力于发动更大规模“圣战”的“阿尔-卡伊达”组织(即“基地”组织)。
反本·拉登小组
1989年阿富汗战争结束后,本·拉登也回到了家乡。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直接威胁到沙特的安全,沙特政府把美国大兵请进了家门。以本·拉登为代表的一些反对派人士认为,让“美国异教徒进入沙特的领土是对圣教的亵渎”。至此,本·拉登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关系也跌入了冰点。
在基地组织受训的武装分子
由于公开反对政府并支持极端组织暴力活动,1990年沙特将本·拉登轰出国门,并于1994年2月正式剥夺了他的公民资格。1992年,本·拉登流亡苏丹。同年,一桩针对驻索马里美军的爆炸发生,被美国情报人员认为是本·拉登操纵之下的恐怖袭击。迫于外界压力的苏丹也在1996年把本·拉登驱逐出境,本·拉登随即回到了阿富汗,随后在此计划并指导实施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
1993年,激进的本·拉登就进入了中央情报局的视线。3年后,中央情报局成立了一个12人反本·拉登小组,这个隶属于中央情报局反恐中心的组织被称为“亚力克站”。
1998年春,特别行动小组经长时间的追踪后,错失了活捉本·拉登的良机。2个月后,由本·拉登策划的美国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大使馆爆炸案发生;17天后,美国国家安全局锁定了本·拉登的卫星电话信号,并支援美军发动了导弹袭击,但当时本·拉登已经悄悄离开,侥幸逃脱。
基地组织已经成为全球恐怖组织
1999年,美国首次在阿富汗使用了“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并发现了本·拉登的踪迹,但苦于未携带武器,只得无功而返。2001年,全副武装的“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在阿富汗山区搜索到“基地”组织领导人开会的场所,但因为军方对附带损伤的犹豫,再失良机。
奥巴马下令的头等大事
“9.11”事件后,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中央情报局从劫机者的资金链条顺藤摸瓜,锁定了“基地”组织。2001年11月14日,美国政府发出全球通缉令,以2500万美元悬赏捉拿奥萨马·本·拉登。2001年11月,美国将搜寻范围集中在阿富汗的托拉搏拉山区一带,但在抓捕时,本·拉登再一次逃脱。本·拉登自2001年末销声匿迹以后,不打电话、也不上网,美国国家安全局强大的监听能力没有用武之地。2008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表示将抓住本·拉登作为头等大事来办。
以水平视角拍摄本·拉登的躲藏处,庭院四周遭高墙隔离
2010年6月,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一男子,用阿拉伯语言同他海湾国家的朋友讲:“我跟着我以前跟着的人回来了。”电话另一头是一位已知的“基地”组织支持者,很早就已在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之下。经过信号分析,确信这就是“信使”的情报人员们迅速行动起来。
2010年7月,经跟踪发现了“大本营”——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96千米的阿伯塔巴德市的一座神秘大宅。虽然华盛顿的“红队”情报分析人员认为这里确实有“基地”高层存在,但本·拉登居住此地的可能只有40%-60%,奥巴马依旧下达了行动指令,由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所属精锐海豹六队负责执行此次任务,任务代号“海神之矛”。
聚集在白宫战情室监观看“海王星之矛”战况实播
2011年5月1日深夜,24名特种兵和1只配有防弹衣帽的军犬,搭乘着2架改装的隐身低噪“黑鹰”直升机,从位于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前指基地起飞,一路采取超低空飞行直扑目标而来。经过40分钟的激战,本·拉登被海豹队员击毙,还缴获了堪比“小型图书馆”的纸质资料、5台电脑、10个硬盘和100多个DVD、移动闪存等存储设备……
来源:作家文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