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1日,在十堰市竹溪县汇湾镇秦坪村的简易直播间里,村干部吴新云正对着手机热情地介绍着本地的特色蜂蜜,同事付延超则熟练展示产品、与网友互动。这支非专业的“带货队伍”,正是竹溪县村干部直播助农的生动缩影。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付延峰 刘港惠)9月11日,在十堰市竹溪县汇湾镇秦坪村的简易直播间里,村干部吴新云正对着手机热情地介绍着本地的特色蜂蜜,同事付延超则熟练展示产品、与网友互动。这支非专业的“带货队伍”,正是竹溪县村干部直播助农的生动缩影。
“这是本地中蜂采百花酿的土蜂蜜,色泽金黄、口感醇厚,绝对天然无添加……”镜头前的吴新云侃侃而谈,俨然一位经验老道的主播。而在几个月前,他对直播还十分陌生。变化源于竹溪县正在推广的“村干部直播带货”模式。
直播带货现场。通讯员 供图
直播带货现场。通讯员 供图
直播带货现场。通讯员 供图
直播带货现场。通讯员 供图
为破解优质土特产“养在深闺人未识”、销售难、价格低的困境,竹溪县鼓励并支持村干部率先触网,利用新媒体平台开拓销售新渠道。各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为直播提供坚实保障。据了解,汇湾镇为有意愿的村干部配备基础直播设备,每月还发放100元话费补贴与400元油费补贴,共计500元的专项扶持,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干事热情。
中峰镇村干部阳金刚是较早“吃螃蟹”的人。他的直播间常设在田间地头或农户家,“刚刚上市的豇豆干,炒肉吃香喷喷、老乡家用柴火熏制的腊肉,味道巴适得很!”接地气的场景、实在的产品,再加上真诚的讲解,让他收获大量粉丝,订单也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
为了让村干部胜任“主播”角色,竹溪县还组织多场电商运营、直播技巧、短视频制作等培训,帮助这些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快速掌握新技能。从最初面对镜头的紧张生涩,到如今的从容自如、妙语连珠,村干部们实现了从“门外汉”到“内行人”的蜕变。
小小的手机屏幕,连通了山村与大市场。“过去实体店售卖、上门推销,范围有限;现在一场一两小时的直播,能卖出以往几个月的量,价格还更优。”直播带货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更直接带动农户增收,看着自家产品被抢购一空,乡亲们的脸上满是笑容。
如今,竹溪县越来越多村干部化身“带货主播”,为家乡和特产代言。一场场直播,成为推动竹溪土特产“出山”的强大引擎,为百姓铺就“云上”增收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数字动能”。
来源:瑶丰大型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