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以及国内市场的日趋成熟和饱和,越来越多的中国食饮企业开始探索出海之路,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向国际舞台。2025年两会释放的信号也在清晰表明,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高质量发展” 新阶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以及国内市场的日趋成熟和饱和,越来越多的中国食饮企业开始探索出海之路,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向国际舞台。2025年两会释放的信号也在清晰表明,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高质量发展” 新阶段。
从反内卷到协同创新,从政策护航到品牌升级,中国食饮企业正以更稳健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然而,出海并非易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食饮企业究竟如何才能稳步前行,真正实现全球化的成功?
“隔海相望路虽远,近水楼台先得月。食品出海,信心先行!纳食赋能中国食品企业出海破局开路,共破万难,立行业新标杆。”2025年春糖期间,在纳食 2025 春糖「破局・增长」私董会上,纳食科技董事长李辛妍这样表示。
本次私董会聚焦行业瞩目的“中国食品产业品牌出海”这一议题,与多位知名企业代表、专家学者、业界领袖等齐聚一堂,与同行共探破局路径,共商中国食饮企业全球化发展新路径。
中国食饮品牌出海:
全球化机遇下的新征程
“产品出海是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次私董会上,燃喵咖啡创始人陆颖这样表示。
市场环境与行业现状也从各方面传递出一个公认不讳的信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食品产业品牌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出海机遇。
先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专业的机构预测,TikTok的全球月活用户在2022年底突破15亿,其中,关于中餐的分享是TikTok上“中国味道”的一个缩影,在“Chinesefood”这个标签下,视频的累计播放量已经达到了22亿次。
在海外,打卡TikTok上的中式美食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一些中国食饮企业旗下的TikTok账号在海外的爆火,也让中国味道、中国美食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这足以显示出中国食品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也为中国食饮品牌出海提供了有力的市场基础。
而从行业内部现状来看,国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内卷现象严重,供大于求的市场上,企业想要在国内市场找到突破性的增长点实属不易。因此,盛田农业董事长孙溪烽直言:“勇敢破局,是开拓高质量发展,实现新增长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水平日益提高,且国际市场对中高端需求的增长以及全球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的不断优化升级的优势下,寻求海外市场无疑成了品牌突破增长瓶颈的有力抓手。
面对中企出海的巨大机遇,纳食品牌研究院院长吴萌直言:“品牌应该具有破局增长,勇敢出海的魄力与信心。”而且,与国内市场竞争愈发内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市场却有着相对更大的增长空间。据Euromonitor预测,未来五年,美国休闲食品市场将保持4.57%的复合增长率,其中零食领域的消费额超过1100亿美元,占比超过82%。
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已步入一个充满活力与主动性的新时代,本次私董会上,四川省旅游饭店副会长袁有清表示:“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事业的成败。要勇敢突破自己,敢为人先与时俱进。”虽说企业在国际化路上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很难,但玛歌庄园葡萄酒业总经理陈文超在谈到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时也表示:“破局增长,勇敢出海!海外市场的一片蓝海,我们信心满满。”
从“中国的”成为“世界的”
中国食品品牌出海正破浪前行
“出海”和“全球化”成了中国食饮品牌近年来寻求增长时提及的热门词汇,多家国内食饮企业在海外市场动作频频、成果显著。
比如此次私董会的参与品牌之一嗨吃家,作为方便食品头部品牌,嗨吃家多个产品矩阵如今已经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畅销海内外三十多个国家,以实力征服了更多的消费者。“纳食引领食品行业破局,企业实现海外市场增长。”嗨吃家总经理赵正强说,接下来,嗨吃家还将持续深化国际化战略,在稳扎稳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加速品牌出海步伐,实现从本土市场到全球蓝海的跃迁。
小龙坎背后的核心供应链企业漫味龙厨依托其“超级工厂”战略构筑技术壁垒,凭借对传统川调技艺的科技化革新,如今已为全球超5000家餐饮门店及众多知名品牌提供定制化研发服务。漫味龙厨西南市场负责人文世杰表示,“企业在填补全球化认知拼图的同时,也借力纳食平台智慧解锁了品牌出海的增长新密钥。”
“把企业在当地做成品牌才叫真正的出海。”生和堂董事长陆伟在会上表示,2015年生和堂正式开启海外之旅,首战登陆北美多伦多,经9年深耕,如今生和堂东方本草畅销全球38国,草本龟苓膏、奶香龟苓膏、唧唧龟苓爽三款经典在加拿大、美国已基本全面覆盖华人市场,2023——2024年更是成为“加拿大成长最快的华人品牌之一”。
中国果粒果汁领创品牌葡口则是在彰显国际化品牌力量的同时,将中国果汁市场的实力与精华传播至世界各地。截止目前,葡口大果肉果汁已经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葡口国际贸易部经理谭鼎华表示,“在品牌全球化布局中,葡口一直以来都在以战略合作纽带链接全球资源,通过协同创新与渠道生态布局构建全球化贸易生态。”
而对于中国酒业来说,当酒业迎来传统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年轻化与国际化双轮驱动等趋势性变革时,锚定“稳”的根基、激活“变”的动能,已成为中国酒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健康持续发展的决胜之道。圣酿酒业作为中国酒业中的一份子也将顺势而为,其市场部总经理郑文博表示,“接下来圣酿酒业将以本次私董会智慧重塑出海认知,点燃企业出海新引擎。”
华食科技则是在迈出品牌出海之路大跃步的同时,彰显了中国“质”造的科技硬实力。华食科技副总经理刘学表示:“磨刀不误砍柴工,打破以贸易商和经销商的思维做外贸,在海外搭建供应链是破局当下的最好出路。”
食饮品牌出海的关键抓手是什么?
在中国食品产业加速出海的背景下,如何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成为品牌成功的关键。
在这其中,国际化之路的出征并非盲目,战略的打造可谓是起着一个全局导向性作用,大河展览创始人毕帅峰表示:“深化战略布局,以专业运营能力赋能中国品牌构建全球化贸易生态。”完善的国际化战略不仅是企业出海的必需要素,也能帮助企业在面对变化时拥有因势而谋攻坚克难的应变能力。
“战略是一个企业的王道,品质是产品的根基。”天府集团、天府兔品牌、冯记老妈品牌创始人黄芊祎这样概括品质对于品牌出海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如今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都日益严格,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健康性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度更高。因此,品牌在出海过程中,必须确保产品的高品质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当然,在品质保障的基础上,“味道”作为食品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食饮品牌出海的关键抓手,正是在于如何将“中国味”与“世界胃”完美融合,既保留中国食品的独特魅力,又满足全球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食品的口味、包装和消费场景都有着不同的偏好。
中国食饮企业想要扎根海外,既要“走出去”,更要“融进去”。纳食高级合伙人霍帅表示:“品牌建设与文化输出双轮驱动出海,以文化融合赋能品牌本土化,精准锚定全球市场需求。”也就是说,品牌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必须深度融入并适应当地的饮食文化,或者进行相对应的产品与口味改良。
但正如道通天下茯茶董事长张铎所言:“单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经典。”只有明确品牌定位、提升产品质量、讲好品牌故事、注重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齐头并进,方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市场的需求。
XH INTERNATIONAL TRADING PTY LTD戴新辉表示:“竭尽所能帮助大家把具有好特色的产品打入澳洲市场。”纳食发现,品牌在加速出海道路上为了将产品打入各地市场,所作出的改变不仅是口味方面的调整,还包括营销策略和品牌传播的本地化。
例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TikTok,品牌可以更好地与当地消费者互动,传播品牌文化和产品价值。TikTok上“Chinesefood”标签的高播放量,不仅反映了全球市场对中国味道的关注,也为品牌提供了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渠道。
End:
总之,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食饮品牌正逐步实现从“中国的”到“世界的”品牌升级,这不仅是品牌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食品产业全球化战略的成功实践。
未来,随着中国贸易与文化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品牌有望在全球市场掀起更大的热潮,成为全球食品行业的重要力量。
中国食饮品牌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而在这一过程中,想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唯有坚持品质为本,方能在国际舞台上书写“中国质造”的新篇章。
来源: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