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着像会计术语,换成大白话就是:香火钱、门票钱、直播打赏,统统进了私人腰包。
少林寺的方丈,被官方直接“开除僧籍”,这消息比任何八卦都炸。
戒牒一撕,等于连和尚都不是了,还谈什么宝相庄严。
有人第一反应是:钱呢?
通报里写得冷静——“挪用、侵占寺院资金”。
听着像会计术语,换成大白话就是:香火钱、门票钱、直播打赏,统统进了私人腰包。
信众往功德箱里塞的百元大钞,最后可能变成了别人的房产证。
更刺痛的是戒律。
官方措辞“与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一句没添油加醋,却足够让常年磕头的阿姨们当场愣住。
她们可能还在寺里买过开光的护身符,如今护身符还在,开光的人先还俗了。
少林寺不是普通寺庙,它是景区、是商标、是年入十几亿的商业体。
方丈同时是CEO,左手念珠,右手公章,账本和佛经叠在一起,时间一长,连他自己都分不清哪本是哪本。
现在调查组把账本摊在阳光下,少林寺才第一次发现:原来“香火鼎盛”四个字,也能烤化人心。
官方动作很快:
佛协直接注销他的僧人身份;公安、纪检、司法排队进场;少林寺的财务系统被第三方审计连夜接管。
以前方丈一句话就能批的款子,现在得经过三个章、两次公示。
僧团内部也开始重新背戒律,像大一新生军训,谁再敢晚上偷偷点外卖都要被记过。
信众的反应很真实。
有人把供奉多年的佛像擦了一遍又一遍,像擦自己看走眼的眼泪;
也有人继续烧香,理由是“佛没错,是人错了”。
两种情绪都不装,这才像人间。
案子还没判,金额还没公布,但少林寺已经启动“去方丈化”改革:
财务公开到每一块砖,直播打赏直接进寺院对公账户,连武僧表演的合同都要招标。
听起来像国企整改,可这就是现实版的“修行”——先把漏洞堵上,再谈念经。
说到底,大家不是想看神跌落,而是想知道:
以后功德箱里的硬币,还能不能安心地响。
来源:机智的明月z4ls1